魏国魏军在“马陵之战”失败后,从长盛不衰走向衰落

玉兰历史观 2023-04-13 19:17:48

全文共192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魏武卒,是一种久经沙场,千锤百炼而成的兵法,由战国时代著名的兵法大家——吴起所创。这是一只特殊的部队。

魏武卒的出现,使魏国在吴起的带领下,一举跃升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创造了“七十二战六十四胜,余者则平分秋色”的不败传说。

只是,为何魏国经过“马陵之战”后,却始终无法凑齐这么一只“精兵”?

这里要讲的是魏武卒的由来,选拔标准,优厚的待遇,吴起对魏国立的贡献,以及他被迫离开魏国,投奔楚国的经过,以及魏国的实力,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表现。

(一)生成

在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实力相当,但由于魏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腹背受敌,使其他诸侯国都对其虎视眈眈。

吴起主张兴师问罪,兴师问罪,“吴起变法”后,魏文侯应允,于是吴起开始着手整顿魏武卒。

(二)选择标准

吴起认为,人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都身披重甲,手持一杆长枪,腰悬一柄尖刀,背一柄尖桨,弓弩五十枝,日行百里。

(三)纪律严明的部队

而这些被招募来的战士,不仅生活优裕,而且福利也很好,其家人可以免除一切税收,甚至还能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此外,吴起还将军功分为“上功“、”次功“两种,分别是“上”与“下”两种。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他们的家族。可以说,能够参军,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荣耀。可是军方的军纪十分严格,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军纪,一旦违反军纪,将会被严惩。

(四)利益

虽然训练很辛苦,军队也很严格,但一旦被选上,就会免除一切税收,而且身份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能够成为魏武卒的人,无一不是精锐之辈。不过,魏武卒战斗力虽强,但也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每个人的修炼时间都是同等级的两到三倍,而他们所使用的武器更是不容小觑。

(一)吴起之的历史贡献(注:1)

吴起是吴起的将军,他进行了革新,创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魏军。

尤其是他一举拿下秦国五座大城,可谓是声名立万,后来魏文侯见他如此人才,便给他所拿下的五座城市取名‘西河’,又让吴起做了西河郡郡主。

(二)对吴起的评价

吴起的政坛造诣也很高。有一天,他和魏武侯游黄河,看到黄河上波涛汹涌,魏武侯大为动容,自豪地对吴起说:"我魏之幸,得此奇景,魏国气也必兴旺。"

吴起曰:「一国之安,不在于山高,而在于人有没有仁爱。」若不好好对待百姓,只会让百姓心生怨气。”

此外,吴起还十分爱民如子,据《史记》记载,曾经有一位将军身受重创,濒死垂死,吴起不惜自身性命,为其服下一片药水,为其疗伤。他的妈妈知道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十分感谢吴先生的慷慨。

(三)吴奇的离开

魏文侯驾崩,魏武侯继位,作为魏国相的国公,孙坚对吴起很是警惕,再加上一座大山里容不下两个老虎,于是就处处针对魏武侯,最后更是将矛头指向了吴起,这让魏武侯更加怀疑吴起。

吴起大将军终于明白,自己在魏国内已经呆不了多久,便要离开故土,投靠楚国,那才是楚国真正强大起来的根基。

(一)战事频繁

在战国末年,魏国皇帝因征战而无暇顾及国内的经济与民生,“三天一战,两天一战”,为求重现当年的辉煌,大肆开疆扩土,使得国内的青壮年人口锐减,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苦不堪言。

(二)全体职工

“桂陵战役”,由于策略失误,庞涓被抓,魏武卒折损大半,但是魏国的主力却是保存了下来,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不问世事”,又迅速恢复了元气。

只是魏惠王过于贪婪于一座城市和一片土地,没有意识到他这一步走错了一步棋。后来,随着实力的增长,他们又对韩国虎视眈眈起来,但魏国一直没有攻打韩国。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向别国求援。所以才有了“马陵之战”,魏国不仅失去了庞涓,实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更重要的是,无敌于天下的魏武卒,也在这一战中死伤惨重。

(三)财政情况

因为魏国率先进行了变革,所以魏国国力强盛,拥有了可以与魏武卒匹敌的力量。

在魏国的改革取得成功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魏国的面貌也随之改变。况且魏国国君忙于征战,也无暇顾及国力。

(四)在一次失利后

经过“马陵之战”,诸国国力大涨,魏国已无魏武卒可用,又有秦国、楚国等虎视眈眈,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韩国现在又是魏国的天下,新仇旧恨,四面受敌,哪里有那么多的功夫去练兵。

一句话,要训练一只好部队,需要一个好的政府作为后盾。魏武卒的战斗力很强,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但是,由于其成本极高,而且需要大量的兵员和长期的训练,因此,对一国的财力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魏国战败,在政界树立了许多敌人,体制也落后了许多,丧失了许多土地,虽然魏武卒得到了封号、封地,但是却无法兑现,因此丧失了民心,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怀疑。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的“马陵之战”,更是让他们折损了不少的老战士。因此魏国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新组织起“无力回天”的魏武卒来。

参考文献:《史记》

0 阅读:138

玉兰历史观

简介:品古今中外,观历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