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贤”到“奸”:论李林甫的“生”与“亡”的关系

玉兰历史观 2023-04-17 00:11:50

全文共2952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何为良臣,则是能尽职,能为官者;所谓“奸臣”,指的是那些在朝中玩弄权力,杀害忠心的臣子,以及那些对皇上不忠的臣子。

在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是一个十足的大奸臣,所谓的“花言巧语”,其实就是出自李林甫之手,所谓“花言巧语”,其实就是指,表面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却是一肚子坏水!

只是,李林甫究竟是如何由由良到恶?李林甫的人物形象为何如此迥异?

1,关键时刻,李林甫大显身手

宰相,其实只是一个称呼,指的就是辅佐帝王治国的大臣,这样的大臣,自然不会去奉承帝王,而是会给帝王一个忠告,比如说唐太宗身边的魏征,他就是有名的“劝谏大王”!

那李林甫作为一个当朝大臣,难道就只能靠着阿谀奉承来过日子吗?这倒不是,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当时有个叫王如泚的岳父,因为有几分本事,就被唐玄宗招入了皇宫,经常在唐玄宗面前炫耀。

王如泚的岳父来到唐玄宗跟前,恳求唐玄宗给自己的女婿赐个秀才,唐玄宗立刻就答应了,并没有任何犹豫,龙颜大悦。但是这种事情,既然是由礼部来处理,那就必须要得到宰相的首肯才行,因此,李林甫才会问礼部侍郎,王如泚究竟是什么实力。

通过了吗?礼部侍郎显然也明白,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可是他又无法蒙混过关,只好含糊其辞地说了出来。李林甫毕竟是在朝中混迹多年的老油条,对于这方面的东西非常了解,一看就知道王如泚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林甫当即给唐玄宗上了一道奏折,说国家选拔人才,必须有一个标准,如果任由王如泚这样的人走后门进来,那就是打破了自己定下的规则,到时候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唐玄宗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他很清楚,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因此,他才会反其道而行之,将王如魇之地,第梦之地击碎!单凭这一点,李林甫就已经是明智之举,明察秋毫,以大局为重,逼迫陛下退却,实在是一位明君!

2,开元年间的几个主要人物

大唐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下达到了全盛时期,被称为“开元”。但这一繁荣的背后,是历朝历代官员的不懈努力。

七百三十五年,唐玄宗最得宠的时候,李林甫被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而这个时候,正是李隆基将李林甫委以重任,委以重任的时候,也正是因为看重李林甫的能力,所以才让李隆基来担任这一重任。

此时的大唐,虽然国力强盛,但内部也出现了不少的乱子,李隆基希望有人能帮他一把,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那么,唐朝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一国的君主们,彼此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唐太宗与李世民叛变之后,两个皇子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信任感,而李隆基又无法向武则天那样强行逼迫,所以他必须要给两个皇子一个台阶下,让他们彼此有个交集,而李林甫又是李氏皇族,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是一个重大的外交问题。从727年开始,大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力量产生矛盾,矛盾日益激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李林甫继位后,采用“以夷制夷”的战略,成功地扭转了这一局面。

李林甫自从登基以来,就是李隆基崛起的关键人物,李林甫在世时,必然会竭尽所能,将一切都做好!

1,嫁祸给李亨。

其实早在七百三十七年,唐玄宗的第一个王子李瑛,就是在李林甫的帮助下,被贬为平民,虽然事后有史书记载,李林甫与武惠妃合谋,但编辑认为,武惠妃与他人合谋,更贴近事实。

李林甫一向和武惠妃关系不错,在李隆基询问太子之事时,李林甫一句“陛下之事,陛下之命,陛下之命”,直接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全部贬为庶人!

746年,李林甫算计了李亨,这次算计的却是李林甫,因为李林甫和李亨并没有同流合污,这才是最要命的!

而在这一年,李亨的嫡系韦坚,以及皇甫惟明,却让李林甫有了可乘之机,根据史书记载,在746年的正月十五,李亨与韦坚密会,具体内容不明,当晚,李亨以六部尚书之名,与皇甫惟明密会,两人私会。

李林甫在向唐玄宗禀报这两个消息的时候,甚至还把这两个消息夸大了一番,因为太子私底下与群臣会面,难免让唐玄宗起疑心,结果韦坚与皇甫惟明双双落马,李亨居然安然无恙!

这一次,自己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诬陷别人,这可是大事,就算被人骂一句“奸臣”都不过分!

2,排除异己,不择手段

其实这件事情,完全是栽赃到了李亨身上,李林甫眼见着计划失败,也看出来了,李隆基是真的怕了,李林甫干脆把李亨身边的人全部都拉了进来。

首先,李林甫杀死了韦家三兄弟,而韦坚的原因是韦兰和韦芝,他们见自己的哥哥被贬,心中不服,于是向皇帝请罪,谁知道这两人政事不精,在折子中竟然把唐玄宗也给说了出来,李隆基勃然大怒,又将韦家三兄弟重新贬官,而李亨也被迫让韦氏退位,从此韦家一蹶不振!

其次,李林甫又将责任推到了同为宰相的李适之身上,本来李适之已经准备辞官归隐,安心当太子少保,但李林甫却在此时突然发难,诬陷韦坚与朝中官员有勾结,李适之亦被牵连进去,唐玄宗震怒,将李适之革职为平民。

第三,韦坚的二弟,即是太子岳父杜有邻的姑爷刘绩,史载杜有邻与太子合谋,欲谋反,欲置皇帝于死地。这个消息,李林甫的亲信早就打探出来了,李林甫跟柳绩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李林甫才会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拿下裴敦复、李邕、王曾,以及其他一大批的文武大臣。最后,李亨被证实无罪,李亨安然无恙,747年,李林甫再次上奏,请求皇帝将韦坚、皇甫惟明两人斩杀。

后来更是栽赃陷害唐玄宗的义子王忠嗣,要不是王忠嗣多次告诫唐玄宗,告诫安禄山,要唐玄宗效忠李亨,但最终还是被李林甫暗算,害得他身死道消!

七百五十三年,李林甫驾崩,唐玄宗任命李林甫为扬州都督,这也是为什么李隆基会如此看重李林甫的原因,也是因为李林甫的鼎力相助,让李隆基得以逍遥快活。为什么李林甫会被人说成是大奸大恶之人?

杨国忠之诬告。杨国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汉奸,杨国忠之所以会设计李林甫,其实也有诸多因素在里面,杨贵妃得宠之后,杨国忠凭借着手中的权力上位,在李林甫看来,此人既无能又贪得无厌。

杨国忠由于杨贵妃的缘故,觉得满朝文武都应该和自己交好,因此对李林甫十分不满,此时李林甫又将王鉷推上了高位,于是杨国忠便将目光投向了李林甫。

杨国忠是因为杨慎矜身上的巫术,才栽赃给王鉷,让王鉷谋反,后来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又把李林甫也牵扯了进去,李林甫也因此被扣上了“内奸”的帽子。

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开始。首先,大唐从开元末到天宝年间,因为李林甫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大唐招揽了不少外族将领,并在边境地区开拓成藩镇,所以在李林甫执政期间,可以说是有能力压制安禄山的,而且安禄山也很畏惧李林甫,对他非常尊重,但是李林甫刚一去世,安禄山就联合杨国忠一起诋毁李林甫!

其次,就是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将自己和大唐都归咎于李林甫,而李隆基则是为了寻找一个替死鬼,把这一切都归咎于李林甫。再加上唐肃宗、李亨等人都痛恨李林甫,这才趁机给李林甫扣上了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

总而言之,虽然李林甫在李隆基的辅佐之下,将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反而对安禄山进行了打压,但李林甫并非朝廷命官,手中的权力都是唐玄宗赋予的,安禄山为了防止李林甫对唐玄宗下手,故意挑拨,导致唐玄宗无法彻底铲除安禄山,就发动了这次的兵变!

李林甫暗算太子,镇压群臣,固然有唐玄宗李隆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缘故,但更多的却是李林甫本人的品行,这也是李林甫被世人唾弃,被世人唾弃,被世人唾弃的根本原因。

0 阅读:8

玉兰历史观

简介:品古今中外,观历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