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御史钱沣上了一道奏折,建议朝廷以成绩来录取乡试、会试考生,彻底取消分省取士的旧制。
钱沣是乾隆朝名气很大的御史,素以刚直敢言著称。他上这道折子出发点是好的,为的是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按说钱沣的这个建议不错,可是乾隆皇帝对此极为不满,下旨严厉申斥了钱沣,还扬言说,念钱沣是云南人姑且宽免,假如是江浙人的话,那么必要将其正法。
乾隆为何要发这么大的火呢?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真的按照钱沣的建议执行,那么毫无疑问,科举考试将会被江浙两省的读书人垄断,过不了几年,朝堂之上的大臣,至少也有80%以上来自江浙。
江苏、浙江的考生有多厉害?清代自顺治二年开科取士,至光绪朝废除科举,共开112科(顺治九年、十二年分满汉榜,故多出了两个状元),故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以及会元分别为114人,进士总数计26849人。
清代状元人数分布为:江苏49名,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广西4名,直隶、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3名,湖南、贵州各2名,顺天、河南、陕西、四川各1人,八旗3名,山西、甘肃、云南没有状元。
榜眼居前三名的是浙江29名,江苏26名,江西10名;探花则是江苏42名,浙江27名,湖南6名;传胪则是浙江29名,江苏27名,安徽12名;会元氏江苏40名,浙江32名,直隶和安徽各9名。
进士数量江苏为2933名,浙江为2803名。不管是一甲三名还是二甲、三甲进士的数量,江苏、浙江都占有极大的份额。说这两省的考生是学霸,那是完全没有任何争议的。
不可否认,江苏、浙江作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人口基数也最大,读书人的数量自然也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省的生源质量一直名列榜首。
明代时为了平衡全国各省会试的录取比例,就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实行分省取士的原则。清代沿袭明制,将分省取士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江浙两省以及直隶的录取比例是最高的,但与读书人的基数相比,应该说录取的比例远不及偏远省份。
换句话说,就是江浙的读书人考进士要比其他省份更难,如果仅以文章才学而论,恐怕这两个省份的落榜生的水平都要高于其他省份的中榜者。这也是当时江浙读书人不惜冒着巨大风险,也要把学籍转到偏远省份的原因。
如果朝廷没有实行分省取士的制度,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每一科会试发榜后,江浙读书人将一家独大,其他各省举子势必难有上榜的机会。
江苏、浙江高官也最多御史大致算了一下,整个清代文官正一品大学士的数量为187人左右,其中江苏22人,浙江14人,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这还不包括寄居直隶的江浙人。
尚书级别的高官,也是江浙两省最多,人数超过两百多人,至于侍郎、总督、巡抚一类的,也是此两省位居榜单的第一、第二名。
江浙大学士数量不像状元、榜眼、探花那样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首席军机大臣中,江浙又是完全占据主流。
了解清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有清一代,汉臣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人数极少,自雍正时期建立军机处以后,仅有八人,分别是: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董诰、曹振镛、潘世恩、祁寯藻、彭蕴章。
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只不过他的名声不太好;董诰是浙江杭州人,他入值军机处长达38年之久,创下军机大臣在任时间的记录;潘世恩和彭蕴章都是江苏苏州人。
八个汉人首席军机大臣,江苏、浙江占了一半,当然御史的老家安徽表现也不俗,出了张廷玉、曹振镛两个。剩下的刘统勋和祁寯藻,分别是山东、山西人。
江浙两省的官僚集团在朝野内外影响力巨大,这种以地域为纽带足组成的政治利益集团,对皇权多少是有一些影响的。
皇帝为了维持平衡,在科举制度中就对江浙进行限制,从会试的录取名额上来看,江苏、浙江乃至安徽的数量不占有绝对优势,仅是比其他省份略高而已。
限制会试名额,也就是从根子上限制江浙的官僚士大夫集团,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朝堂之上只有江浙籍官员的怪现象。
钱沣是御史,他可以毫无忌惮的向乾隆提出自己的建议主张,但他毕竟就是个御史,不可能具备乾隆那样的大局观,好在他不是江浙人,不然的话,就凭那道奏折,就够他喝一壶的。
高考也要分省录取[点赞]
分省了,就有人改藉
现在上北大清华的本地人比例最大吧
江苏考生不愿意去外省读大学。宁愿在本省不起眼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