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参加会试能领到多少路费,如果落第会不会流落街头无力返乡?

左都御史有料 2023-09-29 18:18:05

顺治十一年,浙江归安人严我斯赴国省城杭州参加乡试,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法为他筹集赶考路费,最后还是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才勉强凑了五两银子。

严我斯打小就穷惯了,临行前母亲只给他做了一桶白米饭作为路上的干粮,然后乘坐一艘粪船到杭州参加乡试。因船中奇臭难闻,所以必须到船首背风处才能用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严我斯最终于康熙三年高中一甲一名状元,从此改变了他的和他家族的人生。

科举时代,像严我斯这样出身贫苦的读书人不知凡几,赶考之苦确实拖累了许多士子,使一些人裹足不前。

对于这个情况朝廷不是不知道,但乡试阶段参加考试的人数太多,每个省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国家不可能为这些生员们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

但到了会试这个阶段以后,随着人数的减少,以及功名等级的提高,历代皇帝先后出台了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省举子都能顺利到京参加考试。

那么,清代时举人赴京参加会试,朝廷都会给予哪些照顾呢?

首先是颁发赶考路费

各省举子参加会试,从顺治初年就规定颁给举子路费,官方的叫法为“盘银费”,具体如下:

安徽20两,江西、湖北17两,福建15两,湖南14两,广西12两,浙江、河南10两,山西7两,陕西6两,甘肃、江苏5两,直隶、四川4两,山东1两,广东20两,最多的是广东琼州府每名30两。

对于贫寒的句子而言,进京赶考最大的开销就是交通费,所以云南、贵州的考生除了可以领到3两现银以外,沿途各地官府还为他们提供驿马服务。后来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依云贵例,一律给驿马。

总的来说,朝廷给各省举子颁发的会试盘费数目虽不多,但多少还是可以解决举子们的困难。

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起初规定,朝廷下发盘银费,需到各省的布政司衙门领取,临近省城的举子影响倒是不大。而对于那些地处偏远的府州县举子,则多为不便。

雍正八年,朝廷下达新的规定,各省举子的盘银费只需在当地州县衙门领取即可,不必长途跋涉。

不过让州县衙门发放盘银费也有弊端,衙门中的胥吏们借机刁难,或不发或克扣,导致举子们无法拿到全额的补助。

雍正皇帝眼中揉不得沙子,他深知地方官府之腐败,下达严旨警告地方官府:“若州县稍有克扣需索,而督抚失于察觉者,经朕访闻,将督抚一并议处。”

并且雍正帝还特地嘱咐,发给举子们的盘银费不能由胥吏经手,需是州县正印官一手操办,原则是必须按时,不得拖延。

按照清代的核销制度,地方官府支出的银两是要向户部奏销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举子们要提供发票,好让地方官府到户部报销。

当然,举子们不可能开发票,朝廷为此做出了规定,举子们参加会试之后,如果落第,要到顺天府领取路引一张,证明已经赴京入场,回籍后凭此路引即可核销。如果无路引,那么就要返还盘银费。至于已经通过会试的举子,则无需提供任何证明。

其次是落地举子的返乡路费

长安米贵久居不易,各省举子们京师参加会试,前前后后算下来,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的花费是十分惊人的。

出身贫寒的举子是难以应付如此高昂的费用,一旦会试落第,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着落。清初时期朝廷只给举子们发来京赶考的路费,对于举子回籍的费用,却没有出台相关措施。

还是雍正心疼读书人,雍正二年颁布上谕:“今年会试者甚多,恐往返道路及在京守候盘费均难接济,特加恩赏,将入场之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五省举人每名赏银10两,福建、浙江、江南、江西、湖广、陕西六省每名赏银7两,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每名赏银5两。”

自雍正八年以后,各省落第举子都能领到回籍的路费,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个制度一直被沿袭到科举制度废除。

乾隆时期,国家财力雄厚,朝廷为了笼络和表彰年老举子,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凡年七十以上会试落第者,赐给国子监司业、学正等头衔;九十以上者在原基础上,再加赏缎三匹,八十以上者加赏缎二匹。

根据乾隆朝的物价水平,当时的一匹绸缎大约折合白银1.4两,数字虽然不多,也算是朝廷的一番心意。

以上说得朝廷赐给举子盘银费以及回籍路费,在举子应试的总费用中占比并不高,可能不到五分之一,大头还是来自原籍士绅的捐助。

科举时代,能过五关斩六将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已是万幸,举人的头衔已经自带吸金效应。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一样,发榜的前一天还为吃饭发愁,第二天高中举人后,就有当地乡绅来送礼。

尽管范进中举的情况带有艺术渲染的成分,但大致还是说明了科举时代的普遍现象。不排除有个别读书人中举之后依然贫寒,大部分举人还不至于落到连进京赶考的银子都拿不出来的地步。

7 阅读:3955
评论列表
  • 忘归 19
    2023-09-30 22:26

    雍正施政,简直堪称帝王典范,能展望全局,也能从细微出入手,比他老子儿子强太多了

    小楼东风 回复:
    乾隆:我可是十全老人。
  • 2023-09-30 18:12

    书生有穷的,秀才有穷的,考上举人穷也不穷了,好多人巴结你,中了秀才在十里八乡也有人巴结你,最少大户人家请你去当家教,中了举人,县太爷也得笑脸相迎,弄不好就得给安排一个县衙门的八品九品从九品的职位,就是体制内了,如果中了进士,就是正七品县太爷起步了,前三名还可以直接进府衙,有的直接就是正四品。

    答案 回复: 我即我
    状元是从六品,榜眼探花正七品。
    我即我 回复:
    我不太懂,我看电视,进士都是分配到县里当知县,前三名可以当知府
  • 2023-09-30 16:44

    你的题目和内容严重不符,或者你的题目根本不成立,举人没有穷的。

    HaiMing 回复:
    江南地区很难说,一个县举人多的话就真的会这样,没人投献家里又没钱!
  • 2023-10-13 15:42

    宋明两代都有针对考举士子路费的优惠政策,并不是清代首创。

  • 2023-10-05 16:38

    秀才跟现在大学毕业差不多吧,那举人是不是考入体制内了?

    打不死的小强 回复:
    清朝秀才比现在的博士少太多了!平均一个县三五十就算多的了,举人更是人中龙凤了
  • 2023-09-30 20:37

    穷文富武

    夜楼轩…听雨声 回复:
    也不对,要是家里没银子根本不可能读书,文房四宝加上学费,没钱读书,家里不用吃喝,肯定是下地干活去了,所以说寒门出贵子的寒门也不是一般人家,起码以前出过有钱人家,或者官宦
  • 2023-10-02 15:58

    数据属实吗?山东才一两!时至今日,也是高考最难的省

  • 2023-10-03 05:58

    海南岛的三十两我可以理解!路远嘛!安徽的都给二十两而我们山东才给一两是为什么?

    用户10xxx88 回复:
    可能每个省的补助总额是一样多,考生多的省份人均就少,考生少的省份人均就多!个人猜测的哈!
  • 2023-10-04 23:05

    到省城乡试的秀才就有了,比举人少。

  • 2023-10-13 12:22

    雍正皇帝是满清唯一的好皇帝

  • 2023-10-01 00:54

    顺治十一年就是康𤋮三年

  • 2023-09-30 15:25

    天子门生

  • 2023-10-01 09:16

    只要高中举子(举人),不中进士也可以出仕的,当然举孝廉只能做一任知县,但是做县里的学官(教谕)是可以做很多任的。

  • 2023-10-01 04:59

    这补助好像也不是跟距离长短完全相关,最惨的是四川。

    用户10xxx88 回复:
    可能每个省给的补助总额是一样多吧,考生多人均就少,考生少人均就多![呲牙笑]
    我爱你中国 回复:
    山东的最惨!才给一两!这不是在骂人吗?河南的还给十两呢!
  • 2023-10-01 09:12

    我老家村上唯一的一个前清举人,还是地主,进京参加了两次会试,不第,差点破产。第一次是自费,第二次也要族中筹钱才能成行。后面他也醒目,不出仕当知县,去苍梧、藤县、邕宁做了三任学官(教谕)。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