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平西王吴三桂集四镇十营总兵马宝、高起隆、刘之复、张足法、王会等文武百官于大殿,正式举起了叛旗。并改国号为“周”,以康熙十三年为元年,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
吴三桂反清搞得有模有样,为了鼓动人心,虚张声势,他更定官制,列各将军名号,依次是金吾前后左右四将军,左右两翼将军,左右两掖将军,铁骑前后左右四将军,骁骑前后左右将军,又奋威、仁威、亲威、龙威、绥远、怀远、勇略等将军。
文职则设六曹、中书省等机构,造反次日,吴三桂封授文武群臣。
是时,吴三桂已是年过花甲之人,但威风不减当年,麾下诸将以及镇守云南之士兵,其战斗力十分彪悍,就是与八旗精锐正面对战,也丝毫不落下风。
康熙皇帝在撤藩时,就已经为吴三桂造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猝不及防,叛军由云南出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贵州。
康熙十三年正月十二日,吴三桂由贵阳出发,二十日至镇远,二月,入湖南,至三月,湖南全境沦陷,大军抵长江。如此算来,从举兵反叛到拿下湖南,吴三桂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进入四月份以后,吴三桂陈重兵于长江南岸,摆出一副汹汹的气势。可以说一旦吴军跨过长江,那么清廷的局面将难以挽回,然而恰在此时,吴三桂犯了两个致命的失误,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第一个是用人失误吴三桂的幕下有个刘伯温式的人物,名叫方光琛,此人胸有韬略,才智过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吴三桂的御用军师。
吴三桂起兵造反,其实内心也是比较纠结的,他本人的理想是希望清廷能效仿明代沐英例,让他世世代代驻守云南。但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岂能让异姓藩王列土封疆。
此外,吴三桂的长子和四个孙子一直在北京为质,他的妻子以及爱妾陈圆圆都极力反对他反清。吴三桂之所以坚定信念要与清廷为敌,主要是受到婿侄吴应麟、胡国柱、夏国相等人的怂恿。
此三人素来与方光琛不合,加上方光琛本人在生活方面不够检点,受到吴应麟等人的排挤。吴三桂起兵之后,把方光琛留在后方担任巡抚,不让他随军。吴三桂至此失去谋士,而方光琛所言,日后多为事实所证。
比如吴光琛就曾说过,吴应麟贪鄙成性,不能予以财政大权。吴三桂不听其言,让吴应麟掌管军粮器械,镇守岳州时,吴三桂下令让其备足三年军粮。
吴应麟借机倒卖军粮,大发横财,当岳州城被清军围困时,粮食紧缺,导致战事失败。后来,吴应麟又欲杀吴世璠,行篡位之事。
第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吴三桂起兵后,以迅雷之势占据云贵,下川湖,形势一片大好。当时,清军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朝廷正在四处调集军队,不及布防。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时候吴三桂如果渡过长江迅速北上,或是拿下九江以绝南北通道,又或是占据关东、巴蜀蓄力待发,都是大有作为的。
然而,吴三桂过于保守,这些建议他一个也没有采纳,几十万大军窝在长江以南原地不动。而时间却是一天天过去,这给清军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吴三桂久经沙场,他不是眼光短见,关键还是他对起兵造反的信念摇摆不定。就在他发布反清檄文不久,他暗中又给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其内容完全与檄文不一致,说到底他是想借着兵威来要挟朝廷,希望让他世代驻守云南。
正因为如此,吴三桂轻易不肯与清军决战。他自顺治元年投降清廷,这么多年来与清人共事多年,也深知八旗所长。
吴三桂手下诸将屡屡催促与清军决战,但是吴三桂却说,他用兵多年,知道八旗军队骑射最不可挡,而自己的军队擅长山地战,依山阻水尚可以自守,若是到了平原地带,绝非八旗铁骑的对手。
所以,在吴三桂看来,只要能达到划江而治或是世守云南割据一方的目的,他就绝不会消耗实力。
与吴三桂左右摇摆相比,康熙皇帝却是信心坚定,一定要除掉吴三桂。康熙十三年四月,康熙下旨处死吴应熊,彻底断了吴三桂的退路,逼他与清军决战。
吴三桂如意算盘被彻底打破,爱子幼孙又徒作了牺牲品,关键是这个时候清军已做好了部署,各省军队已集结完毕,正欲与吴军决战。
直到这时,吴三桂才悔不当初,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与清军一搏。
从吴三桂举兵造反我们可以看到两点既成事实,一是他的本意是要以兵威为要挟清廷,以此来达到分裂割据的政治目的,内心是不想与朝廷彻底翻脸的;二是吴三桂低估了康熙皇帝,迟迟不肯进兵,在战略决策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吴三桂如果没有出现各种失误,那么结局恐怕就不好讲了,不排除有改朝换代的可能。
这汉奸就算是天命也不可能成功,亲手抓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献给他主子,事做绝了,除了乌合之众外得不到天下大多数人的认同。
就算过长江也不一定赢得了清军!老吴起兵前期占尽上风是因为康熙措手不及,那个时代的八旗并未完全腐化!而且再强的吴军毕竟是以步兵为主,过了长江一马平川,满蒙骑兵优势就大了,汉军的短板就是骑兵!
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吹牛
战线长,吴的补给跟不上。
关键是鹿鼎公韦小宝向康熙举荐了赵良栋等一批带兵将领
吴三桂年纪大了,当然遇到康熙也是原因,要是对上乾隆可能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