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异姓爵位我们最常见的名称就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等等,实际上在不同时期,异姓爵位的叫法是不同的,在文献中就有各类章京、各类哈番,以及总兵、副将、参将,等等。
为了更好地让读者朋友们搞清楚这些不同的概念和分类,御史结合相关史料,整理出了一篇异姓爵位的文章,希望能给诸位带来帮助。
清初时期的异姓爵位分类太祖努尔哈赤创业之初,各项制度比较简陋,天命五年才开始陆陆续续赐给异姓爵位。
当时,异姓爵位分类很简单,共五等,即一二三等总兵、一二三等副将、一二三等参将、一二三等游击,以及牛录额真(也叫备御)。所以在关外时期的文献中,我们提到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名,不属于职官系统,而是爵位系统,这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
皇太极即位后,于天聪八年更定异姓爵位,最高的为一等公(即原来统领五个牛录的总兵),一等公之后是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总兵),其后是梅勒章京(副将),再后是扎兰章京(一二等为参将,三等为游击),最后是牛录章京。
也就是说,皇太极时期,异姓爵位分为一等公、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一二三等扎兰章京、牛录等五个爵位。
虽然都是五等,但从爵位名称就能看出,这一时期的爵位名称,已经由原先沿袭明制转变为纯粹的满洲叫法。
顺治元年,异姓爵位的名称又发生了变化,在公之下添设了侯、伯两级,不过子、男二级在这一时期尚未出现,当时的副将、参将基本就等同于子爵、男爵。
顺治四年,异姓爵位进行了一次很大的调整,改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扎兰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以上各哈番除精奇尼哈番分一二等外,其他俱分一二三等。最低等级为拖沙喇哈番,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半个前程”。
客观地讲,这一时期的爵位名称十分晦涩难懂。如果和明代的武职比起来,一等精奇尼哈番就是銮仪卫都指挥使(正一品),二等是銮仪卫都指挥同知(从一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是外卫都指挥使(正二品),二等是都指挥同知,三等都指挥副同知(俱从二品)。其他哈番以此类推,分别从正三品至正五品不等。
按规定,所有异姓大臣,凡授爵必须从拖沙喇哈番开始,只要积累了26个拖沙喇哈番,即可升为一等公。在此之前,异姓爵位没有世袭罔替之制,顺治八年始定各类爵位的承袭办法。
康熙一朝,异姓爵位的变化不大,主要是把世爵合并至公、侯、伯当中,并按制度给予分袭。什么意思呢?就是某大臣原先是公爵,后因军功又获得其他低等级的爵位,那么他的子孙便可以承袭两个爵位。
雍正以后的爵位变化雍正二年,朝廷首次把爵位赐给汉人,当时的前明宗室朱之琏蒙恩赐一等侯,当然这是雍正皇帝为了拉拢汉人,属于特例。
汉人第一个真正获得世爵的是张廷玉,雍正八年张廷玉被赐予一等阿达哈哈番,即汉语的伯爵。
雍正之前,异姓爵位的仅分等次,爵位名称很简单,雍正九年开始,公爵开始有了“嘉名”,即忠勇公、忠达公之类的。同时,凡皇后之父也赐给承恩公之名,等次为一等,乾隆四十三年,改承恩公为三等。
乾隆元年,异姓爵位逐步完善并形成定制。改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
乾隆十三年正式确定了公、侯、伯的世袭次数,具体为:一等公26次,二等公25次,三等公24次,以下的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每降一级世袭次数减少一级。同年,侯爵、伯爵仿公爵制赐给嘉名,子爵以下者仍按原制。
乾隆十六年,把原先的世袭七品官改名为恩骑尉,并规定所有异姓爵位如果达到承袭次数后,则以恩骑尉世袭罔替。
乾隆之前,汉人爵位没有世袭罔替之制,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下旨令将军张勇、提督孙思克等,依八旗例享有世袭罔替之待遇,从此开了汉官世袭罔替的先河。
额驸的等级标准额驸虽不是宗室,因与皇室联姻,所以有了外戚身份。不过,额驸没有列入异姓爵位的行列,但与异性爵位还是存有一定的可比性,故而单独拿出来讲一讲。
按制,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之上。
固伦额驸级别最高,等同于宗室贝子;和硕额驸等同于超品公(备注:公侯伯皆为超品,子正一品,男正二品);亲王郡主额驸秩武职正一品;世子、郡王之县主额驸视武职正二品;贝勒之郡君额驸视武职正三品;贝子之县君额驸视武职正四品。
其下的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以及不入八分之镇国公、辅国公之乡君额驸,皆视武职正五品。
以上就是清代异姓爵位的基本概况,诸如如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私信御史或是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