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更少疾病,更少损失,更多健康,更多效益

霖华农农 2024-06-12 07:26:07

“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多回报”,“少即是多”系列视频专栏由勃林格殷格翰联合《养牛》编辑部推出,围绕效益、疾病、药效、减抗、双碳、福利六个主题多维度,邀请7位行业权威专家&优秀牧场代表,探讨“少即是多”在牧业生产中概念理解、专业建议和应用案例。

近些年,随着牧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理念的逐渐完善,疾病防治成为牧业生产中重点关注部分。即便是看似轻微的疾病,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事实上,小疾病可能带来的大损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治疗费用、生产力下降、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牧场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收益。因此,疾病防治不仅是关乎奶牛健康的问题,更是一项关乎整个奶牛养殖产业链的重要策略。

更少的疾病意味着更少的损失,同时也为牧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提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在牧场生产中,乳房炎作为奶牛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对牧场的经济效益和奶牛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聚焦于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探讨如何有效降低其发生率,从而提升牧场效益,实现更少疾病、更高产出的目标。

疾病知多少

数据统计,每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在13~40%(Hossein et al. , 2018),2012-2021年我国奶牛亚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达36%~50%(Chen et al. , 2022)。作为牧场常见疾病,奶牛乳房炎严重危害奶牛生理健康和生产性能,是影响牧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乳房炎直接影响奶牛泌乳、损伤乳腺细胞,导致其产乳功能暂时性或永久性下降,造成产奶量下降和体细胞数升高。新西兰奶牛兽医国际专家Scott MacDougall举例介绍,“因大肠杆菌侵染引起的乳房炎,会使动物在接下来的泌乳期内损失10%~15%的潜在产奶量,对于一个平均产奶量10吨的奶牛来说,它接下来的泌乳期内可能会损失1,500公斤牛奶,同样,因链球菌侵染引起的乳房炎也会导致奶牛损失5%~8%的奶量。

新西兰奶牛兽医国际专家Scott MacDougall

除此之外,奶牛乳房炎会改变乳成分,造成乳脂、酪蛋白、乳糖损失等,降低牛奶品质,同时体细胞数和细菌数的增多也会影响鲜奶质量和风味,这直接影响着牧场的经济效益。

Scott提到乳房炎还会对奶牛造成长期的间接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繁殖性能。乳房炎会损伤奶牛卵巢子宫机能,影响母牛发情周期和发情表现、胎儿的发育等,造成母牛空怀天数增加、人工受精率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等。同时,乳房炎会破坏机体免疫屏障,影响奶牛采食与休息,增加奶牛患其他疾病的风险;若奶牛乳腺组织严重损伤,其淘汰风险也会增加,牛群更新成本会随之增加。

总的来说,从短期上看,乳房炎给牧场带来的经济压力主要来自治疗损失、废弃牛奶损失、产奶量减少造成的损失等;但长远来看,乳房炎导致泌乳牛淘汰的损失、繁殖性能下降造成的损失、牛奶质量下降的损失和人工管理成本等都是牧场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维护动物健康,减少乳房炎发生,是国内外奶牛养殖的共同目标。

专家有话说

中国农业大学吴聪明教授谈到,随着养殖业朝着规模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动物饲养的密集程度大大增加,这为疾病的传播发生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动物养殖必须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这与Scott的想法不谋而合。

中国农业大学吴聪明教授

关于乳房炎的防控,Scott提到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良好的管理策略来降低奶牛最初感染的风险,这是控制乳房炎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他谈到,影响奶牛患乳房炎的因素有两种,一是奶牛自身因素,如奶牛的年龄、泌乳阶段、患其他疾病的情况等,二是环境因素,包括日常环境,如牛舍、垫料等;以及挤奶环境,如挤奶设备状况、挤奶流程操作情况等。

预防乳房炎的关键在于保持奶牛的清洁干燥,牛舍环境和垫料情况会直接影响奶牛所处环境中的细菌水平,尤其是传染性细菌。而要控制传染性细菌的传播,首要关注挤奶过程,良好的挤奶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牛传播到未感染牛的风险。牧场可以通过使用有效工作、维护良好且不伤害奶牛的挤奶设备来维护奶牛乳头末端健康,通过在挤奶前后使用乳头药浴液来减少致病菌的传播。

一旦奶牛乳房被致病菌感染,就要最大努力地减少奶牛实际被感染的时间,控制细菌继续传播,这就需要牧场针对不同程度的乳房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对于临床性乳房炎,细菌和毒素不仅会使乳房产生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还会对消化、生殖系统等产生全身性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抑制病菌,还应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美洛昔康等来减轻局部炎症和系统性影响。对于未表现临床症状,但体细胞数高的奶牛,牧场采用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是等待泌乳结束,并在结束时使用抗生素。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奶牛,通过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并及时淘汰,这对牧场来说是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

牧场有妙计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牧场针对乳房炎防治有自己的“管理经”。福建鸿瑞生态牧业副场长吴华元介绍到,由于南方的牧场多是大通铺的模式,尤其在福建,乳房炎高发几乎成了通病,3~5年前,乳房炎的月发病率在10%左右。但是,最近几年通过勃林格殷格翰技术团队的培训,牧场开始重视预防乳房炎发病和疾病数据的处理,梳理操作流程,制定管理方案。通过对乳房炎采取分级分区治疗,对患病数据进行分析预防乳房炎发病,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他所管理的牧场近期乳房炎发病率都控制在5%以下,发病率明显降低。

福建鸿瑞生态牧业副场长吴华元

乳房炎分级治疗方案:

一级乳房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局部乳注,辅助全身性的抗炎药物;二级乳房炎的治疗方案为局部乳注以及使用抗炎药物,结合全身抗生素肌肉注射使用;三级乳房炎的治疗方案为局部乳注,结合全身用药的静脉注射,通过补充一些电解质、抗生素,以及加抗炎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除了乳房炎的分级管理和治疗,吴华元提到牧场还会针对非患病乳区做隐性乳房炎的检测,若存在隐性乳房炎,会同时治疗隐形乳房炎的乳区,避免乳区间的传染发病,不仅可以减少疾病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病区牛只的数量。

吴聪明教授认为“动物健康是保障牧场养殖收益和动物产品生产的目标,药物使用则是维护动物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维护动物健康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通过源头减少疾病发病率,不仅可以降低用药成本,还能提升牧场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少即是多”的理念。

吴华元也坚信对于奶牛来说,首先是控制发病率,第二是提高治愈率,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预防工作,因此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牧场乳房炎的防控至关重要。他特别强调了抗炎药物在乳房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二三级乳房炎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了抗炎药物的使用,奶牛的乳房疼痛感会明显减轻,乳区的红肿症状也会有明显的改善,缩短了治疗时间,为奶牛恢复健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牧场提质增效带来了方案。

通过对乳房炎预防和治疗方案的深入探讨,发现疾病治疗“少”,预防管理“多”,牧场提升自然“多”;疾病发生“少”,奶牛健康“多”,牧场效益当然“多”,这也正是“花得更少,赚得更多”的奥妙所在。

0 阅读:0

霖华农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