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泽东钦定刘亚楼组建空军遭拒绝,毛泽东:就是要让你做

历史典录 2022-05-14 14:08:56
前言

七月的北平,天气十分的炎热,正午时分,一辆吉普车直直的停在了第十三兵团政委肖华的住所门前。

刘亚口火急火燎的大步迈进了屋内,秘书面有难色的说道:“肖政委昨晚开会一夜未睡,现在刚躺下。”刘亚楼不容分说:“去,叫醒他,就说我有急事。”

半晌,肖华微笑着走了出来:“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司令,什么急事呀?”“先来点吃的,我刚从聂总那里回来,午饭还没吃呢!”肖华立刻就吩咐工作人员准备饭菜。

刘亚楼大手一挥:“我的司机不要亏待,我呢,来两块面包就可以了,边吃边聊。”肖华嗔怪道:“真是个工作狂!”

(图|肖华)

紧接着刘亚楼切入正题:“老战友,军委责成我提出空军主要领导成员的人选名单,我已向军委请调你来空军工作,担任政委。”

肖华消化了一下这个信息,反问道:“这么大的事,你就不怕我推辞?”刘亚楼咬了一口面包,喝了口水:“老搭档了,在二师时,我当师长,你当政委。现在一个样,我管军事,你来负责政治。”

肖华打趣道:“和你搭档,可不容易哟!”刘亚楼咂咂嘴,放下面包:“怎么?你也说我霸道?”“甭说我,连林总都说你霸道。”

“看来还真得改改,否则把你这个政委吓跑了,我可无处再找了!”肖华听完这句话,爽朗地笑了起来。

(图|刘亚楼)

01.知不可为而为之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平津战役结束,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东北野战军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刘亚楼则被任命为了14兵团的司令员。

4月中旬,第四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由平津地区出发南下,刘亚楼因为一些工作暂缓出发。

5月下旬,正当刘亚楼准备收拾行装与军队会合时,却突然接到了军委的通知,让他到毛泽东住地,去接领新的任务。

带着心中的猜想,刘亚楼的吉普车一路开到了毛泽东的住地。他风风火火的踏进毛泽东的办公室,敬礼的手还没放下,毛泽东就满面笑容的迎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紧接着,毛泽东开口:“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又在苏联吃了几年面包,要你从陆地上天,负责组建空军怎么样?”

毫无思想准备的刘亚楼有些惊讶地拒绝道:“主席,我在苏联是学陆军的,怕做不了啊!”毛泽东认定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他又说道:“好嘛!还有你刘亚楼怕的事?”

刘亚楼刚想开口说话,毛泽东又接道:“不是有句老话吗?知不可为而为之,我就是要让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做。”

刘亚楼看着这样子,知道毛泽东主意已定,思索了片刻后,他说道:“那我只有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了。”毛泽东听罢满意地笑了,紧接着两人又就相关事宜谈了起来,很晚,刘亚楼才离去。

7月11日,周恩来在西花厅召见了刘亚楼,向他正式地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建立空军的具体设想。

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主席讲了,要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压倒敌人的空军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也作了充分的考虑,除了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外,还要争取到苏联的援助。”

刘亚楼认真地听着周恩来讲的每一句话,他知道党中央交给他的这个任务有多么重要,所以丝毫不敢懈怠。

最后,周恩来说道:“现在要做的工作,是提出空军主要领导干部人选的建议和领率机关组成的方案。”带着自己的任务,刘亚楼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组建空军的使命中。

因为当时我国并没有空军,所以毛泽东给了刘亚楼一项特权:新组建的空军人员,可以在部队上招,只要是刘亚楼看上的,各野战军司令员都要放行。

有了这张特权令,刘亚楼的人员组成报告很快就交了上去,并且得到了批准。选定了人员,刘亚楼又忙于收集相关资料、到处探讨研究,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件事上,筹建着中国空军的未来。

与此同时,正在莫斯科访问的刘少奇也配合国内向斯大林提出了我军的一些计划:第一是要向苏联购买一些战斗机、轰炸机和机件、炸弹等。

第二,我军选出来的空军人员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们,但是他们在航空方面的知识却是不足的,所以我国希望这些人才可以到苏联去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

除此之外,刘亚楼为了培养人才,还决定在国内创办航空学校,但是因为经验的不足,所以还要请苏联派来三到五个高级空军顾问,来空军学校指导工作。

这些要是没问题,刘亚楼将率领代表团尽快的赶去苏联与其进行具体计划的商谈,并组织学习工作。这一系列决策呈报给苏方看过后,苏方也很爽快地表示会给予积极的支持。

收到消息,中共中央立刻决定,派出刘亚楼、王弼、吕黎平及翟云英4人组成一个小型代表团于8月1日出发去莫斯科,完成争取苏联援助的这项重要任务。

7月31日,刘亚楼一行人应毛泽东之约,来到中南海,聆听出发前的指示。时值盛夏,毛泽东身穿打着补丁的单衣裤,一手挥动着大蒲扇,一手握着笔正仔细的伏案研究着地图。

见三人来了,毛泽东笑容满面的起身一一与他们握手:“欢迎你们,请进。”拉过一张藤椅,毛泽东示意他们坐下。

听刘亚楼介绍完身边的二人后,毛泽东风趣地向他说道:“你们三个既有地上的指挥员,又有空中的飞行驾驶员,还有能设计、修理飞机的工程师,难得见到这样三位一体的贵客呀!”

寒暄过后,毛泽东点燃一根烟,将话锋转入了正题。简要的谈了一下国内的形势后,毛泽东语重心长的说道:“......今后的作战对象,还有美帝国主义......现在请苏联援助我们建立空军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我们有了全国性政权,可以做生意,有偿还能力嘛!”

毛泽东一口气说了许多,三人仔细地听着话中的深刻含义,同时也不免被毛泽东风趣的比喻所打动,令人记忆深刻。

说完毛泽东又让刘亚楼汇报一下组建空军的具体意见,刘亚楼将研究的方案全盘仔仔细细地向毛泽东脱出。毛泽东则一边吸烟,一边拿着笔仔仔细细地做起了记录。

傍晚,毛泽东留几人吃饭。饭桌上,毛泽东亲自举盏为几人斟酒:“亚楼同志,中央指派你们去苏联,谈判建空军,你就是全权代表,预祝你们顺利完成。”

说完,毛泽东举杯:“来,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干杯。”刘亚楼、吕黎平、王弼齐刷刷起立,共同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了一阵悦耳清脆的响声......

02.莫斯科三轮会谈

8月7日,刘亚楼一行到达赤塔,乘坐飞机飞往莫斯科。在空中刚开始飞行的三天,因为气流飞机颠簸得十分厉害,刘亚楼和王弼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一直呕吐不止。

吕黎平将刘亚楼扶好坐稳,嘱咐他放轻松。看着他这副样子,吕黎平忍不住打趣道:“你是未来的空军司令员,带头呕吐,将来的机会可多着呢!”

刘亚楼笑了笑,将目光转向窗外,思绪也跟着飞到了九霄云外。8月12日,刘亚楼等人在一晚的休息后,精神矍铄地来到了莫斯科中共代表团的住处,向刘少奇、王稼祥等汇报了毛泽东关于空军建立的初步方案。

(图|王稼祥 刘少奇)

次日,在一片扑鼻而来的花香中,刘少奇、王稼祥和刘亚楼一行人来到了苏联武装国防部办公大楼,展开了中苏两方的第一轮会谈。

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热情的欢迎着中国同志的到来,在一一做了介绍后,元帅客气的询问:“尊敬的刘少奇同志,现在开始会谈好吗?”“可以开始,元帅同志。”

“我已经得到斯大林元帅的指示,由苏联援助中国建立空军。斯大林元帅认为,中国共产党现在建立空军已经晚了一点......”刘少奇听完,彬彬有礼地回答道:“是的,不过现在抓紧还能用于解放台湾的战役。”

“我看先请中国同志谈谈建立空军的方案、要求与设想,以便根据你们的意见,定出援助的具体计划。”

“好!”刘少奇点了点头:“我党中央决定刘亚楼同志出任空军司令员,现在由他代表我党中央谈谈关于组建中国空军的方案与意见。”

紧接着刘亚楼就作为代表从容地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讲述了起来,讲完后王弼又作了补充。

听完几人精细地介绍,苏方部长的眼里也多了一丝欣赏。他缓缓开口:“我们原则同意这一方案,为了把援助计划搞得更具体细致,建议刘亚楼同志和维尔希宁空军元帅在进行一次更详细的会谈。草签协议后,我们报请斯大林元帅批准。”

苏方部长转过头:“刘少奇同志,您的意见如何?”刘少奇微笑着回答:“我同意会谈安排,元帅同志,我奉我党中央电令,近日将回国,今后的会谈就由刘亚楼同志全权代表了。”

次日,刘亚楼一行又与苏方在空军总部进行了第二次的会谈。气氛轻松,聊得内容更加的深入、细致了,两方都多多少少向对方询问了一些彼此的情况,会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这次会谈后,苏方告知还需要三天才能拟定出具体的援助计划,于是刘亚楼等人便进入到了短暂的等待当中。

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每每想到新中国宏伟壮阔的空军蓝图即将实现,刘亚楼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等待的日子也变得难熬了起来。

8月18日,第三轮会谈开始。维尔希宁元帅简单地说了一下援助计划,刘亚楼听后觉得和我方提出的方案也差不多,但为了试探一下对方的诚意,刘亚楼又提出了一个小问题。

他礼貌地问道:“元帅同志,我们对飞机的性能不摸底,能否请桂芳介绍一下拉——9、杜——-2飞机的性能?”

元帅迟疑了一下:“当然可以。”紧接着便做起了介绍。休息室内,刘亚楼就刚刚的回答询问王弼、吕黎平:“你们有何感想?”

两人沉思了一下,都觉得苏方将拉——9的性能说得有些过于优良了。刘亚楼凝眸沉思,缓缓地说道:“他们介绍的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图|吕黎平)

吕黎平问道:“那我们同意签字吗?”“苏联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但我们想在一年之内组建空军,离不开人家的帮助,就权且让他们言过其实一些吧......党中央指示的谈判目的已经达到,对这个援助计划,我们可以表示同意。”

紧接着,刘亚楼代表中国方面草签了苏方向中国出售飞机434架,派遣专家和顾问878名,帮助开办六所航校等内容的协议书。

在等待斯大林和联共中央批准的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刘亚楼开始了全方位的考察。虽然苏方在他们的访问中有许多回避和保留的地方,但刘亚楼还是从中了解到了不少东西。

10月5日,协议通过,刘亚楼立刻就将这一消息电报回了中央。10月7日,刘亚楼一行人辞行了维尔西宁元帅,启程回国。

03.难道中国人真有飞机?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

在向毛泽东汇报了访苏的一些事宜后,毛泽东嘱咐到:“亚楼同志,空军的基础好差,起步快慢,关键的一条是看航校办得怎么样,你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是选好办校人。”

临走前毛泽东又不忘说道:“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带着毛泽东给的这把尚方宝剑,刘亚楼开始气势汹汹地向新中国空军这条大道全力进发。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一系列繁琐的事务堆积在刘亚楼面前,忙得他不可开交。摆在刘亚楼面前的有两个大任务,一是抓航校施训,二是抓机关建设,斟酌后,刘亚楼决定“先航校后机关”。

每天,刘亚楼几乎都是工作到深更半夜,还要东奔西跑,到各处去督促检查工作,车子开得稍慢一点,刘亚楼都十分着急,恨不得让它飞起来。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空军的人数从几千人猛增到了三万多人,飞机、器材设备、机场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为了使航校能够如期开学,刘亚楼精心策划,具体指导,夜以继日地守在办公室,整个人都熬瘦了,但是他的精神却依旧十分饱满。

12月1日,在刘亚楼的指导下,6所航校如期开学,校长有刘凤、方子翼和安志敏等。

看着飞腾在天空中的教练机飞转、俯冲、横滚,朱德笑逐颜开:“亚楼,你们这么快就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了人民空军的壮丽蓝图,空军大有希望呵!”

紧接着,刘亚楼又做出了一个决策:新学员在入航校之前,集中一年时间进行预科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打好基础,还可以有效缩短航校的培训时间。

有了这个计划,刘亚楼又开始马不停蹄的从各大学校调来了些政治教员,而后又在一个月的时间,将70多名翻译和200名航空技术人员集中起来,然后分配到了各航校,办事效率令人赞不绝口。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突然打响,为了让我空军尽早出战,刘亚楼天天埋头泡在作战室研究开会,开始着手筹建空军战斗部队。

会议上,刘亚楼眉头紧锁,沉思了好一会,他说道:“空军上下都要紧急行动起来,投入一级战备状态,政治部一定要做好工作,促使全军的思想都集中在一个目标,反击美国空中强盗,保卫祖国领空不受侵犯!”

在刘亚楼的指令下,空军上下都宵衣旰食,紧急行动,全面紧张了起来。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混成四旅四个团增补了7所航空学校的学员,像滚雪球一样,各个军区相继诞生。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临走前,彭德怀目光如炬的看向刘亚楼:“空军司令管,我等着你的空军呐!”

刘亚楼胸脯一挺,铿锵有力的说道:“请彭总放心,不论苏联空军出动时间早晚,我们空军都要克服千难万险,尽快拉上战场。”

1951年1月,空军二十八大队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次空战。在敌机轰炸清川江桥的重要关头,方子翼一声令下,李汉等飞行员瞄准敌机开炮,将其击伤,取得了击伤一架敌机的战绩,解开了空战序幕。

紧接着二十八大队又在10天内打了三次胜仗,向清川江频频出击,迫使敌机退到了平壤以南,毛泽东大为振奋。

积累了一次次的作战经验后,刘亚楼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开创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战法,给了美军强烈的打击。

然而我空军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同时,麦克阿瑟却还沉浸在他的不可置信中,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难道中国人真的有飞机?中国人竟能击落我们的飞机......

12 阅读:8340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