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朱德与老友交流诗作,打趣道:我要拜郭沫若为师,他就不收

历史典录 2022-05-31 14:28:15
前言

别后十有一年,

大革命失败,东江握别,

抗日战酣,又在汉皋重见。

你自敌国归来,

敌情详细贡献;

我自敌后归来,

胜利也说不完,

寇深入我腹地,

我还须支持华北抗战,

并须收复中原;

你去支持南天。

重逢又别,再见——

必期鸭绿江边。

——朱德《重逢》

(图|朱德手书《重逢》)

01.“知识和才干,永远成正比”

提到朱德,我们能想到的都是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军队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领导人这样的标签,但鲜为人知的是,除此之外,朱德竟还有着一个诗人的身份。

据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回忆:“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定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常说:“一个革命者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还算个什么革命者呢!”

(图|朱德 康克清)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朱德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是一个拼杀于战场中的叱咤猛将,但是私底下的朱德却是一个十分渴望知识和尊重知识的学者。

有一次,红军全歼张辉瓒的两个旅和师部,并活捉了张辉瓒本人,打扫战场时,缴获了一部15瓦的无线电台。对于条件艰苦的红军部队来说,这可是个好东西。

可惜的是,因为战士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也不识的这是个什么东西,能干什么用,便嘁哩喀喳的将无线电台的充电器、马达、蓄电池等都砸了个稀巴碎,唯一送到总部的也只剩一台收报机。

朱德得知那么多高级战利品都毁于一旦,心里又是气愤又是惋惜,感叹道:“没有知识,哪能不干蠢事!”后来,这件事就成了朱德教育工作人员们必提的典例。

每每说起,朱德都忍不住勉励到:“知识,这是打开心灵窗户的钥匙,是启迪智慧花开的阳光啊!一个人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得积累丰富的知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要记住:知识和才干,永远是成正比的。”

都说伟大的领导人都有着伟大的胸怀,有伟大的胸怀,才能忧国忧民,才能作诗填词焕发风采,朱德便是这其中之一。

在20世纪的领导人当中,相信我们读过最多的一定是毛主席的诗,相比之下,朱老总的诗可能并不为人所知。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会惊叹,朱德司令看起来就像一个老农民一样,还会写诗?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朱德虽然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是早在1909年的时候他就已经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

后来朱德又赴德国留了学,每日废寝忘食地学,就连房东老太太都赞赏道:“这个中国人啊!简直是拼命。”所以实际上,朱德的文化水平并不低,写诗也只是小事一桩。

(图|郭沫若)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朱德对那些学识丰富、或者在某些方面有造诣的人士,历来也是十分敬重,总是会把人家看做老师,谦虚的称自己为学生,郭沫若就是其中一位。

1926年,时值北伐高潮,郭沫若在北伐军政治部任职。当郭沫若跟随北伐军进驻武汉时,刚从德国回来的朱德也恰巧来到这里,两人就此相识,朱德也在郭沫若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乡下老村长”的印象。

第二年,郭沫若脱离了蒋介石,在南昌朱德的寓所居住了四天并写出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讨蒋檄文。四个月后,八一南昌起义爆发,郭沫若由周恩来等介绍入党,不久,两人天各一方。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率军奔赴前线,郭沫若则冒着杀身之险,从事着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938年10月,朱德飞抵武汉,与阔别多年的郭沫若重逢。

在郭沫若寓所住了一个晚上后,朱德也即将告别。临走前,朱德要郭沫若给他写点文字留作纪念,郭沫若为其写了一首白话诗,但可惜的是到现在内容早已无从知晓了。

郭沫若也邀请朱德写一些文字纪念,朱德信手就写下了一首白话诗《重逢》送与了他,深受到了郭沫若的珍视。

这是所有能读到的朱德作品里,唯一的一首白话诗。陈毅元帅曾说过,总司令的诗有总司令的本色,朱德早年接受的是旧式教育,所以他的诗也大多是旧体。

可是面对这位老朋友、新诗人,朱德却一改往日风范,摆脱了旧格律的约束,以一个军事指挥家的眼光和胸怀,一气呵成了这样一首有气魄的白话诗,由此也可见朱德对这份友谊的别样情感。

02.“元帅在上,老郭不敢谈诗!”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解决了外患,毛泽东又亲赴重庆谈判,代表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继续尽着最大的努力。

1946年,自恃强大的蒋介石悍然发起战争。这一年刚好是朱德的六十大寿,为了鼓舞党和人民的斗志,党中央为朱德举行了一场庆祝活动,毛泽东亲自题词“人民的光荣”。

郭沫若虽然远在国统区,不能飞赴延安,但是为了支持党的斗争,为了给老友送上祝福,还是以诗人的激情写下了一首民歌体(寿朱德)二章,向其表达了由衷的钦敬:

朱德将军谁不晓,六十不称老,独裁尚未铲除,法西尚未打倒,人民爱戴你,能者要多劳......你服从人民,服从主义,服从主席毛。中国人民爱戴你,你永远不会老!

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领导人们和一些民主人士全都汇聚在京,朱德也经常与陈毅、郭沫若等对诗词颇有造诣的人交谈创作的体会,保持着自己对诗词的那份热忱和喜爱。

有时候就算外出视察,朱德也不忘记找当地的一些老诗人们谈诗作诗,虔诚的学习和请教,为后人们留下了数百首的诗词作品。

不过对于自己的诗作,朱德在生前却并不太满意。他觉得自己的诗读起来并不像诗,没有诗词的那番韵味,单单只是完成了表达的愿望,所以并不成功。

(图|陈毅)

1962年4月,在陈毅的倡议下,《诗刊》社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诗歌座谈会,在京的几十位诗人和理论家都出席,并在会场上进行了一番兴致勃勃的发言。

会议间歇,朱德走到一旁侃侃而谈的郭沫若身边,突然诚恳地说道:“我要拜你为师。”郭沫若听到朱德这话,慌忙站起了身,连连抱拳说道:“元帅在上,不敢言师。”

会议期间,朱德说道:“我们的伟大事业,光荣事业,将来的革命前途,我们都有责任把这些东西真实地反映出来,给人们看,给我们的后代人看。”

说完,朱德又谈到了自己写诗时遇到的种种情况,并表达想与在座的各位交流一下意见,寻找一些启发。他打趣道:“我进场要拜郭老为师,当个徒弟,他就是不收。”

郭沫若听闻,又连连说道:“元帅在上,老郭不敢谈诗”。在座的各位听到两人这幽默的对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也对朱德这种学无止境的品格愈发的钦佩了起来。

当然,郭沫若之所以不敢以师相称,一方面是因为两人政级的高低,另一方面他以为朱德的诗词造诣也并不比他差。

1940年,朱德在抗战紧急、内战紧急、国人堪忧的情况下,曾写过一首诗: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这首诗大气磅礴,字句之间尽显将军本色,在当时也是一时风靡,这也让郭沫若大为赞赏,更加领略了朱德的诗词才赋,当场就情不自禁的一口气作了七首和诗,发表在了《新华日报》上。

在那段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里,朱德那坐骑的马褡子里,总是装着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报章杂志,不管战争多么的频繁,工作有多么忙,环境多么艰苦,朱德总是能寄出来一点时间用在学习上。

在他的诗词中,我们能看到他的民主思想和追求:“人民解放成新主,封建灭亡异昔时”;能看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星落人稀鸟忙,枝头百舌巧如簧”;还有他对战友思想、情感的歌颂:“同志同年同革命,犹欢斗志尚昂扬”等等......

他的诗词水准已经可以去指点审阅别人的习作了,再加上他那认真勤勉的学习态度,谁又敢自诩他的师父呢!

03.“现代建设,没有知识分子不行!”

第二年,朱德到郭沫若的故乡乐山去考察,特意去了尔雅台一趟。在朱德的《重逢》中有一句“相见——必期在鸭绿江边”,在朱德送这首诗给郭沫若的第二年,郭沫若回到故乡乐山,吟了一首《登尔雅台怀人》:

依旧危台压紫云,青衣江上水殷殷。归来我独怀三楚,叱咤谁当冠九军。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会师鸭绿期何日,翘首高高苦忆君。

其中“会师鸭绿期何日”正是对朱德《重逢》中那一句的询问和期盼,所以朱德此行才会特意来到尔雅台前一游。驻足欣赏了良久,朱德向工作人员感慨到:“可惜沫若没有一道来。”

当晚朱德又作了一首七绝,感怀这24年间,蜀中乃至全国发生的巨大历史变迁:三江合水乐山城,尔雅台中忆故人。远望峨眉云里罩,静观沫若雅风生。

这首诗没有被发表到朱德的诗集中,所以两人也没有机会再度唱和,不免成了二人以及世人的一个遗憾。

随着新中国的逐步发展,虽然朱德年纪越来越大,但是他却依然明白文化的重要性。有一次,朱德到首都钢铁公司视察,了解了生产情况后,朱德又问问了一些人员情况。

听完汇报,朱德语重心长的说道:“搞现代化,没有知识分子不行。要想大幅度提高工农业生产率......知识分子是咱们国家的宝贝哩!中国的知识分子是爱国的......这样,才能把咱们国家更快地建设起来。”

在朱德以为,知识分子无论是在他的心里,还是对于国家的建设发展,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想来,他与郭沫若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

他们两个,一个为文人,一个为将军,与其说是诗文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还不如说是报效祖国的共同情怀为他们默默地画上了一道缘分线。

二人以诗寄怀,虽然见面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他们之间的诗交却令人羡慕,也正是这种相互唱和的情怀,才使得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这一段段的文采佳话。

遗憾的是,郭沫若再次见到这位诗趣相投的老友,竟然是在他的葬礼上。1976年7月6日,90岁高龄的朱德元帅遗憾离世。

得知这个消息,84岁的郭沫若深感悲痛,不顾病痛之躯,郭沫若顽强地来到了朱德的葬礼之上,深深地向这位有着50年友谊的元勋的遗体鞠躬,做了最后的道别。

(图|晚年郭沫若)

在朱德逝世的周年之日,有感而发的郭沫若又赋七律一首《八一怀朱总》,献上了那迟到的一份祭礼:

赣水风雪井冈山,先忧后乐岁寒松。

彬彬文质闲骚雅,岳岳无戎取六龙。

服务人民公仆责,同仇敌忾万夫雄。

反封反殖反双霸,赤帜高擎贯始终。

0 阅读:46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