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顾景舟石瓢紫砂壶融汇现代之神韵

单眼皮小妞 2024-03-31 01:19:21

顾景舟(1915-1996),宜兴川埠人,一代紫砂宗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本名景洲,别称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1915年生于川埠上袁村陶艺世家,18岁从祖母学艺,20余岁即在业界崭露头角,跻身名手之列,后至上海从事仿古紫砂制作,临摹陈鸣远等明清大家作品,眼界与技艺都得到大幅提升。1954年积极参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厂的组建筹划工作。1983年担任“紫砂研究所”所长,培育许多紫砂英才。顾景舟具有较深的文学艺术素养,熟悉陶艺工艺学,对紫砂历史的研究、传器的鉴赏与断代有独到之处,并发表多篇论著。善创新仿古,技巧精湛,取材甚广,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器形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争相收藏,顾景舟的壶艺成就极高,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壶艺泰斗”。紫砂这门综合艺术,融合了陶瓷传统造型之精华,并与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艺术共冶一炉。经历代发展至今,砂艺事业蔚为大观,新秀辈出。因时际会,书画界名手也正是风云齐集。彼此配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正是缔造另一砂壶艺术高峰的最佳因缘。但值得提醒的是,不同艺术的结合,不离视觉美感的规律。装饰既掩盖不了器形及制作技术的不足,而完美的器形与不贴切的装饰也难以相辅相成。只有端秀的造型,精湛的制作技术,贴切优美的书画,三者有机地结合,才可以相得益彰,成为真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艺术品。这也就是书画家与壶艺家双方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长:17cm宽:12cm高:10cm底:12cm容量:380m1

本品其线条干净利落,清气朗朗,气度不凡,风格独具,强调了怎样才能领会体验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美的精神实质,可谓异曲同工,全壶气度雄浑凝练,技艺精雅而工致,显时代装饰精巧之风,彰显精、气、神、韵之美,造型古拙、姿容挺秀,线条明承暗合,转折适度,自有韵味,壶嘴自然胥出,壶把简洁有力,形态灵动自如,纽盖塑形别致,口盖严丝合缝,尽显功力,整器布局巧妙,别出心载,气韵端庄稳重,转合之间极尽精微又浑然天成,借着陶都窑火的艺术铸成永恒,文人情怀跃然而出,壶嘴与壶身的连接处、壶颈的肩线线条等细节处都显现出手工艺的趣味和紫砂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神。

顾老曾这样说过:「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在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远,体现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呈现的姿态。

顾景舟年轻时创作的石瓢即是受到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创作石瓢时,顾景舟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改变:壶底与壶口的大小被改变了,身筒不再是削直的椎体,而是用手工拍打的功夫,使这一段圆锥略略饱满、圆浑,壶腹,则呈现微妙的弧线。相应地,壶嘴、鋬与壶身筒衔接处,琢塑出大的弧度,既好像壶体自然生成,又配合了壶身筒的圆浑,壶嘴和鋬做到了胥出自然,同时又舒展有力。艺术上的领悟与自觉,看似不经意的挥发,其实是潜移默化的积累,壶盖上的桥纽与瓶盖衔接,也如同壶嘴和鋬的处理。各个角度琢塑和缓的弧度到盖面,又用心地与盖纽和壶身的圆锥体相呼应,连壶纽形成的内空间,也与壶体造型相映成趣,从壶底到桥纽,成为立体而圆满、完整的造型。

由明入清是社会过渡的不安定时期,士人生活处于低潮,砂艺发展也沉寂一时。书画界人士与砂艺结合之盛衰,是随着紫砂事业的兴衰而起落。而紫砂事业的兴衰,又与社会的治乱紧密相关。治则兴,乱则衰。直至康、雍、乾三朝,砂艺才重新焕发光彩。这三朝可说是清代盛世,安定的社会生活,使文人与砂艺的结合也成为可能。顾老创作的这件紫砂壶作品既有浓郁的艺术风韵,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具有大众的通俗性,可谓「雅俗共赏」,深受众多收藏者的喜爱。其「立足于传统技艺,融汇现代之神韵,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紫砂壶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