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阕词,很好示范了古代通才的样子:纵偶然搞搞纯文艺,其品也高

愚鲁说文化 2024-06-05 05:53:10

姚老师诺大一团学问,写之却全无学究气,看不出技法的痕迹,实则赋、比、兴一个也不少。您不正就是那只秋蝶?缘起于“比”,成形于“赋”,形销于“兴”;而真实的人生,亦复在此一番错综复杂的雕镂中,风消雨歇……要之,姚老师写穿了谋篇、技法、无限的情味等重重挂碍,一切都写如未写。

姚鼐姚惜抱,毫无疑问的一代宗师——其人几以一己之力定鼎了文章正宗“桐城派”,且深谙乾嘉学术,且他一个清朝人,居然挤进了唐宋巨公如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然而,姚鼐似也没有“十项全能”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词作不多,也较少被谈论——热度甚至不如他的学生郭麐郭频伽的词。于此一对“生僻字师徒”,横看竖看,郭氏其人综合的存在感也实在和他的姚鼐姚老师没法比(“麐”:音麟)。所以,这是因为姚老师的词不够好吗?毕竟,学问大、文章好,也不见得就必须写得过郭频伽这样的职业江湖落拓客、半职业艺术家吧?

——的确不好比,但姚鼐的词也很好。下述这阕甚至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

粉墙翅底寻芳处,

栩栩梦回情老。(典出“庄周梦蝶”)

冷露垂干,

微阳烘暖,

一径西园重到。(“西园”指花园)

寒枝自抱。

恍穿入深深,

压帘春晓。

甚又惊飘,

却和轻叶堕烟草。

流年偷换漫道,

双飞经几度,

而今黄了?

暗砌兰衰,

荒篱菊瘦,

故侣相逢应少。

楼阴静悄。

正欲向东家,

又依残照。

倚槛谁看,

满庭风袅袅。

此词题为《台城路·咏秋蝶》,但,实在是比普通的咏物之作深广太多太多了。不说别的,首先,您姚老师到底看没看见蝴蝶啊?还真不一定。此因“栩栩梦回情老”以下数句,分明都是写的一个梦——梦回“春晓”、“西园”。搅动以“庄周梦蝶”这一笔,又也许是随着春幕的垂下而早已飞逝了的蝴蝶,冥冥间梦见了自己秋天的样子,梦见了秋天里的某个人梦见了它的样子……但,读来又不觉得那是漫无边际的昏话,梦中的情又是真的——“流年”何往?败落了多少兰花菊花,颓唐了多少曾经意气风发的故人……

——“楼阴静悄”兮,我自将去;蓦然回看兮……“倚槛谁看,满庭风袅袅。”

怎至于说它“无懈可击”呢?有这么好吗?1、不知您读完是否有同感,个人而言,这是一阕做不了“摘句”的词——拿去哪一句都不对,留下哪一句又不是它原本放在全词里的那个味儿。质而言之,天衣无缝。2、姚老师诺大一团学问,写之却全无学究气,看不出技法的痕迹,实则赋、比、兴一个也不少。您不正就是那只秋蝶?缘起于“比”,成形于“赋”,形销于“兴”;而真实的人生,亦复在此一番错综复杂的雕镂中,风消雨歇。3、世间最真实的人生岂不大都如此?绝大多数人不正是活成了一个边界模糊、内容婆娑的“格”?词中有一种“抽象的真实”,存乎些人与人之间原理层面的东西。

——要之,姚老师写穿了谋篇、技法、无限的情味等重重挂碍,一切都写如未写。

那,这样水准的“学者词”多吗?其实还是不少的,一代鸿儒王船山先生的词即也很好,其《清平乐·咏雨》有云:“不管垂杨珠泪迸,滴碎荷声千顷”——也是写穿了各种技巧层或情感层,赚人神往。更不须说苏东坡本也是大学者,王渔洋本也是大学者,例子太多太多。简而言之,古代的学者和今天的学者很不一样——“君子不器”,几无所谓“专家”的味道,而须先做个通才、通人,才有诗词——继而“诗余”、“词余”那些事。所谓“功夫在诗外”,亦复言此。当然,这也不是说专家的理路有什么不对,时代大变样了,时代的学问或治学的方式,亦复巨变矣。

——只是对于作诗填词乃至于所有门类的传统美学,非通才通人不足以蚀穿挂碍。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6月4日星期二

【主要参考文献】王夫之《姜斋文集》,姚鼐《惜抱轩集》,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张毅《词林观止》等。

​​​​

0 阅读:10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