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逻辑第30天: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郑懿 2023-07-31 20:20:3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133/200天

一、定义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前件)是另一事物情况(后件)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简单地说,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前件与后件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除非男子年满22周岁,否则不能结婚。

只有买电影票,才能在电影院看电影。

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存在,后件未必一定存在。

比如例子中,男子年满22周岁,结婚未必一定实现,因为可能没有女朋友,或者女朋友未满20周岁。

买了电影票,也不一定能在电影院看电影,可能自己没时间,或者影院停电了。

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不存在,后件一定不存在。

如果男子没有年满22周岁,肯定不能结婚,得不到法律的认可。

如果没有买电影票,或者别人帮买,就不能在电影院看电影。

二、逻辑形式

用p表示前件,用q表示后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只有p,才q,即p←q。

其中,“←”是“逆蕴涵”的意思,读作p逆蕴涵q。

在逻辑学中,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假言联结词(即逻辑常项)还有“没有……就没有……”“除非……(否则)不”“必须……才……”“不……就不能……”“不……何以……”等。

三、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值

只有在游戏里充钱,才能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一)若前件p为真,后件q也为真,则“p←q”必为真。

在游戏里充钱,获得更好的资源,确实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确实缺少清晰的目标和格局,不一定就是好士兵。

(二)若前件p为假,后件q也为假,则“p←q”必为真。

不在游戏里充钱,不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符合实际情况。

换种说法就是,只有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那如果前件和后件都是假,就变成了“只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才不是好士兵”,符合实际情况。

因为除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外,都是想当将军的士兵,而这些都是好士兵。

(三)若前件p为真,后件q为假,则“p←q”必为真。

即使在游戏里充钱,也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因为可能别人充的钱比你更多,或者游戏兴趣发生了变化,充了钱也没多少乐趣。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是好士兵,也说得通。有些士兵想当顶尖的特战队员,有些想当好厨师、医生、战地记者等,也都是好士兵。

(四)若前件p为假,后件q为真,则“p←q”必为假。

只有不在游戏里充钱,才能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这有些违背事实,因为有些游戏制作出来,就是为了通过充钱多少体现出差异性,来让充钱的玩家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第二个例句换种说法就是,只有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如果前件为假,后件为真,就变成了“只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这句话和正确的话就冲突了,所以是假。

由此可知,当且仅当前件为假、后件为真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为假。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我是郑懿,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

文中内容引自《图解逻辑学》明道(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