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活着》

闲云说文化 2024-03-30 02:44:32

蜗牛

《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徐福贵浮沉莫测的悲情人生。福贵在当时算得上是个富家的浪荡公子,滥赌败尽家财后,下半辈子在贫困潦倒中饱尝亲人相继离世的苦痛,这种痛与苦叠加的生活,与他前半生的衣食无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是通过福贵回忆自己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经历了战争,疾病,从富有到贫穷,以及家中亲人遭遇变故后,最终只落得孤身一人的亲身经历。小说最后,孤苦伶仃的福贵只有老牛为伴。

《活着》揭示了福贵这样的普通人在面对难以对抗的苦难中不断遭受着命运对他的无情鞭打,却依然保持人性的美好,故事看似是福贵一家的悲剧,但隐喻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悲情。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刻的反映了人类生存状态的难以预测性以及多变性。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典范之作,颇受读者青睐,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在多个国家发行。

《活着》中的故事讲述者“我”是个民间歌谣的搜集者,因下乡采风结识了老农福贵,并由此得知福贵一生悲惨的境遇。福贵本是个家境不错的公子哥儿,年轻时仗着殷实的家业,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不敬师长、忤逆岳丈,也不把父亲的忠告当回事;无视贤惠淑德的妻子家珍的苦口婆心。游手好闲浪荡不羁。原先家里有两百多亩田地,经父亲之手只留下了一百多亩,后来徐福贵滥赌成性,中了别人的圈套,输掉了所有家产,以至于由原先的租田给别人种的地主变成了租别人田种的佃户。父亲也气得郁郁而终。父亲的去世福贵失去了依靠,生活的窘迫使他逐渐清醒,决心改邪归正,于是穿起了老布粗衣,租了五亩田地,不仅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也开始珍视从前不放在眼里的妻子家珍,在苦难中夫妻二人互相帮助,共同支撑着落魄的家。

不久,福贵的母亲病了,家珍给了福贵两块银元让他去城里请医来治病,不料他在城里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战败后被解放军俘虏并给他盘缠让他回家。回来后才得知母亲病死了,好端端的女儿发了一次高烧后就不会说话成了哑巴。

回家的福贵正好遇到了土地改革,分到了五亩地,而此时因赌博赢了他家田地的赌棍龙二却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毙命了,龙二占了福贵的便宜,成了富贵的替死鬼,败尽家财的福贵也因此保住了性命。此时的富贵暗自庆幸,幸亏输掉了田地,否则毙命的就是自己了……

妻子家珍一直默默付出,勤勤恳恳帮助福贵,种地、养家畜样样都干,虽然艰难,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儿女也一天天长大了,为了省下一些钱让儿子有庆去上学,福贵给女儿找了户人家送去了。念家的女儿凤霞却偷跑了回来,福贵和家珍再也不舍得送走女儿了,一家人自此又在一起生活。

一九五八年,村里成立了人民公社,福贵家也和别人家一样,家中田地以及锅碗瓢盆都归了人民公社,一家人开始去村里的食堂吃饭,难以果腹的生活,使得家珍变得虚弱无力,身体越来越不好了,缺衣少食年代,吃大锅饭的日子,自然是弊端不少,食堂很快散伙了,生活越来越艰苦,福贵拿着家里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头小羊,但饥荒的到来,这只小羊也被牵去换了四十斤米;四十斤米,只能维系短暂的日子,断粮之后,家里的四个人只能挖野菜,去地里刨地瓜,喝凉水充饥,这样难挨的日子一直熬到新粮收割以后,家里才有粮食。家珍的病越来越严重,而此时儿子有庆又发生了意外,给产后大出血的校长献血的时候,被一个不负责的医生过量抽血致死,福贵跑去为死去的儿子讨说法时,发现校长的丈夫竟是自己在国民党军队时的战友春生,抹不开情面的福贵还能说什么呢?他瞒着病重的妻子把儿子有庆埋在了田地里。

几年后,女儿凤霞嫁了个跛脚工人,和丈夫二喜安稳的生活在一起,不久后凤霞怀孕了,但因产后大出血断送了性命,家珍承受不住儿女双亡的双重打击也撒手人寰。剩下的只有福贵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的生活了几年后,二喜在工地上干活出事也死了,从此福贵只剩下了一个外孙。和外孙生活在一起几年后,生病的苦根因为饥饿,福贵弄来了黄豆煮了半锅。病饿交加的苦根全部吃下去了,后来被撑死了。福贵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之后,就买了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并给它取名也叫福贵,和老牛一起种田、生活。活着——老牛成了他的唯一也是他的全部。

余华老师的《活着》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就是因为接近现实,能够打动人心。 生活有苦,生存不易,难熬的时候,不妨可以看看它……

0 阅读:0

闲云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