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珐琅彩独钓寒江雪图碗超凡脱俗的灵秀气味

单眼皮小妞 2024-04-02 02:03:08

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珐琅彩是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珐琅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它是一种在金属表面采用颜料进行彩色涂装或者着色的艺术,因为它可以显著地增加金属表面的色彩,因此非常受欢迎。

这种技术后来被改进,许多工匠们不断地优化并完善了这种工艺。珐琅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技术。珐琅彩在欧洲传播最广,最深入人心的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16到17世纪,这种工艺达到了巅峰。然而,由于工艺的复杂性以及生产成本的高昂,珐琅彩的生产量相对较少。直到现在,珐琅彩是非常有价值且难以复制的工艺品之一。

尺寸:高:6.5cm 口径15cm

在瓷器收藏家的心目中,雍正珐琅彩碗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物。珍贵的珐琅彩瓷为皇帝”内廷秘玩”,世间不得所见。因为烧制不易和太过珍贵,且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皇宫烧制,仅供给宫廷之内皇室贵戚使用,部分才会赏赐给有功大臣作为传家宝世代相传,数量极少。在雍正六年怡亲王上表的珐琅颜色清单上,已经包含黑色及酱色,表示珐琅工匠已经有能力制造水墨珐琅。要画出如此淡的墨色,在珐琅的处理上要多费功夫。

珐琅基本上是磨碎的有色玻璃,要让颜色变得如此淡,需要将玻璃颗粒磨得极碎,使它们在多加调剂后也能分布均匀,这样,细线条处才能釉色平均,不会产生浓淡不匀的现象。其写实之风,或受如效力于康雍干三朝的郎世宁(1688-1766)等西洋宫廷画师影响,彩瓷绘饰甚具洋风,着重模仿自然,以光影明暗营造质感、深度及透视,是专门为皇帝烧的御用瓷,存世稀少,尤显珍贵。雍正皇帝曾多次下旨,亲自监督并指点其珐琅彩瓷烧造,由此可见雍正帝意下创作的并不是一般的工艺品,而是结合他手下顶尖的画师与书家,来创造一件艺术品。

尺寸:高:6.5cm 口径15cm

本品器形雅正,胎质细密,典型的北京画珐琅风格,尤显珍贵,唯构图有别,图样如镜映像,相伴成趣,山水阁楼景致巧妙动人,和谐统一,让人联想起中国南方园山水阁楼洞门,构图典雅,所施釉彩新奇,颜色多样,艳丽瞩目,色彩华丽,工匠绘制时注意了细腻、流畅,华贵而柔美,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其小巧秀美,纹饰做工兼有中西方风格。

这一切都赋予周围景致以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诗意的气氛,从而体验到人的最温柔的情感,散发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气息,可是又不无刺激,制作工艺精细,纹饰华丽繁缛,颜色各异鲜艳,映衬的珐琅彩妍丽非常,配色明艳,图案秀雅,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纹饰呈现逼真形象的立体感,亦于同色珐琅格中绘出线条细节,工艺细致卓绝,普世难寻。犹如白纸作画,细腻的表现出了诗中场景及作画者深厚的绘画功力,有南宋山水的遗风和超凡脱俗的灵秀气味。

尺寸:高:6.5cm 口径15cm

珐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其诞生后的二百年内都是皇家御用瓷器,用景德镇的半成品在北京二次烧造,民间几乎没有也不知道,至民国三年故宫第一次展览后才被社会所知。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珐琅彩兼有西洋画法勾染浓淡分明,立体感极强,粉彩应该说是受珐琅彩画法的影响,技法采用“渲染法”,其步骤是依照原成的纹饰廓线范围内,先填上一层“玻璃白”,由于它不透明,需要原来的轮廓线的笔痕,待干以后,再以所需的油彩在玻璃白上进行渲染,最后入炉烘烤,其纹饰效果具有浓淡明暗之感,纹饰层次多,色调莹润柔和。

尺寸:高:6.5cm 口径15cm

中国绘画是民族化的艺术,是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所形成,且是在发展中通过各种经验所积累的。本身既带有继承性,又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我们应当将这个通过长期审美所稳定下来的特征,通过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创作出更多题材新、意境新、技法和形式皆新的优秀珐琅彩陶瓷作品。

尺寸:高:6.5cm 口径15cm

0 阅读:2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