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真的会“说话”!看脑电图如何进行情绪识别

长岳看健康 2024-10-06 12:54:49

我们的内心想什么是能体现在面部表情上的,但是往往有些人能波澜不惊、面不改色,甚至笑里藏刀,而我们怎么样才能客观地解读人的情绪呢?

可以用很多方式,其中脑电图就是最简便、最可靠的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脑电图识别情绪,我们应该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情绪(在哪里产生)、如何划分情绪、脑电信号如何表征情绪以及脑电实时识别情绪有哪些应用?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在外界刺激条件下的人的复杂的生理物理变化过程,具有3种成分。

(1)主观体验

即人对于不同情绪的自我感受;(2)外部表现

即人处在不同情绪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量化反应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3)生理唤醒

即由情绪的变化所引起的生理信号的变化,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二、情绪在哪里产生和处理?

另一个问题是情感如何产生或处理?在人体中,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它们?

如果我们遵循非认知的线索,我们将观察大脑的边缘区域,以及周围神经系统。接着,我们将使用诸如心率监测器、电刺激皮肤反应传感器、呼吸速率监测器、面部特征监测等工具进行测试和分析。

但是,如果我们遵循认知线索,我们将观察大脑的皮层区域。这时候便需要脑电图提供帮助。

三、如何划分情绪?

情绪识别的另一问题是如何划分情绪,由于情绪本身具有非常高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导致诸多研究者在做情感计算相关工作时并不能达成统一的情绪分类标准。

因此,采用一个世界通用的分类标准将有利于不同研究结果间的可比性和推广性。

现有的情绪量化模型主要有两种,即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

(1)离散情感模型

离散情感模型是把情感状态描述为离散的形式,即基本情感类别,如喜、怒、哀、乐等。这些离散型情绪划分方法相对简单和容易理解,在许多情绪识别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情绪的产生和消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从而提出了连续模型。

(2)连续模型

连续模型认为每种情绪都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一部分,每种情绪状态都可以在二维空间或者三维空间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一点。常用的连续模型是二维情绪模型,基于认知评价将情绪空间划分为效价和唤醒两个维度,效价表示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唤醒度反映情绪的强烈程度。

四、脑电信号如何表征情绪?

脑电图(EEG)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测量由大脑产生的头皮电位活动,即测量并按时间顺序记录头皮表层由大脑中枢神经元内的电离子内流引起的电位波动。

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活动与脑电信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脑电信号根据频率不同被分为不同类型的波,如δ(delta)波、θ(theta)波、α(alpha)波、β(beta)波、γ(gamma)波。通过不同的波可以大致确认被试脑区的兴奋程度,间接推测出被试者所处的不同状态。

五、哪些情绪精神疾病可以行脑电图检查?

(1)功能性疾病

一是脑电图可监测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于病程时间较长的抑郁状态患者逐渐转向衰退、认知功能下降,脑电图可出现较广泛性的慢波,并可监测某些精神药物引起的脑功能的改变。

二是鉴别癔症(俗称歇斯底里发作)和癫痫(俗称羊羔疯)发作,癔症患者的脑电图多在正常范围,而癫痫患者脑电图可出现癫痫波。失眠的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可以通过脑电图进行识别。

(2)脑器质性疾病

脑电图是诊断脑器质性精神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当精神症状是由脑部病变如脑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瘤及脑局灶性发育不良等引起时,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较高,通过脑电图出现异常放电波的位置可初步确定病变的大体部位。

当精神症状是由老年性痴呆、震颤麻痹等脑退化变性疾病引起,脑电图可出现较广泛的异常慢波,并可通过脑电图定量分析评估患者的智能和记忆障碍。

(3)癫痫性精神病

有些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及人格改变是因患有癫痫而引起,被称为癫痫性精神病。

脑电图检查常出现被称为“癫痫波”的异常脑电波,它是诊断癫痫的可靠指标,可用于鉴别诊断癫痫和发作性精神病,有助于医生评估癫痫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脑电图在发作性精神行为障碍和睡眠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发育与记忆智能障碍评估及精神科用药的辅助监测上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语:

脑电图作为一项重要的脑电生理检查,是评价脑功能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在神经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在诊断某些精神心理疾病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长程视频脑电图的应用,其在心理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所以,有情绪问题的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是必要的。

0 阅读:2

长岳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