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事·少年玩事·4·“捎鱼”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5-24 05:38:29

故乡记事·少年玩事·4·“捎鱼”

捎鱼

于家泡“西边儿小河儿”南起西河儿北边当作河沿儿、西连梁泡儿的东西道,在道儿北有一段长有十几二十米的河段儿,从这一段儿的东头儿往北拐,从庄西边儿的道西儿一直往北走,走到庄的北头儿,东边河沿儿的道儿往东拐,就是庄里人家儿当院儿北门儿外头的东西道,道北儿是庄稼地,小河儿则继续往北流,东边儿是庄稼地,西边儿是“硬高”家挖土摔坯卖钱挖出的水坑,流大约 100米,又过一条通往梁泡儿庄北儿的东西道,再过庄稼地,约五六十米,跟板儿桥沟接头儿。

“西边儿小河儿”南宽北窄,南头儿有五六米宽,到通往梁泡儿庄北儿的道南边儿,最宽也就两米。除了夏天下大雨的时候儿,河里的水漫不过横道,积有一米多儿深,水极清澈,连水里生的青苔的“须须儿”都能丝儿丝儿看得清清楚楚。

我五六岁儿、六七岁儿的时候儿,跟小伙计儿们沿着河沿儿走着玩儿走到这儿,看见河里有“小鱼浆子儿”(方言,刚孵化的小鱼)在青苔边儿上凫,小虾米儿在青苔、苲草里钻进钻出,就撅了河东沿儿庄稼地里的高粱,把叶儿撸儿去,着高梁秆伸到青苔里“卷鱼”。

“卷鱼”是那时候儿我们最爱玩儿的事儿之一,几个人儿各拿一根儿秫秆,把秫秆的细头儿伸到一堆堆青苔当间儿,猛力快速转动,等秫秆上卷上一箍堆青苔,再猛地往回儿抽,甩到沿儿上,同时撒开秫秆,快跑到有青苔的一头儿,剥开一层层卷着的青苔,说不定能发现一两个小鱼儿、小虾米儿,就会“吱儿喳”叫着乱喊:“有小鱼儿!”“有虾米!”

河里有一种叫“布鱼”也叫“布的”的小鱼儿,一般体长一两公分,最长不过三公分,身上长着像“家儿经”的“毯子”就是贴着炕席铺在褥子底下的“褥模子”一样儿的红绿花纹儿,“鱼膀子”就是鱼鳍、鱼尾巴也是,忽闪、摇摆起来闪着七彩,忒好看,如果能“卷”到这种鱼,大伙儿就更欢喜了。这种鱼经活,拿回家儿养在透明的罐头瓶儿里,着儿窗户台儿上、窗户底下的柜上,啥也不喂或者一天九喂它几个米粒儿,也能活很长时候儿,散学了趴着窗户台儿、柜沿儿透着阳光看它闪着彩儿来回凫,心里不定多欢喜!

有的时候儿看着鱼多,有的人“卷”着,有的人就会跑回家,拿儿来“捎拎”,一回回地把捎拎扔进河里,拉上来,“捎鱼”,但奇怪,明明看见忒多鱼,着高粱秫秆也能卷上来,着“整鱼的家火儿”捎拎捎,却一回也没捎上鱼来过。

等大了我们才明白,捎鱼,就不是夏天干的活计。捎鱼,得在秋后,或冬天凉冰能架住人儿的时候儿,找好“地方儿”才中。秋后,夏天用来泄水的沟里没了水,只有沟底儿上一些坑儿洼儿里存下一点儿点儿水,没能顺水游走的小鱼儿小虾米儿聚到这儿,这时候儿拿着捎拎去捎,才会捎着鱼;冬天水冷,鱼扎堆儿聚到深处儿的“窝”里不爱动弹,如果会找,能找着鱼窝,打开冰眼儿,把捎拎伸到河底儿,快速旋转转十几二十多圈儿,猛地把捎拎提出冰面儿,也能捎到一些鱼虾,但这时候儿的收获,比秋天捎沟子,就差得远了。

捎鱼,多数儿是十几岁儿的半大小子和十来岁儿的孩子们的活计,大人一般不干这个。虽然秋后、冬天捎鱼挺冷,孩子们一边儿捎一边儿冻得“嗦哈、嗦哈”地搓手儿,时不时还得俩手攒着送到嘴边儿吹气儿,手冻得通红,却往往乐此不疲,年年儿都去。

梦里水乡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