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邓公

孙桓谈国际 2024-03-03 18:54:37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战场规模最大而且歼敌人数最多的淮海战役,谁才是其总指挥,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邓公才是运筹帷幄把握大方向的总指挥。也有人说,粟裕是决定一切军事走向的关键人物。

但实际上,真正的总指挥,其实既不是邓公,也不是粟裕,而是另有其人。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谁才是真正把控战局的总指挥?邓公和粟裕大将又分别在战役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坐镇大局,把握方向

1948年11月6日,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正式打响。这是一场决胜中原的关键性战役,直接决定我军能否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中央领导人对战役非常重视,从筹备阶段开始,就一直密切关注具体情况。毛主席和前线来来回回的电报,用满天飞来形容也不夸张。

为了更好地指挥解放军作战,实时根据最新状况调整战略,11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淮海战役总前委,全面负责战役开展。

总前委有5位举足轻重的成员,他们分别是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粟裕和谭震林。看得出来,这几个人,有人非常擅长大兵团军事指挥,有人则精于政治工作。

五人组以邓小平为核心,他是总前委书记,负责统一指挥。

根据职务划分来看,大众普遍认为,邓公作为书记,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

当战线推进的实际情况与中央军委的分析不完全符合时,他这个指挥官就需要发挥作用,坚持独立思考,绝不盲从。

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之后,邓公就遇到了与中央军委出现分歧的情况。

当时,中央军委希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南北两线同时作战,同时歼灭北边的邱清泉等人和南边的黄维兵团。

但邓公认为,如果把两大野战军的力量分割,不管南还是北,都无法承担大规模的歼灭战重任。与其如此,不如先集中兵力,把南边的黄维兵团吃进腹中,杜绝对方插入徐州的可能性。

中原野战军负责主力进攻,布置口袋阵,让黄维兵团有来无回。那是一支机械化程度极高的部队,但凡有一丝逃跑的机会都会翻出天去,如果口袋必须扎紧,就算把中野打光,也必须完成任务。

华东野战军负责阻击从徐州方向而来的敌军,不给他们任何支援黄维兵团的机会。

做出这个足以影响整个战役走向的重大决策时,邓公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听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人担心中野无法消化口袋里的黄维兵团,最后把自己给撑住,得不偿失;有人顾虑对方的战斗能力,建议给口袋阵留一个口子,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还有人真得害怕中野打光,我军损失无法挽回。

但在这么多复杂的声音中,邓公一锤定音:“只要能歼灭黄维兵团,中野付出再大代价也不足为惜。就算中野打光,其他解放军能够跟上,解放全国,那这个代价就是值得的。”

真正高瞻远瞩的指挥官,在重大决策面前。就是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只有放手一搏,才能搏回更多的机会。

刘伯承元帅作为邓公的老搭档,是完全能理解他良苦用心的,并给了他莫大的支持,推动这一决策的最后实施。

实际作战中,黄维兵团刚刚渡过浍河,就看到了中野的口袋阵,马上把脖子一缩,掉头就向南撤退。

中野可不给他们逃出口袋的机会,坚决贯彻总前委的命令,全线追击,把黄维兵团全部困在了包围圈中,并迫使敌人把反攻战略调整为防御战略。

蒋介石相当恐慌,先是命令黄维突围,发现行不通,马上又命令他们原地固守,转而调徐州援军,又发现援军前进之路被华野切断,只好命令刘峙飞赴蚌埠,全程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转。

国民党中央朝令夕改,这让黄维兵团的军心更加不稳,眼看着颓势越来越明显。

当然,他们的装备条件很好,中野真要全歼敌人还是相当费力。还好总前委及时调兵遣将,抽调华野两个纵队支援,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这惊心动魄的一战,邓公全程密切关注,精神高度紧绷。

因为陈刘二位首长年纪更大,所以他自觉承担更多的指挥重任和夜间值班任务,真正发挥了中国军事指挥官的担当与魄力。

军事指挥,不容小觑

关于淮海战役总指挥,除了认为邓公当之无愧的那部分人之外,另有一部分人持军事指挥为重的观点。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真正的总指挥其实是粟裕大将。

毛主席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了第一功。”

第一,指的是第一个英明察觉淮海战役开打的必要性。

基于自己半年多的外线作战经验,粟裕敏锐地察觉到,我军必须展开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与敌军主力抗衡,改变整个中原地区的战局。

在他看来,扭转局势的关键,就是大规模歼灭战。而所谓大规模,要的就是野战军整体作战,合作作战,兵力部署数十万之众。

当然,这个建议,意味着解放军战略安排的巨大变动,而且牵一发动全身,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几乎全都会被牵涉其中,事关重大。

所以在上报中央的电文中,粟裕用了四个字:斗胆直陈。

事实上,不必斗胆,他的看法,正是毛主席的所思所想。

要确保解放军将来顺利渡过长江,那我军就必须得把国民党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

所以,淮海战役的意义极为必要。而粟裕大将,则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淮海战役的人。

此外,第一,还指的是他在作战过程中的第一功。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大任务,是消灭黄百韬兵团。而黄百韬,又是粟裕的老对手了。

原本计划的战役开打时间是11月8日,可黄百韬提前行动,如果我军不立即跟上,将其包围,此后再想全歼黄百韬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他违抗军令,提前调动大部队,同时给中央军委发电报,要求把作战时间提前两天。所幸,他得到了军委领导人的全力支持和信任。

得知粟裕率部在自己身后穷追不舍,黄百韬当然也得加快速度。

意识到光是追人,我军必会先去被动,粟裕又及时下令,让张翼翔急行军,拦住黄百韬的去路。

11月9日,黄百韬兵团被围,但他没有太过慌张,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硬性条件足够优越,完全可以突破对手的包围圈。

粟裕同样不信邪,他下了狠心,一定要在这里全歼黄百韬,给淮海战役送上一个开门红。这事关战役全局,更事关解放战争全局。

我军部队无法从地面上把黄百韬的防御阵型撕开口子,粟裕便灵活应变,下令战士们通过地道坑道挖掘前进的方式,降低存在感,暗中接近敌人阵地,再出其不意,发动进攻。

他的战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他的精准指挥之下,中野与华野默契配合,全歼兵团,黄百韬本人也只能举枪自杀。

像这样的高光时刻,淮海战役中,粟裕还制造了无数次。他是天纵奇才的军事指挥官,而军事指挥官的每一项决策,直接关系着整个战役的结果。

所以把粟裕当成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似乎也并不突兀。

只不过,大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也就忘了,真正称得上总指挥的人,其实既不是邓公,也不是粟裕大将。

总体指挥,另有其人

邓公是总前委书记,在战略指挥层面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总结为内部更是承担着顶梁柱的职责。

但是,总前委并不是靠他一个人撑起来的,总前委当中的另外四位成员,在淮海战役中也绝对不是摆设。

中原野战军是刘伯承元帅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这支队伍该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这个问题,刘帅最有发言权。

同样,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对华东野战军的感情也非同一般。

将帅和士兵之间,必须经过多次实战磨合,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一支完整且成熟的军队,也只有特定的指挥人员,才能让士兵发挥最大的作战能动性。

刘帅于中野是这样,陈老总和粟裕大将对于华野来说也是这样。

因此,两支野战军的配合作战,必须有各自的指挥官协同合作。只有这样,战役才能顺利推进下去。

邓公在总前委,也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他体谅刘伯承元帅和陈毅元帅年纪较长,所以自觉承担更多的指挥任务。遇到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他便不会拿去麻烦两位首长。

但是当事关战役走向的决策性问题出现时,总前委当中的五位成员都得坐在一起,互相争论,彼此协商,逐渐达成一致,这才有最后的输出。

比如邓公决定对黄维兵团采用口袋阵时,刘伯承元帅就起到了关键性的决策作用,与他一起进行沙盘推演和战局假设。

再比如中原野战军歼灭黄维兵团时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是陈老总顶住压力,做出决定,从华东野战军抽调两个纵队,从而解除危机,实现战斗的胜利。

可见,邓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有另外四人共同的声音。

粟裕大将在战场上有灵活行事的权利,总前委把一线作战指挥的重任压在了他的肩上。所以单论军事指挥,他居功至伟,这无庸置疑。

只是一场战役的胜利,绝不仅有军事指挥方面的因素,政治工作、资源筹措、发动群众,这些后方工作同样重要。

不管是邓公还是谭震林同志,他们都是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有了他们在后方的全力支持和筹谋,前线军事指挥人员才能免除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向前冲。

因此,淮海战役的总指挥绝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整个总前委,才是名副其实的总指挥。

结语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创造的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总前委的五位成员各自分工,互相配合,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形成合力。淮海战役能取得胜利,总前委的正确指挥是关键,历史可以证明。

参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粟裕建议和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的前前后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淮海战役邓小平曾两次亲拟电文向毛泽东报告"先打黄维"

江苏党史-淮海战役总前委诞生记

6 阅读:3184
评论列表
  • 2024-03-19 11:17

    粟裕大元帅是古今中外屈指可数之军事大家!!!!!!

孙桓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