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
初诊:女,56岁,心悸、嗳气逐渐加重十年。
舌诊:舌淡苔白,舌尖红。
脉诊:72次/分,左长紧细右短,沉取滑中夹涩。
方剂:黄连汤合麦门冬汤、百合知母汤、下淤血汤加减 黄连15黄芩15百合30知母15栀子15麦冬30天冬30当归10苦参10生地30桃仁10大黄10土元10焦三仙10砂仁10陈皮20竹茹20姜半夏10桂枝10干姜10炙甘草10大枣12个切 三剂水煎服
二诊:2022-10-12
疗效反馈:心悸、嗳气偶有发作。
舌诊:舌淡苔白,舌尖红。
脉诊:72次/分,左长紧细右短,沉取滑中夹涩。
方剂:黄连汤合麦门冬汤、百合知母汤、下淤血汤加减 黄连15黄芩15百合30知母15栀子15麦冬30天冬30当归10苦参10生地30桃仁10大黄10土元10焦三仙10砂仁10陈皮20竹茹20姜半夏10桂枝10干姜10炙甘草10大枣12个切地骨皮10 三剂水煎服
辨证思路:
心悸、嗳气二者皆属功能,功能为阳,物质为阴,二者皆为功能亢进,故病标为阳胜热证。
脉72次/分,病标为太阴病。脉左长右短病标为上热下寒,脉紧病标为阳郁欲伸,主方为黄连汤。脉细病标为阴虚,左脉细长滑,方用麦门冬汤。脉涩病标为阴血运行不流利,方用下淤血汤。脉沉取滑,方用三物黄芩汤。久病多传经厥阴,方用百合知母汤。嗳气,合方陈皮竹茹汤。
三部九侯脉法人为的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没有整体观念,没有阴阳法则,故很多人不用脉,同一标证其本有阴阳虚实之别,脉之阴阳虚实辨证为治病求本之眼目。
阴阳虚实标本之理(病位病性标本三维空间)为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