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国《临县志》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本县有98姓。10户以上的20姓:张,高,刘,王、李、郭、薛、郝、杨、马、白、贺、任、武、杜、冯、曹、成、陈、赵。2户以上的43姓:僧、韩、樊、孙、秦,康、侯、林、宋、常、吕、阎、安、朱、范、苏、董、袁、穆、段、胡、霍、严、吴、梁、周、许、乔、延、贾、靳、徐、金、史、黄、崔、蔚、牛,房、雷、苗、假、温。独户姓35个:田、齐、殷、俎、辛、郑、折、柔、唐、党、慕、甄、颜、毕、燕、柳、沈、卢,吉、尤、向、陆、呼、宫、耿、柴、姜、龚、南、景、魏、石、于、钟、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共有226个姓氏。人口最多的四大姓是:李姓61135人,刘姓58582人,高姓56184人,张姓49739人。四大姓共有人口2256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5.4%。万人以上的姓氏有:王、薛、郭、郝、秦、赵。以上六姓共有人口11679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2%。人口在5000以上的有12姓:白、贺、曹、苗、马、武、杨、陈、樊、杜、乔、任。人口在1000以上的有23姓:袁、孙、吕、冯、阎、成、严、侯、康、向、崔、常、贾、霍、段、林、韩、辛、宋、牛、胡、田、雒。人口在500以上的有9姓:柳、周、徐、渠、苏、穆、蔚、许、安。人口在100以上的有23姓:沈、吴、柔、雷、朱、董、殷、柴、魏、姜、齐、龚、延、吉、梁、靳、范、尤、丁、燕、温、姚、景。
本县姓氏源远流长。清代以前,世居本地的上著姓氏已达百家,据1984年地名普查统计,全县按姓氏取名的自然村有626个,占自然村总数的51.1%,涉及姓氏101个。
据县志、族谱、金石资料以及口碑流传考证,本县姓氏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一、移民定居:境内土著乡民的大多数是由洪洞大槐树迁来。据郭家塔村郭氏宗谱记载,郭子仪之后郭三变,大元世祖从洪洞迁来临县,遂居郭家塔村。始祖1人生2子,分上下支,下支又生5子,分为5支。县内有民谣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洪武初年,移民充实“僻壤",外省迁来本县定居者为数不少。居民增加,由七都增设为十五都。
二、避难逃荒:据下西坡李氏宗谱记载,李姓在南宋嘉定年问,从陕西米脂迁来,落户于下西坡村。明朝天顺六年(1462),因外来户增加,知县汪清取各都溢出余户,增设禾丰、崇礼二都。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62),陕西兵连祸结,“三辅千里,半成焦土,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百姓,为避战乱,携家迁来者甚多。
三、经商入籍:清乾隆年间,本县碛口、三交镇商业昌盛,经济繁荣,部分外籍商人,来临经商落户,增加姓氏20多个。
四、抗战期间,政府在县内安置老红军、荣退军人,增加姓氏10余个。
五、新中国建立后,许多外籍干部,分配到本县工作,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定居,增加姓氏3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