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读金庸1-金庸小说中最符合儒家思想的是哪一部?

宝影谈历史 2023-05-07 02:32:01

看了这么多年金庸,唯爱《射雕英雄传》,我觉得这部小说是最符合儒家思想的。

首先要明白,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是“仁”,还是“礼”?其实都不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这个角度的话,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最符合儒家思想的,这也是为何他未能一统天下,却俘虏千万人心的原因。

下面来论述下《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为了更好解读金庸,都选取了原文,而且是新修版,反映金庸最终的思想。

新派武侠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都知道,新派武侠起源于1953年,香港的两位著名拳师——太极派传人吴公仪和白鹤派传人陈克夫比武,成为轰动香港的大事,《新晚报》的罗孚开始在报纸上添油加醋地说这件事,开始了新一轮话题的寻找。罗孚看到香港市民对于比武是如此的痴迷,突然计上心来:为什么不趁机连载武侠小说呢?于是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就在《新晚报》连载了,这标志着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

新派武侠诞生后,大多描写的是清朝的背景,毕竟武侠文学起源于清末,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等反抗殖民国家侵略的故事广为流传,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也是以清朝作为背景的。

写了三部小说后,金庸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第一次把武侠小说背景放在了1000年前的宋朝。当时,一个名叫张梦还的作家也在《武侠小说周报》连载《沉剑飞龙记》,《武侠小说周报》打出了龙雕大战的牌子,要将《沉剑飞龙记》与《射雕英雄传》一决高低。《射雕英雄传》一共连载了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金庸一直在写这部小说,他是卯足了劲,拼尽了全力。事实证明,人在逆境中往往爆发出更大的力量。2年后,《射雕英雄传》连载完毕,金庸的大名在香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沉剑飞龙记》已经没人问津了。

所以说,《射雕英雄传》一出,就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

金庸为何要把武侠小说背景放在宋朝?因为金庸家乡是浙江海宁,那边现在属于嘉兴,以前属于杭州,而杭州是南宋的都城,金庸对于南宋的故事较为熟悉,家乡也流传着众多南宋故事,所以他将这些都写入了《射雕英雄传》,里面嘉兴的陆家庄、桃花岛等都是自己家乡的记忆。《射雕》最成功之处,是在人物的创造。《射雕》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平铺直叙的,所有精彩的部分,全来自所创造出来的,活龙活现,无时无刻不在读者眼前跳跃的人物。《射雕》热闹、情节曲折动人,人物生动丰富,是雅俗共赏的成功作品。

倪匡的评价很正确,无怪乎《射雕英雄传》一出,就轰动了世界华人界,后来的邓小平和蒋经国都爱读金庸小说,而他们最爱的无一例外,都是《射雕英雄传》。

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任何人写小说,如同写作文一样,都有一个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网络意淫小说,也是为了表达作者渴望成功的诉求。

金庸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小说,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主题?

金庸要表达的主题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表达这一主题,就是通过郭靖这个主人公。

郭靖是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但喜欢他的人并不多,倪匡评价郭靖说:

郭靖是金庸小说中最出名的人物,这个四岁才会说话的蠢小子,浓眉大眼,就凭他的傻劲,不但练成了一身卓绝的武功,而且还和古灵精怪至于极点的黄蓉的互补。

郭靖不但维护江湖法统,而且也维护社会法统。郭靖是一个完人,但是太完美了,变成了一个伪人。因为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完人,那是金庸塑造出来的一个伪人。郭靖当然是金庸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但却不予评级,套一句惯用语:“无可置评。”

倪匡不太喜欢郭靖,觉得他近乎于不真实,是一个伪人,这个观点我并不同意。其实,郭靖只是实心眼一点,只是反应慢点,只是木讷点,只是情商低点,但并不妨碍他心里知晓。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存在呢?事实上还是存在的。

比如,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就很像郭靖啊。

先不说笑了,再来看看郭靖。首先看下《射雕英雄传》原著第十二回“亢龙有悔”。

郭靖出人头地,在于学会了惊天武功降龙十八掌,但是这个武功只有洪七公会,为了让洪七公教会郭靖,黄蓉下了苦功夫,从洪七公的好吃着手,搞定了洪七公,可以说,黄蓉是郭靖的贵人,虽然洪七公对郭靖的欣赏是内因,但也要靠黄蓉外因的推动。靠郭靖自己,就算洪七公再赏识,他们的沟通也成问题。

郭靖的人物形象没多少文化,表现在他没有黄蓉博学,但是见识上却一点也不输掉。

黄蓉的博学,在原著中多次体现,比如《射雕英雄传》原著第十三回“五湖废人”中写到:

这首诗词郭靖并未评价,在第二十三回“大闹禁宫”中,黄蓉又提到了诗词,这次郭靖有如下评价:

郭靖对于那些此人整天饮酒写诗,不很认同,认为,整天写诗,难道就靠这种来收复中原吗?从这里看出,郭靖是实干家,并不是一个完全虚假的“伪人”,他痛恨奸臣污吏,更厌恶清谈误国。

同一回中,杨康赞赏完颜亮的诗词,意图侵略南宋时,郭靖也是十分愤怒。

郭靖的三观是非常正的,《射雕英雄传》原著第十三回“五湖废人”中写到:

此时,郭靖已经有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心态了。但郭靖这个人物真正的升华还要到中年,在《神雕侠侣》中,真正变成了侠之大者。

《神雕侠侣》第三回“投师终南”中,郭靖带着杨过,看到了一块碑,原著写到:

郭靖在给杨过灌输正统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杨过虽然狡黠,但是骨子里仍然有着儒家思想,就在于郭靖的教育。

《神雕侠侣》第二十一回“襄阳鏊兵”是郭靖思想的集中体现。

这一段很重要,全文辑录如下:

二人纵马城西,见有一条小溪横出山下。郭靖道:“这条溪水虽小,却是大大有名,名叫檀溪。”杨过“啊”了一声,道:“我听人说过三国故事,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原来这溪水便在此处。”郭靖道:“刘备当年所乘之马,名叫的卢,相马者说能妨主,那知这的卢竟跃过溪水,逃脱追兵,救了刘皇叔的性命。”说到此处,不禁想起了杨过之父杨康,喟然叹道:“其实世人也均与这的卢马一般,为善即善,为恶即恶,好人恶人又那里有一定的?分别只在心中一念之差而已。”

  杨过心下一凛,斜目望郭靖时,见他神色间殊有伤感之意,显然不是出言讥刺自己,心想:“你这话虽然不错,但甚么是善?甚么是恶?你夫妻俩暗中害死我父,难道也是善么?当真是大言炎炎,不知羞惭。”他对郭靖事事佩服,但一想到父亲死于他夫妻手下,总是不自禁的胸间横生恶念。

  二人策马行了一阵,到得一座小山之上,升崖远眺,但见汉水浩浩南流,四郊遍野都是难民,拖男带女的涌向襄阳。郭靖伸鞭指著难民人流,说道:“蒙古兵定是在四乡加紧屠戮,令我百姓流离失所,实堪痛恨。”

  从山上望下去,见道旁有块石碑,碑上刻著一行大字:“唐工部郎杜甫故里。”杨过道:“襄阳城真了不起,原来这位大诗人的故乡便在此处。”

  郭靖扬鞭吟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杨过听他吟得慷慨激昂,跟著念道:“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郭伯伯,这几句诗真好,是杜甫做的么?”郭靖道:“是啊,前几日你郭伯母和我谈论襄阳城守,想到了杜甫这首诗。她写了出来给我看。我很爱这诗,只是记心不好,读了几十遍,也只记下这几句。你想中国文士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自是因为忧国爱民之故。”杨过道:“你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么文武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般的。”郭靖听他体会到了这一节,得是欢喜,说道:“经书文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说话之间,忽见城门口的难民回头奔跑,但后面的人流还是继续前涌,一时之间,襄阳城外大哭小叫,乱成一团。

在这段,金庸已经具体论述了郭靖的思想了,他说,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难道不是郭靖的座右铭吗?

曾经出演过中年郭靖的王洛勇后来又出演了诸葛亮,应该是气质类似吧

所以最终郭靖决定守城,与襄阳城共存亡,在原版的《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就去了襄阳城,新修版为了照顾历史,改成了帮助杨妙真、李全守卫青州城,和历史关联,并与《水浒传》有了关联,历史上的杨妙真、李全最终投降了蒙古,金庸也借此与郭靖夫妇形成对比。

《神雕侠侣》的最后两回描写了襄阳之战的惨烈

郭靖夫妇最终死在了襄阳,和襄阳共存亡,而郭靖也做到了自己曾经的承诺——为国为民。

倪匡在评论岳不群的时候说,岳不群和郭靖一样严于律己,为何岳不群是伪君子?因为岳不群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从不做到。而郭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所以郭靖是真君子,岳不群是伪君子而已。

或许,人们不喜欢郭靖,是因为很少与他产生共鸣吧,这样的人,确实太傻了,但金庸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写下了《射雕英雄传》,抒发了自己的想法,曾经的金庸也想报效国家,报考新中国的外交部,没有被录用,到了香港之后,还是意难平,所以写下了这部小说,抒发了自己内心不由自主儒家入仕的想法,纪念曾经的热血青年。

喜欢郭靖的人不多,认为其傻的人也有。不了解他的人也不少,不理解他的人更多。但无所谓,有黄蓉喜欢他就行了。其实,黄蓉一开始不就是喜欢郭靖的赤子纯真吗?爱他干干净净的心,不染尘埃,爱他在看着她时,全心全意,仿佛世上只剩下他的专注和真诚。

这就足够了。

1 阅读:14

宝影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