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所每个学生一辆独轮车的学校,校长心心念念都是“动力”

蒲公英智库 2024-06-21 11:59:42

作者丨刘宽

新校长传媒系编辑

操场上1400多个的黑色轮胎散布各处,学生们通过搬动、组行、搭建,上演着五花八门的玩法。三座16米长的超级大滑梯,从教学楼二楼平台通向操场,学生在二楼和一楼间反复穿梭。

除了轮台阵和大滑梯,学校有大量可供学生运动和玩耍的场景:绳梯、攀岩墙、沙地、小轮车赛道、赛艇、滑雪场……无论课间十分钟、午休还是放学后,都有孩子乐此不疲地玩着各种“游戏”。

这所2017年才开办的学校,只有普通的资源、普通的老师、普通的生源,但学生释放着无穷的生命活力,校园彷佛一座儿童乐园。

沈阳浑南区第九小学校长侯明飞早期在沈阳聋校工作,后来转入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工作,研究特殊儿童和超常儿童教育。在多年研究经历中,他洞悉了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包括生长规律、认知规律、学习规律等。

后来他创办浑南九小,为了让孩子找回天性和好奇心,长成灵动不拘的样子,心心念念的都是学校动力系统——基于身体和脑的关系,研究“身动力”体系;基于脑科学,开发“脑动力”课程和学习方式;尊重儿童成长规律,打造激发内驱的“心动力”。

七年下来,浑南九小基于“灵动教育”理念,构建了体育、脑育、心育三维动力发展体系,真正把学校变成孩子的生命成长学习场,让每一个孩子“身体有力量、大脑有力量、精神有力量、行动有力量”。

人人会骑独轮车—— 身动力1

九小有一个魔力,孩子们都爱骑独轮车。甚至一年级孩子还没入学,就开始练习了。据介绍,九小办学第一个主张就是推广独轮车。独轮车是一项能促进人体大脑左右半球胼胝体连接功能,提升人的协调性与肢体调控能力,改善孩子多动、注意力分散等问题的运动,也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骑独轮车并不简单,初学者很难驾驭。试想一下,如果自行车没有了把手和前轮,只能依靠双脚踩动一个轮子前行,这项骑行该如何进行呢?骑独轮车就是这样的场景,初学者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如何上车,保持平衡骑着走更需要技巧。

宁宁(化名)是第一批学独轮车的孩子。在练习独立上车时,花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学会。“一天练好几百次,可是一上去就掉下来,连续练了两周,每一天都失败。”宁宁练得十分辛苦,眼看着别人都学会了,就暗自和自己较劲,最后在老师和妈妈的不断鼓励下,终于在一天突破了自己。

“他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以骑出几步了!妈妈,我是不是很坚强?”他母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又惊又喜,明显感受到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自信了。

一个月后,所有第一批练习独轮车的孩子,都能够稳健地脱离老师的保护,独立骑行了。三个月后,自主上车、定点保持平衡、正向骑行、左右腿定点摇车、反向骑行等这些具备一定难度的技巧被孩子们一一破解,步步进阶。

“相信的力量是无穷的。”侯明飞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认为孩子做不到,所以不敢放手,担心孩子受伤。练习独轮车让孩子习得了勇气和抗挫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积累自信的过程。

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内驱力的基础,这也是学校动力系统的基石。

一个可以尽情撒野的校园—— 身动力2

在浑南九小,学生每天有至少2小时的运动时间,可以尽情玩,尽情撒野。

屋顶上能吊环,墙上能攀岩,空中荡漾着31根大绳子,1400多个巨型轮胎滚着玩,3个16米的巨型滑梯替代楼梯,滋溜一下就到一楼;梅花桩由树桩和轮胎拼搭构成,孩子们在其中随意钻、爬、跳、平衡木行走。13.5米奥运规格的攀岩墙,让孩子们变身“蜘蛛侠”。

玩是对孩子身心舒畅的支持,也是学习能力的涵养。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对室内外校园空间进行全方位资源整合,打造出多彩立体运动空间,包括梅花桩、31根绳索、轮胎阵、绳梯、操场、沙池、二层楼大滑梯等室外运动空间,荡桨池、滑雪机和奥运赛级标准的攀岩墙等室内运动空间。

通过创设多维立体的校园空间,学校让孩子尽情摸爬滚打,优先发展空间思维,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

场景唤起身体参与,教育空间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不是简单的承载体,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蕴含无限和隐性的教育价值。

学校副书记时泉表示:“学校一抬头就能看到天,追求的是空间感,因为空间和人的创造力是有关系的。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就是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要让他尽情释放,他才会更加阳光向上,勃勃生机。动得充分,就是生命力的表现。”

激活学校场域,不仅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空间思维、运动习惯,还有益于孩子发展同伴交往能力。

“七八岁时期的儿童社会是一个关键阶段,孩子需要结伴交往,社交主动性非常强烈。孩子要在一起玩儿,游戏活动就是他们交往的开始。如果这个基础没奠定好,就可能埋下后续交往的隐患。”时泉说。

空间唤起动力的载体,多元的体育运动是动力的内容,最终指向的是心灵的健康成长。让孩子长成灵动恣意的模样。这也是为成长筑基:尊重规律,让孩子成为孩子。

一套不停“通关”的课程这样开发孩子大脑—— 脑动力1

在浑南九小学生的书包里,有几本特别的书,诸如《心智多米诺》《国际象棋一步杀》《汉字游戏书》《四巧板》等。这些并不是益智游戏,而是脑动力课程的课本,让学生很是着迷。

这套课程的诞生,源于侯明飞在教研院进行个例辅导的时候,不断追问学习的底层逻辑,从脑科学的维度重新思考学习,用玩具作为载体和孩子互动,实践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认知开发方法。

学校研发了6大类23本脑动力课程,主要涉及汉字游戏书、心智多米诺、四巧板、心智运算、国际象棋等,把玩具思维向学习思维迁移,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展抽象认知能力。

小媛曾经不是班级里最拔尖的学生,但检查校本课《心智多米诺》时,小媛做的页数最多,而且几乎全对。接着,她又成为班级里四巧板第一个通关100题的学生。紧随其后的一笔画课程上,她的成绩又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当孩子能够熟练通关100个图型,她必然完成了大脑中多个信息,从提取到重组的过程,完成了对四巧板图形的结构与解构。所以,已经完成大量《心智多米诺》并可以熟练摆拼100种四巧板图形的小媛,大脑加载信息能力越来越强,结构与解构能力越来越强,理解能力必然也逐步提升。”于欣玉老师说。

这套课本不仅在学生群体深入人心,也搅动了老师们的兴趣。副校长凌洋带头“刷题”,龙年春节期间,五天完成了第四本《心智多米诺(上)》,三天完成了一本《心智运算》。她表示:“通过做题,惊奇地发现,工作记忆明显增长,脑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脑动力课程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大脑“充电”的过程。学生在脑动力课程上习得的专注力和思考力,再迁移到国家课程的学习中,就能全面提升学习力,应对复杂的知识学习。

学生自主发问的课堂—— 脑动力2

学校创设了“一堂两段三清”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的教学时长、教学结构、教学资源、教学要求、教学评价,进行以学为本的课堂变革。课堂以知识清单和任务清单为导向,通过自主学习和学生提问,让“学”前置于“教”,“教”支持“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习的自然分层和课堂任务的高效清零。

何谓“一堂两段三清”?“一堂”即一节课时长为1个小时。“两段”是指一堂课由“学科课程+脑动力课程”组成。“三清”指当堂学、当堂练、当堂判。

一节数学课上,开课伊始,黑板上即呈现本节课学习清单,明晰目标后,学生进行5分钟“开口读”,开口读后15%的A层学生可直接进入当堂练(教材课后习题和练习册);其他学生通过“‘e’讲师导”后(网络视频资源学习),其中70%的B层学生进入当堂练;其余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后又有10%的C层学生进入当堂练;最后,在“师辅生辅”下5%的D层学生也可进入当堂练。

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安静思考、消化知识并做题的场景,老师随时巡视,为学生答疑和批改课业。根据知识清单,课堂学习也有着层层递进的顺序,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后,便通过看视频进入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然后再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其中,老师会根据小组的学习进度进行表扬或加分。当所有任务完成,就进入校本课程即脑动力课程的习题书写,以加分挑战赛的形式进行小组比拼赶超。

要抵达自主学习,核心是学生会自主发问。学校认为,课堂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学生可以安心地说出“我不会”。如果学生不敢说,说明学生在课堂上还缺乏心理安全感。一位家长在受访时说,有学生在课上由于没有提问,当天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于是第二天主动发言,向老师求教,最终得以实现课堂学习任务清零。

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教、围绕问题学,关注问题层次;学生通过自主掌控学习时间、学习进程,体验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并通过自我反思、即时反馈等适时进行自我调整。

所有孩子每天合唱外文歌—— 脑动力3

在学校,学生每天都会听唱中英文歌曲。学校每天都有音乐课,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年唱会至少100首英文歌曲,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同时学唱德语、法语、俄语等19种外国语言歌曲,在唱歌中习得语言。

英语老师卢美惠说,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听音辨识系统及视听统合,帮助孩子建立英语语言内在辨音标准,提高英语语音辨识和自然拼读能力。而英语又与汉语不同,属于拼读语言。拼读语言的学习需要良好的视听统合,“听”要先于“视”。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教学“三不准”原则,坚持“不正音、不正调、不翻译”,根据学生成长状态进行英语学习“四步走”,实现课程的纵向进阶。

卢美惠说,一二年级是简单的听唱,最开始可能会被误读为“瞎唱乱唱”。但是学生听多、唱多了,慢慢地,“小耳朵”会自动校准,会越唱越好。到了三年级,孩子的感音系统发展逐渐完备。这时加入《英文唱读》教材,书上有歌词,可看、可读、可唱,视觉辨识就开始向听觉辨音统合,最后完成视听统合。这样的课程实施方式和方法,可以为英文学习、乃至多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浑南九小的学生从随意唱到唱好,会经历近2年的时间。前期通过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形成附属内驱力,属于外部动力。随着学会的英文歌曲不断增多,每首歌学会的时间不断缩短,而逐步积累成功体验,形成认知内驱力。

学习动力由外而内,这一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宝贵。浑南九小的学生3个小时能学会一首意大利语歌曲,这门语言学生从没接触过,当他们看到学校以外的同龄群体很难做到,自信心倍增,切实感受到了成功体验,日积月累,学习的内驱力不断提升,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持续两天的“千分考”—— 心动力1

2023年1月,一场持续了两天的“千分考”,检验和结束了九小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为期半天的笔试首先拉开“千分考”序幕,科目包含有:语文、数学、心智多米诺、汉字游戏、一笔画五科内容。题目数量、答题时长,都远远超出了高考强度。得分方式、考试制度,更是打破了小学固有的考试模式。

接下来的一天半,面试场面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家长参与错班监考,考试科目包含:四巧板、声律启蒙、古诗背诵、折纸、生字认读、口算、跳绳、英文歌曲。

这样的考试最后会体现在一张综合素质报告单上,即“千分考”成绩单。不仅是期末,九小学生每个月都会得到一张“千分考”成绩单。成绩单包含记忆类、知识类、技能类、加分项的类别考试分数;月考各项的赋分情况;孩子能力发展走向图。孩子除了自己的考分,还能看到自己在班级与年级的位置。

千分考的考试成绩上不封顶,分值没有上线。以折纸为例,单位时间内,能折多少个,就得多少分。独轮车,能骑多少圈,就得多少分。上不封顶,孩子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去加分,目的是把孩子的心气养出来。

学科测试上,孩子有很大的自主性,比如学生擅长独轮车,分数会很高,如果对测试结果不满意可以找老师重新测。每个孩子的强项都不一样,有的是折纸,有的是国际象棋,他们都会看到自己的强项有没有充分发挥。

“孩子有一个特点,容易记住快乐的事情。千分考二十余项考试,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长项,不怕有弱项,重要的是哪个行,哪怕只有一项擅长,孩子就高兴,总是觉得自己行。当孩子有一项考试指向成功,他就在累积成功经验中获得成长,逐渐迁移到其他的项目上去。”王璐说。

贺博媛老师说,,“千分考”不仅是一次评价,更是一次让孩子们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无处不在的“灵动币”—— 心动力2

2023年5月,浑南九小举行第一届拍卖大会。参与竞拍的币种是九小的校园币“灵动币”。拍卖会面向所有九小学生,拍卖的物品有兔子、火炬鱼、灵动徽章、刮刮乐若干、洗车课、烘焙课等。

每个竞品都是孩子的心头爱,但孩子对每个竞品的估价却不同。竞品的价格大致与价值对应,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个账本。有些孩子意识到自己资金有限,便和同学“融资”,一起竞拍。

灵动币交易是学校打造的一套激励机制。灵动币经过了三次迭代,从最初的劳动券到思考券,如今运行的灵动币,包括德育币、思考币、体能币、艺术币、劳动币,鼓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生心中,灵动币就是至高无上的“财富”,赚取灵动币是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一大动力。

副校长王璐说,学校建立灵动币激励系统,有一个非常社会化的运行原则,那就是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校园事件)相结合,让社会属性在学校教育样态里面体现,让学生走进社会前在学校里“先活一遍”。

从学生的需求端出发,有的老师专门研究花钱,刺激消费,因为这是真正的动力。通过这个机制,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身的自我要求,外部驱动力转换成为自我驱动。

在浑南九小,可以利用灵动币兑换喜欢的“课程”。所以,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灵动币,比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某一阶段有进步、书写认真、作业完成工整、参与义务劳动……

体育课上,四年级学生正在训练往返跑。跑步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跑步的时长奖励“体能币”,坚持10秒奖励1元、15秒10元……学生们排队领奖,兴高采烈地将灵动币收好。除了课上的奖励,学生也能通过各种挑战赛(国际象棋、征文比赛)等获取不同类型的灵动币。

灵动币就像一把钥匙,去打开孩子内心的主动性,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闪光点,从而带给他动力,无论是面对学习还是生活中的问题,他都会迎难而上,解决问题。

层出不穷的挑战赛学生争相打败校长—— 心动力3

2023年3月,学校里国际象棋风刮得正猛,因为“浑南九小奖学金激励计划——国象挑战赛”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络绎不绝地在办公室门口组队报名,超过50支挑战队伍向学校领导、年段主任、教师教师发出挑战。有的挑战队,喊出的口号就是“打败侯校,赢得万元”!

薛庆超老师上次被学生在棋盘上打败的场景历历在目,没几天,又被一个学生在路上“挑衅”,他说:“老师,我们组今天早早就来到学校了,研究怎么排兵布阵能够赢了校领导,哈哈!下棋可别遇到我哦,我很强的!”

不服输是九小学生的特点,内心强大,敢于挑战,有能力挑战是他们的实力,也是被学校鼓励的。面对不断增加的挑战队伍,侯明飞校长说;“报名的队伍越多越好,努力输钱,先输五千再说。”

在攀岩项目上,侯明飞也曾经发出征集令,哪位老师能够爬上顶峰,奖励500元,可至今还没有老师得到过这奖励,因为是真上不去。但孩子可以在攀岩墙上健步如飞,速度最快的孩子以9.79秒的成绩保持着学校记录。

学生超越老师,不仅在体育项目上,脑动力课程同样不输。薛庆超刚刚接触心智多米诺,做到四宫格就已经需要思考半天,但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进行到六宫格了,甚至一部分同学开始在七宫格的部分徜徉了。

“很多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学生已经成为了教师的老师,他们的思考和推理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九小教育人上下都不怕输给学生,输给他们不丢人,因为骄傲啊!”薛庆超说。

学生的成长底座是什么?浑南九小把它定义为积极心智模式,培养的是内心的驱动力和意志力。凌洋说,教育无处不在,成长型心智是体验获得,来源于自我认同、自我评价,而不是外在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需要发展的,可以给孩子带来内在动力。

在被充分理解的指引与鼓励中,学生内心的安全感得以巩固,接收到的始终是一种经过认知、改正、努力就能改变的积极心智模式,更专注于当下和未来怎么做,而不是在过往的挫败中反刍恐惧和绝望。

从教育的基本规律起跳:知识是学会的,能力是长出来的

动力系统的研究与搭建都不是凭空得来的,需要唤起学生的内在动机,从他律走向真正的自主,从而拥有积极学习和成长的能力。这背后不仅是大量教育规律的支撑,也是基于侯明飞校长多年的教育研究实践。

“我当校长以后,发现‘规律’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其实是一个规律谱系,每一个主张行动之前都需要对规律的洞察。同时这也是最让人痴迷的地方,我们坚守知识是学会的,能力是长出来的。”侯明飞说。

七年来,学校办成游乐园般的学习场所,让孩子在玩中学,抵达体育、脑育、心育三位一体系统育人,打通了动力系统的诱发机制和传导系统,从而实现学校动力的有效运转。

目前,浑南九小的教育模式已经成功迁移运用到浑南九小幼儿园、浑南九中。这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深深的启示:在教育的基本规律“起跳”,回归教育本真,教师轻松,学生蓬勃,很多教育痛点便迎刃而解。

《论语》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这君子致力于根本,从事于大本大源。根本立起来了,位站住了,而后道就会自然生长,生生不息。用一棵树来打比方:一颗完整的树如“君子”,根系是“本”,“君子务本”,树木最重要的部分扎根,根系扎住了,位置站住了,脚跟立稳了,往后树木顺利地往上生长,就会枝繁叶茂。教育也当如此。

本文为新校长2024年5月专题《打造学生动力系统》封面缩写,侯明飞校长和学校团队将出席8月12-15日举办的“重置系统——高水平育人模式的中国选择(第二季)”暨第十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前置分论坛并作半天深度分享,敬请关注。

责编丨刘宽

美编丨张天禹

执行主编丨安迪

0 阅读:1

蒲公英智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