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十年,“突变时刻”或将到来

蒲公英智库 2024-07-15 13:17:20

作者丨张凯

新校长传媒执行主编

迄今为止,全国有29个省份开启了新高考模式。这场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非常明确: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新高考十年,是渐变的十年,但已引发了格局性的改变。进入下一个十年,面向2035,高考作为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不可避免将迎来“突变”。

大变局时代,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已经或即将被“高考指挥棒”带入新的征途。

考试反刷题、反套路,从“以考定教”到“以标定教”

近年来,进入新高考的省份,师生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高考题型变化大,难度加大。的确,高考命题正产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变化。

自2020年起,新高考省份便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从过去依据考试大纲命题改为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意味着“以考定教”遭遇釜底抽薪,失去操作上的依据,转向“以标定教”、“以标定考”。

基于课程标准的精神,高考命题加强了反刷题、反套路的力度,减少孤立型、问答型的试题,还增加了不少类别的新题型。比如:

情境化试题:给出贴近社会和生活的真实情境,让问题生长在情境中。不良结构问题:给了信息未必用得上,或者给的是不完善信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考虑多个可能。开放探究题:把知识摆出来,看学生如何评价、解读,引导学生改变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新定义题型:主要是数学压轴题,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据此新定义解决问题,强化区分和选拔。

在新的考试命题下,过去作为终极考点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已经降低身段、成为命题人眼里的“必备工具”;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则成为考查的重心。

最明显的就是每年全民热议的高考作文。分析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史建筑认为,作文考试发生了一个本质性的转变——从资源导向走向能力导向。

所谓资源导向,就是不停堆资源,堆要素。就像炒菜,追求的只是把食材凑齐。目前AI写的作文一般,就是因为AI的写作方式还停留在堆资源阶段。

而能力导向,考察的不是学生只讲气势、堆大词、背成语等套路化应对能力,而是真正的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因为,以知识为本位、靠刷题制胜的高考只能培养单向度的人才。

如今,机械刷题和套路训练已经不灵了,学生必须学会驾驭资源,善用工具,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渔”得“鱼”,从解题走向解决实际问题。

从“抢高分学生”到选拔高质量人才,评价标准单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高质量地服务科学选才,是新高考的重要导向。科学选才,除了体现在命题内容方面,还体现在招生录取环节。新高考后,招生录取出现两个明显的趋势。

趋势一:高校正进入高考改革的主战场,大学与高中的人才培养连接通道将会逐步打通。

新高考后,高校按照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确定高中学生报考本专业必须学习的科目,也就是“高校选科”,增加了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权。

同时,招生录取实行“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模式,核心是强调专业,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特长、兴趣优先从专业的角度选择高校。

而到2025年,我国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这也将对高中选课产生深刻影响。

趋势二:高校从过去单纯抢高分学生,向通过综合评价选拔高质量学生转变,打破集中统一录取模式,改变评价标准单一格局。

新高考后,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是“做题”,“一参考”是做事,意思是既看“做题”也看“做事”的水平。

比如上海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专门有一个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学生必须通过调研或实践,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高校以学习成果为基础,通过校测追问方式了解学生的潜在特质、思维深度和视野广度,由此选拔人才。

目前,大多省市已突破单纯依靠高考成绩进行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改变智育“一枝独秀”的状况。而且,上海、浙江嘉兴、山东潍坊、湖南长沙等地还将综合评价录取延伸到普通高中招生。

部分省市还开辟了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比如,“强基计划”已在全国39所高校试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还有浙江省46所高校,已按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进行招生:高考成绩占60%,学校面试占30%,高中学业水平占10%。

北京师范大学高考改革研究团队调查发现,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学业表现、专业认同和综合能力都优于统一招生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强与弱、高与低,与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直接相关。

所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建议,下一步应及时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综合评价方案与工作平台,科学选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量化的方式评价到走向质性成长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对学校办学方向和质量的检验手段。

政策叠加发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推动系统变革

新高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十年来,教育政策从聚焦外源到关注内生,其演进脉络也越来越清晰,叠加效应显现。

阶段一:搭建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新高考启动以来,从试点到全面铺开,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完善高职分类考试等20多项重要配套政策,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基本构建起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其中,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成为当前以及未来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核心指南。

评价体系回答了高考内容改革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考什么?——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怎么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使得高考命题的改革创新有明确目标和价值遵循。

阶段二: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全局一盘棋

目前,进入新高考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三新同步”,推进“招、考、教、学”一体化衔接。

尤其是2017年颁布、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体系,成为所有学科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以及考试升学命题的基本依据。

考试与教学越紧密、越一致,教师、学生的负担就越轻。回应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加强教考衔接,成为是高中教育对“双减”的最好呼应。

阶段三:整体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高考综合改革是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指挥棒,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和育人方式的转变有着关键的导向作用和牵引力。

2019年《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行了统筹设计和系统部署。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教育评价改革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21年《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对普通高中“质量”内涵的认知从抽象概念转向具体实践的转折点。2023年《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促进优质特色发展。

高考综合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并行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正进入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

还基础教育以基础本色,实现中小学教育的格局性转变

从招生考试改革,到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落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方向,正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学习观。这将极大地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重建教育生态。

高中教育:分类培养,多元发展,寻找意义,绽放天赋

新高考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考试科目改革。无论是“3+3”还是“3+1+2”模式,学生根据学科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科目和方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性,成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自主选择选考科目,让选课制、走班制、分层教学成为现实,推进了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育将逐步走出同质化教育的羁绊,特色化多样化办学之路将成为高中的必然选择。

这就要回到高中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一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中教育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就是解决可持续成长的问题。生涯教育、学生发展指导被提升到推进育人改革的高度。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二是寻找“兴趣”“擅长”及“意义感”的交汇点。过去,我们的教育相对欠缺一套基于生涯教育的“自我认证体系”,导致离开学校的大多数孩子有成绩却没有方向。新高考后,生涯教育、学生发展指导被提升到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高度。高中要为孩子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去选择、去经历,鼓励、支持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三是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别把个性要突出出来。新高考给高中生学习和高校选人更大的选择权,从分类考试、多次考试、考试科目设置、录取模式等方面,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升学通道提供了可能。

总之,高中教育将发生从应试到全面育人、从升学到生涯规划、从分层到多元发展等根本转变,促进育人方式转变。

义务教育:破“卷”重生,高质量地打好基础

随着高考和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后“双减”时代,义务教育也将破“卷”重生。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生源在变。

北师大研究团队模型预测,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在2024年达到峰值,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缩小班级规模、降低生师比成为必然的应对策略,义务教育要走小班化、提升质量的道路。

另外,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等人也提出建议,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五四”学制试点范围,“稀释”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同招”、“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成为趋势。今年,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会从根本上化解择校焦虑。

其二,中考在改。

2025年正式实施的北京第三次中考改革传递了风向标:减少中招录取科目数量和总分,减少不必要的考试负担;体育与健康将从40分逐步过渡到70分,比重提高到13.21%;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于中考改革。

“养其根,俟其实”,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使命。小学阶段学会玩,在丰富的体验中发现兴趣,满足好奇心,挖掘潜力,探索可能;初中阶段,点燃激情,看见优势,让特长有“冒出来”的机会。

当然,中小学教育的格局性转变,还需要区域考试生态、教育生态的进化——

知识、分数、升学率只是教育的局部而非全部,是教育的现象而非本质;

不把“清北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不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去度量所有的学生,打开高考的“紧箍咒”;

关注中等生的突破、“问题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个孩子正确“三观”、良好品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内生动力的培养。

如此,打好基础,坚持长期主义,还基础教育以基础本色,就是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

美编 | 天禹

1 阅读:116

蒲公英智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