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都有一个行动特征:敢于直面教育的“无人区”

蒲公英智库 2024-06-01 09:31:40

作者丨许凌可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校长

校园不良性关系:

学校管理的“无人区”

三个月前,上海一年轻女教师被指与未成年男学生存在不正当师生关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类似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生留下阴影、导致教师职业生涯终结、让学校名誉扫地,更易让人对教育行业失去信任……没有一方受益。

通常待舆论平息后,绝大部分的学校不会有任何作为;少部分的学校可能会在相关大会上提醒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能以此为契机,通过机制、文化、制度建设,最大化地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校园不良性关系,在性别上,可能涉及异性之间、同性之间;在年龄上,涉及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从身份上看,涉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

性,就是校园管理中一个典型的“无人区”。为什么?第一,谈性色变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避讳谈生死、谈性;第二,学校不良性关系属于管理中的盲区;第三,这种事情具备隐蔽性,属于小概率事件。

进入这类“无人区”,学校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敢不敢摆上桌面来谈?其次,摆上桌面之后,制定的措施能否行之有效?最后,有没有副作用?公开讨论会不会反而引发效仿?

种种挑战之下,"To Be, or Not To Be" 困扰着学校管理者们。而战胜恐惧的良药,就是采取行动。出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洞察和良知,我们必须要做一些尝试,不能亡羊补牢、坐等这种事情发生。

进入“无人区”,

学校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针对教师:

“不良性关系”主题戏剧表演

MET,即Management(管理)、Education(教育)、Team(团队)的缩写,是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面向全体教职工打造的一个高价值分享会,每学期举办两次。在这里,每个人都在思考,何为真正的师者?每个人都在践行:授业、启疑、唤醒。

聚焦“不良性关系”主题,我们这次启动了小剧场形式的MET,以一幕幕的舞台微剧的形式,复刻特殊场景。

一位男老师扮演17岁的学生,另一位男老师反串扮演27岁的女老师;还有两位特别角色,分别扮演着老师心中的天使与恶魔。整幕戏剧展现了一位老师从最开始有不恰当的行为,到最后内心经历挣扎、觉醒和直至反思的全过程。

戏剧开场前,所有参演老师出镜拍摄了一段先导片。在先导片中,老师们这样说:

· 互联网为教师赋予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言行自律;· 拒绝一切有损师德尊严的行为;· 每一次对规则的遵守,都是对自由的保护;· 欲望需克制,道德需约束,这是最基本的礼义廉耻;· 师生相处的红线在哪里,学会把握看不见的尺度;· 禁止师生恋,是对学生和老师的共同保护

……

针对管理干部:

“校园性关系风险防控”工作坊

在面向管理干部的培训会议上,我们以“校园性关系风险防控”为主题,做了长达2小时的工作坊。目的是增强管理团队对潜在校园性关系风险的防控意识,达成共识、转化行动。

前期,五个小组从社会新闻中收集了48个不良性关系的真实案例;然后由专题讲师(也是学校老师)根据相关法律法条「对真实案例进行剖析」。

专题分享后,是现场小组讨论环节:

第一,如果事件发生在我校,可能会如何演变、导致哪些后果?请以流程图形式画出「事件演变过程」。

第二,我们可以建立怎样的系统性预防措施(机制、制度、文化)?请讨论并设计「潜在风险人员画像维度」。

最后,还有一份作业——根据高风险人群画像,各学部进行盘点并反馈结果,各学部输出性风险防控制度、机制方案及实施计划。

洞察“无人区”背后的本质问题

“校园不良性关系”为什么会成为“无人区”?如果深度洞察,我们会发现,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学校缺乏跟教职员工、教育参与者就很多话题达成共识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去说,更难以进一步解决问题。

一所学校如果不具备高共识达成力和学校沟通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在高速变化的世界里,会显得非常无力。

比如,跟谁达成共识?跟所有的教育参与者,包括家长、学生、教师、职工、主管部门、投资人。

怎样达成共识?这就是学校沟通力,包括说什么、谁来说、什么时候说、怎么说。

以家校沟通为例,下面是德普家校沟通模型,涉及对象、时间、内容、组织四个维度。

沟通对象:抓住“三高”(能量高、热情高、影响力高)家长。

沟通时间:以实时、天、周、月、半期、学期、学年为单位。

沟通内容:分成碎片化的沟通和系统性的沟通。越是靠近一线,碎片化沟通越多。碎片化沟通的特点是及时、高频、个性问题,紧急不重要,效果立竿见影,具有短期效应,快速建立信任。系统性沟通的特点是低频滞后,聚焦共性问题,标本兼治,效力长远,巩固信任。

沟通组织:个体、班级、年级、学部和学校为单位。

唯有“无人区”变得熙熙攘攘,

教育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学校是一个包含全要素生产力的地方。学校生产力要素包含理念、课程、管理和服务四个部分;还可以再细分为教学、课程、德育、研学、评估、活动、管理、文化、制度、流程、组织架构、绩效、后勤、食堂、安保、家校关系……每一个维度和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无人区”。只要你愿意看见,并有能力看见。

校园的“无人区”存在于三个层面:第一,真的没人去探索过;第二,曾经探索过,但现在情况变了;第三,曾经的探索浅尝辄止。比如:

1. 如何让学校价值观,从墙上走下来、入脑入心,变成每个人的行为模式?

2. 如何让教职工大会从不得去的任务变成一分钟都不想错过的集会?

3. 如何将原来3个小时也开不完的校长办公会,缩短到40分钟,且降时增效?

4. 如何将开口闭口都是“你们学校怎么样....”的家长,变为“我们学校”?

5. 如何通过“家长画像”对家长的构成、人口属性、社会属性、认知、对教育的理解、期望值、焦虑的内容和成因有深刻的洞察?

6. 如何让学生对艰苦而美好的事情上瘾?每年用课余时间,克服各种困难,上演一部全本话剧?

7. 如何让师生不写逐字稿,让演讲告别背诵,聚焦于思想和观点的表达?

8. 如何让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主动去探索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性格和灵魂,主动了解祖辈经历,关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9. 如何通过每周摇号的方式,随机产生5名教职工,参加校长午餐读书会,面对面检验共读一本书的效果?

我们学校有很多“暗语”,比如“难,能,可贵”“笨学校”“少的力量”……就是我们挺进各种“无人区”的佐证。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确,在当下的时代,逆全球化和文明冲突加剧,经济增速周期性放缓,人口断崖式下降,AI革命赋能与颠覆同时发生,沟通前所未有的便捷,人与人前所未有的隔阂和分歧……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就如同一个探照灯,照在教育领域出现两种结果:全民性焦虑&全局性迷茫。怎么办?

敢于不断向“无人区”探索,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

进入“无人区”,需要三种精神:先锋精神、冒险家精神和敢于失败的探索者精神。

穿越“无人区”需要四种素养:使命感、好奇心、勇气、创造力。于是,就会化作以下的行动:冲出舒适圈、告别旧经验 、清空自己、虚怀若谷、跨界学习、换维思考,拥抱未知。

唯有“无人区”变得熙熙攘攘时,我们才能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各位教育同仁,我们“无人区”见。

来源丨2024未来学校教育美学论坛

责编丨马婉月

美编丨张天禹

执行主编丨张凯

0 阅读:0

蒲公英智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