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过节有讲究,牢记5要做,5不做,老传统不能丢

白容评文化 2023-06-19 08:11:00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人们对其的重视的程度以及各地习俗的热闹场面,可以说端午节都是过的相当地隆重的。

在古代,最初是人们为了在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日子,当然,也有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及忠心的伍子胥、孝道的曹娥,看透世态炎凉的介子推等等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也演变出了很多象征性的纪念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挂艾草菖蒲、佩戴五彩丝线、点雄黄酒、画五毒图避五毒等习俗。

在民间过端午节有5做5不做,这是老传统也可以说是5月初五端午节禁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是什么?

端午5要做——挂菖蒲艾草,滴洒雄黄酒,佩戴长命缕,吃粽子,扫庭院。一、门口挂菖蒲艾草

这是老传统,虽然现在看来,这不算什么,但古人由于科技落后,这也是以前人们为了祛病驱疫,阻止疫病,‬确‬保‬家‬人‬身‬体‬安‬康的一种方法‬。

在古代,艾草也被认为是一种纯阳的植物,人‬们‬也‬称之‬为“地之阳”,有着扶正自身的阳气,去湿散寒的功效。菖蒲也具有杀菌作用,而且是民间俗‬信‬中‬的‬“‬五瑞之首”‬,象征着斩除不祥的宝剑。人们认为,端午节门口挂艾草和菖蒲就可以避邪,斩除瘟神,是吉祥象征。

悬挂艾草菖蒲一般多讲究用红绳捆绑起来,根部朝上,顶端叶子朝下,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讲就这习俗,但是艾草和菖蒲确实也有驱蚊的功效,当然随着采摘时间的推移,味道逐渐也会消失,因此,悬挂艾草的时间要选择早晨,而且要现摘的新鲜艾草为佳。

二、滴洒雄黄酒

也是古代的人们“避五毒”的一种方法。雄黄属于一种中药材,古人认为,制成酒后饮用或滴洒室内可“杀百毒、辟百邪”。这样做就可以除疫病,压制邪侵。

其实,避邪不避邪都是人们的心理作用,雄黄酒能避免被毒虫毒蚁叮咬倒是真的。在发达中的今天,雄黄酒已很少人再喝,搞不好会中毒的。因此,多数的人把雄黄酒滴洒在屋角、墙根等处,以防止害虫,这是老传统也是等所以人们渴望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三、佩戴“长命缕”

“长命缕”有的地方也称“续命缕”、“长寿线”、“百索”、“五彩缕”等等,名称不一,但所表达的意思都一样。“长命缕”实际上就是以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的丝线编制成缕的彩带。

古人对于阴阳五行是都很信服的,他们认为,这五种颜色代表着五行之气,红色属火,白色属金,黑色属水,黄为土,蓝色属木,蓝色代表着春天的青色和绿色,所以有了五色彩丝的“长命缕”带在身上,就代表着五行齐全,代表着拥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五行之力。

具有了五行之力就可以压制一切不好的东西,包括疾病等。因此,端午这天,多数的老人们会给孩子佩戴在颈部或手腕,寓意可以压制“恶日”毒日”的力量,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当然,这也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一种心理,希望后代子孙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四、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多地的习俗,粽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配料也多种多样,以糯米为主料,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的叫法及制作方法都略有不同,都是根据地方习惯和口味,就地取材制作而成。

根据史料记载,人们用菰叶包黍米裹成牛角状,被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在春秋时期祭祀活动中,逢年过节,举国上下,拜神祭祖之俗铺天盖地开展,粽子也成了当时人们拜神祭祖的必备供品。

其实,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吃食,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在战国时代,楚国三闾大夫及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百姓为了防止鱼类破坏屈原的尸体,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让鱼去吃米饭而不去咬屈原的遗体,后来演变而成的习俗。除了纪念屈原外,也有的地方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也有说是纪念曹娥的。总之,端午节吃粽子已成了一种习俗,这也是老传统。

五、扫庭院

扫庭院也是人们除疫抗疫的一种方法,按现在来说,也是该做的事,打扫除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清除病菌的源头。

端午节由于天气湿热,人们很容易生病,一些蚊蝇很容易在垃圾处隐蔽滋生,加之各种蛇虫鼠蚁出没,瘟疫也容易流行。因此人们一直用各种方法清理、打扫、预防五毒之害。在古代,一般情况下,除了打扫除,家家户户还会准备好红纸,然后在上面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贴在屋中,这又称贴五毒图。古人认为,这样做毒物就会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端午5不做——不去水多的地方,不去无人烟的郊外,夫妻不做行房之礼,不做喜庆活动,不穿红色衣服。一、端午不去水多的地方

这不说大家也明白,这是老祖宗对后人的生命安全所考虑,毕竟屈原、伍子胥,曹娥他们的死都和水有关。这也是人们趋利避害,远离祸端的一种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寄托哀思,对屈原这样的先辈表达敬意的方式。端午节又是汛期,危险系数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不去水多的地方戏耍,也是为了人身安全。

二、端午不去无人烟的郊外

按照老一辈迷信的说法,“毒月毒日”在渺无人烟的郊外会有鬼出没,当然这是迷信。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天气炎热,人们所说的“五毒”毒蛇、蝎子、蟾蜍、蜈蚣和蜘蛛很容易在人不常走动的地方出现。

这也是为了避免给自身造成伤害,如若被毒物咬伤,又缺乏应对和急救的经验,严重者则会危及生命。这是老传统也是老祖宗的生活经验。

三、端午节夫妻不做行房之礼

端午节是“毒月、毒日”,在古代也称是“天地交泰之日”,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天夫妻行房会导致毒气攻身,邪气旺盛,从而损害身体。虽然道理不充足,但毕竟端午节也有着纪念先贤的习俗,这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四、端午不做喜庆活动的事

大家知道,端午节早期是以祭天地祭龙驱疫病为主,加之一些纪念活动,本身就不是快乐的日子。而喜事正好相反,比如,过生日、搬家、结婚、开工等,这都是高兴的日子。所以,在古代喜庆活动也成了端午节的一种忌讳,因此,端午节要尽量避开过生日、搬家、动工、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以免导致心理阴影。

五、端午节不穿红色的衣服

红色象征喜庆,毕竟在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有着祭拜祖灵的意思在内。而且端午节这一天,屈原又在汨罗江投江而亡。虽然穿的鲜艳显得精神,但处于端午的特别原因讲究一点也好。

端午节“5要做,5不做”也是老传统,不能丢“5要做”做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对人们有益的事,“5不做”直接关系着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毕竟都有着抑制霉运,追求幸福美好希望家人顺利安康的寓意在里面。

当然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许端午节还有着许多不同的习俗和说法,不知朋友们所在的地方对于端午节还有什么不同的说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最后祝愿所有的朋友端午节安康!

0 阅读:0

白容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