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吞并蜀汉之后,孤立的东吴,为何还能坚持17年?

雁芙说历史 2024-02-04 03:35:02

263年8月,司马昭调集18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蜀汉,仅仅3个月时间,魏军便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只好宣布投降,立国42年的蜀汉政权就此灭亡。

三国时代,天下三分,曹魏实力最强,蜀汉与东吴不得不结盟以对抗曹魏,三方由此进入一个相持阶段,谁也灭不了谁。

如今蜀汉被灭,三足鼎立的局面变成了两分天下,而且司马昭灭蜀之后,将蜀汉的地盘、人口、资源等一并收入囊中,实力大涨,更胜从前。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失去了蜀汉这个盟友,独自面对魏国强大的攻势,独力难支,应该很快就会被攻灭才对。

然而,东吴愣是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局势下,坚持了整整17年,令人刮目相看。

但同时也让人心生疑惑,东吴后期不是衰落了吗?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后,东吴究竟有何实力能够与强大的西晋抗衡17年?

事实上,东吴之所以在蜀汉灭亡后,独自与西晋抗衡17年才被灭掉,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东吴自身,即便到了末期,依然有良将坐镇,当时的东吴皇帝最开始还是比较贤明的,只是后来出现了变局。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西晋的问题。

司马昭攻灭蜀汉后没几年就去世了,其子司马炎很快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但是西晋接下来十几年里,内部发生了很多变乱,根本没有精力和实力南下攻吴。

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地说。

东吴的明君良将

蜀汉灭亡之前的那几年,东吴内部的政局十分不稳定,朝政被权臣孙綝把持,此人在东吴一手遮天,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258年,孙綝废黜东吴少帝孙亮,拥立孙休登基为帝。

孙休登基后,跟傀儡皇帝的区别不大,但这个孙休也不是善茬,他立马联合大臣张布、名将丁奉设下鸿门宴,一举诛杀了孙綝,重新掌控皇权。

孙休这个人虽然比不上孙权,但也绝不是昏庸之辈,在他的治理下,东吴的政局暂时安定下来。

5年后,司马昭大举进攻蜀汉,后主刘禅急忙差人前往东吴求援,孙休最开始是派出几个将领,兵分三路救援蜀国,但还没等东吴军队到来,刘禅便宣布投降了。

所以,东吴方面立即停止了救援行动,转而干起了趁火打劫的事情。

孙休认为蜀汉灭亡已经不可阻挡,不如趁魏军还没有完全占领蜀汉全境之前,派兵攻占蜀汉邻近东吴的巴东地区,以增强东吴的实力。

于是,东吴数万军队在陆抗、步协等人的率领下,打着救援蜀汉的旗号,向蜀汉占据的永安城发起了进攻。

但蜀汉名将罗宪镇守在这里,东吴数万人马围攻了半年时间也没能攻下永安城,最后罗宪投降魏国,司马昭派兵救援。

荆州刺史胡烈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发兵攻打东吴占据的荆州部分,迫使围攻永安城的东吴军队撤军回援。

东吴试图趁机扩张地盘的心思未能实现,仅仅过了一年,孙休病死,年仅30岁。

孙休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虽然是太子,但只有10岁左右,大臣们眼见蜀汉灭亡,东吴接下来将要独自面对魏国的攻势,局势很危险,10岁的孩子肯定难当大任。

因此,东吴大臣们违背了孙休的意愿,没有立太子为帝,而是改立孙休的侄子孙皓为新任皇帝。

孙皓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是东吴的末代皇帝,也是一个暴君。

但是,在孙皓登基之初,他还是在认真做事的,因为他继位之前并不是太子,只是孙休的侄子而已,在继位的法统上是有一定质疑的,所以根基不够稳固。

因此,为了稳固自己的根基,孙皓登基后,采取了抚恤百姓、开仓赈济贫民,削减宫廷开支,裁掉多余的宫女,放走那些供皇帝玩乐的珍禽异兽等措施。

这些措施为孙皓在东吴赢得了一个好名声,也获得了大臣和百姓的拥护,孙皓的根基也越来越稳固。

但是,当根基稳固后,孙皓感觉自己治国有成,志得意满,本性也随之暴露出来。

在此后的日子里,孙皓变成了一个残暴不仁的无道昏君,沉迷于酒色,随意诛杀大臣,搞得东吴人心惶惶,政局再次陷入混乱当中。

在这期间,东吴皇帝虽然残暴,但尚有一员名将可保东吴。

这个人就是陆抗,他是陆逊的儿子,此人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一点都不比陆逊差,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名将。

272年,孙皓召镇守在荆州西陵的东吴大将步阐进京,由于孙皓经常听信谗言,将一些大臣召回京城,然后斩杀,早已弄得人心惶惶,步阐也担心回京会被杀掉。

所以,他决定献出西陵,投降西晋。

当时负责荆州防御的陆抗收到消息后,当即率军围攻西陵,而另一边的司马炎则派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同时又派出几路人马接应步阐。

面对西晋强大的攻势,陆抗充分发挥了他在军事方面的指挥艺术,双方交战4个月,东吴军队在陆抗的带领下,将西晋军队尽数杀退。

此后,西晋名将羊祜在东吴边境与陆抗军事对峙,他也十分欣赏陆抗的军事才华,在陆抗有生之年,西晋始终没敢轻易发动进攻。

但西晋方面已经开始谋划大举进攻东吴的计划了,司马炎听取了大臣的建议,打算在蜀中建造战船,通过水路沿江而下,进攻东吴。

陆抗收到消息后,也在思考应对之法。

不过,此时的陆抗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已经没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方案部署防御了。

274年,陆抗病重,临死前曾经上书孙皓,陈述了西晋在蜀中建造战船,准备大举进攻的事情。

在这封奏章中,陆抗不仅预测了西晋的进攻方略,还写出了自己的应对办法。

谁知,残暴无道的孙皓竟然不当一回事。

陆抗死后仅仅过了5年,西晋大将王濬造好了战船,训练出水师后,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其作战方略与当初陆抗的预测几乎一样。

而东吴方面由于根本没有采取陆抗的建议,也没有做过任何加强防御的措施,在西晋的强大攻势下,于280年被攻灭。

所以说,东吴在蜀汉灭亡后,能坚持17年,是因为东吴最开始有明君、名将,政局稳定,西晋再强,也难以短期内将其灭掉。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在了西晋内部。

西晋的内因影响一统天下进程

司马昭攻灭蜀汉是263年,蜀汉灭亡后,司马昭立即加紧了篡夺曹魏政权的步伐,于264年逼迫曹魏傀儡皇帝封他为晋王,加九锡。

但是,司马昭被加封晋王后,于265年病死,攻吴计划也暂时停止。

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承了晋王之位,并且在266年篡夺曹魏政权,自立为帝,国号为晋,史称晋武帝。

司马炎称帝以后,他是没有精力去进攻东吴的,因为在他登基后不久,西晋内部接连发生变乱,主要是两件事情。

首先是天灾频繁。

268年,青、徐、兖、豫四州爆发洪水灾害,庄稼、民宅被冲毁,各地都闹起了饥荒,西晋朝廷不得不开仓赈济灾民,调拨各地的粮食紧急救灾。

由于受灾的地区比较广泛,足足有四个州,朝廷为此从府库中调拨了大量的粮食才勉强能稳定局面。

西晋朝廷府库中的粮食大量用于赈灾以后,军队的粮食就捉襟见肘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粮草缺乏,西晋短期内是无法大举进攻东吴的。

第二年,青、徐、兖三州再次爆发洪水灾害,西晋朝廷不得不再次开仓赈灾。

这期间,东吴还趁机发动过一次对西晋的攻势,但是被击退。

而且,司马炎篡位称帝,他最需要的不是攻灭东吴,而是在内部树立威望,巩固到手的皇权。

所以,司马炎称帝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大封群臣,除了给拥立自己的臣子加官进爵以外,还分封了一些司马家族的异姓王。

再加上天灾频繁,司马炎一边要巩固皇权,一边要赈灾,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去进攻东吴。

等天灾结束、司马炎的皇权也巩固以后,西晋内部也并没有因此稳定下来,而是又发生了军事动乱。

这起动乱就是著名的“秦凉之变”。

早在蜀汉灭亡前夕,曹魏名将邓艾在西北陇右一带收服了这里的鲜卑人、羌人等民族,并将其安置在雍、凉二州之间,跟汉人杂居在一起。

但是,西晋朝廷并没有处理好这些地区的民族关系。

这些杂居在雍、凉二州的鲜卑等民族,经常被征发为兵,或者被掠为奴婢、佃客,同时还要向官府缴纳高额的赋税,使得当地民族十分不满。

不久之后,雍、凉一带爆发旱灾,数十万人受灾,这些地区本来聚居了大量的鲜卑人等民族,司马炎担心容易引发变乱,于是派胡烈前往镇守。

谁知,这个胡烈来了之后,开始乱搞,不努力赈灾也就算了,他还采取高压政策处理问题。

此举直接引爆了鲜卑人的怒火。

270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率部起兵反抗,胡烈收到消息后,当即出兵围剿,结果不仅没能扑灭这股叛乱,反而遭受大败,连胡烈都被叛军杀掉。

此后,西晋朝廷多次派兵进剿,前后损失四员大将,均无法将其消灭。

这场叛乱从270年开始,一直到279年结束,时间跨度长达9年。

如此大规模,长达9年的叛乱,给了东吴宝贵的喘息之机。

事实上,鲜卑人发动叛乱之初,东吴内部也发生了叛乱。

当年司马昭灭蜀时,东吴南部的交趾、九真等郡(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发生叛乱,并投降魏国,司马炎称帝后,这些地区被纳入晋朝版图。

从地图上看,西晋除了占据北方以外,还占据着昔日蜀汉的地盘以及东吴最南边的交趾等地,实际上对东吴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所以,孙皓趁晋朝爆发天灾,以及忙于平定西部鲜卑人动乱的机会,大举对南方用兵,收复了交趾等地。

但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晋朝其实在279年一边平定秦凉之乱,一边从蜀中发兵,水陆并进,大举进攻东吴。

只要没有天灾,在粮草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晋朝的实力强大,完全有能力两线作战。

秃发树机能叛乱是279年冬季被扑灭,攻灭东吴之战也是279年冬季发起,在晋军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东吴依然没能挡住,仅仅几个月时间就被灭掉。

所以,东吴之所以在蜀汉灭亡后,还能坚持17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西晋内部天灾和叛乱的发生,严重迟滞了一统天下的进程。

而东吴自身皇帝的贤明和名将的坐镇,仅仅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已。

参考文献:《晋书》、《三国志》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1 阅读:58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