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避免蜀汉灭亡的唯一方式

雁芙说历史 2024-02-06 06:42:22

诸葛亮掌权后,在短短6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了5次北伐。

然而,5次北伐,却次次功败垂成,直到诸葛亮油尽灯枯的那一刻,也没能攻取长安,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令人扼腕叹息。

诗圣杜甫甚至为此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唱。

六年时间里,五次北伐,诸葛亮屡败屡战,从不放弃,在他心里,北伐似乎是一种信念,哪怕到他死的那一刻都还在北伐前线,可谓是至死方休。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诸葛亮如此锲而不舍地北伐?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连年北伐,始终不渝,不是因为他穷兵黩武,更不是为了转移蜀汉内部派系矛盾。

至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仅仅是一个希望渺茫的宏大目标而已。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诸葛亮看到了蜀汉早晚被吃掉,必然灭亡的悲剧结局。

为了避免这种结局,唯一的办法就是北伐,虽然成功的希望渺茫,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所谓的北伐,实际上就是一种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的悲壮之举。

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上,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以后,就面临着蜀汉朝野上下的一片质疑声,当时即便是蜀汉内部,也有人认为北伐劳民伤财,不如割据蜀中,安心发展,待天下有变,再图北伐。

面对这种质疑,诸葛亮不得不亲自出面回应。

为此,诸葛亮再次给后主刘禅写了一封奏章,阐述了自己对蜀汉危险现状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一定要北伐的问题。

这篇奏章叫做《后出师表》,北伐的问题,就是这篇奏章的主题。

在奏章中,诸葛亮开篇就表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是先帝刘备所坚持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是先帝刘备的遗愿。

这些不必多说,真正表达诸葛亮思想的正是接下来的表述。

对于三国时代的蜀汉,后世讨论特别多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蜀汉国小民疲,国力弱小的问题,二是蜀汉人才凋零的问题。

尤其是人才凋零这个问题十分严峻,所谓“蜀中无良将,廖化当先锋”就是在说蜀汉到了中后期,根本无人可用的窘迫状况。

甚至有人把蜀汉人才凋零的问题归咎到诸葛亮身上,说诸葛亮不注意培养人才,而且太过于专权,大小事务都要自己亲自决断,不给属下人机会。

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诸葛亮第一眼就看到了蜀汉人才凋零的严峻状况,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

而且诸葛亮非常清楚,蜀汉国力弱小,人才凋零这两个问题已经严峻到关乎到蜀汉的生死存亡。

正是因为蜀汉国力弱小,人才凋零严重,所以他才必须北伐。

关于北伐的事情,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是这样说的:

第一,后主刘禅比不过当年的高祖刘邦,手下谋士比不过张良、陈平,却想着通过长期跟曹魏相持的战略来取胜,这令诸葛亮十分不解。

为什么他要说这个话?因为反对北伐的人认为蜀汉当务之急不应该是北伐,而是割据蜀中,与曹魏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日后再寻找北伐的机会。

诸葛亮说这段话就是针对这种声音来辩驳的。

所谓与曹魏长期对峙,采取相持战略,本质上就是割据蜀中,偏安一隅。

但诸葛亮看到了危险,蜀汉国力弱小,只有一州之地,90万人口,曹魏坐拥九州之地,400多万人口,你拿什么跟人家对峙?

如果真要长期相持下去,曹魏凭借庞大的人口、资源以及国力,蜀汉很快就得被耗死,根本对峙不起来。

第二,诸葛亮列举了孙策创业的例子,反驳了那些反对北伐的观点。

反对北伐的人无非就是想偏安蜀中,割据一方,但诸葛亮认为偏安一隅,早晚也要灭亡。

当年还是汉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刘繇是江东那边的扬州刺史,王朗是会稽太守,他们在江东各自占据着一些州郡,割据一方,孙策也开始起兵。

面对孙策的威胁,这些人每次讨论攻守战略时,总是喜欢引用古代圣贤的话,虽然满腹经纶,却在攻守战略上疑虑重重,怕这怕那,胸中充斥着恐惧和困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也不去征讨。

结果坐视孙策坐大,等孙策强大以后,吞并了整个江东。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后出师表》

诸葛亮举孙策的例子,就是在告诉所有人,如果蜀汉偏安一隅,不去北伐的话,那就和当年刘繇、王朗坐视孙策崛起一样,是在坐视曹魏崛起。

孙策当年崛起后,只是吞并了江东,可曹魏要是崛起,那就会吞并整个天下,蜀汉也会被吃掉。

在乱世之中,不能像刘繇、王朗那样,前怕狼、后怕虎,畏手畏脚,偏安一隅也不是什么上策,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坐等出来的,只有锐意北伐,才有生存的希望。

第三,诸葛亮在为北伐的胜负辩驳。

首先是关于北伐究竟能不能打赢的问题。

诸葛亮列举了曹操的例子,说曹操是个智谋超绝的人物,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比肩孙武、吴起,但即使是这样智谋超绝的人物,还不是在潼关战败,差点丢了命,在汉中之战照样被先帝击败。

所以,曹魏虽然强大,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出师北伐,也是能够以弱胜强的。

其次是诸葛亮为第一次北伐失败做辩驳。

他同样也列举了曹操的例子,曹操智谋超群,连先帝刘备常常称赞,可就是这样的人物,也一样打了一些败仗。

所以说,连曹操这样的厉害人物都有输的时候,那自己出师北伐,谁又能保证得了一定是100%取得胜利呢?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后出师表》

诸葛亮这是在为北伐的失败辩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谁也无法保证打仗一定会100%胜利,更不能因此否定北伐的必要性。

第四点最重要了,在谈人才凋零的问题。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后,已经意识到蜀汉人才凋零严重的问题,并且十分担忧。

第一次北伐后,蜀汉的将才老的老,死的死,光是将才就损失了70余人,其余军官和精锐士卒更是损失一千余人。

而这些人都是昔日刘备南征北战时,几十年里从各地招揽到的人才,并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

而且诸葛亮自己也快50岁了,他的时间也不多了,等他死了,加上这些人才都在快速凋零,再过几年恐怕就要损失三分之二的人才了,到那个时候,还拿什么去跟曹魏抗衡。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后出师表》

这里面很关键的一句话就是,蜀汉的大量人才并不都是川蜀本土人才,而是刘备南征北战中,从全国各地网罗的,仅凭川蜀一个地方,更是无法再生出这么多人才。

这话很容易理解,蜀汉的人口仅仅90万。

这是什么概念,现代一个大一点的县级城市,人口都跟蜀汉总人口差不多,随便一个地级市都好几百万人口了。

蜀汉仅有90万人口,本土能产生多少厉害的人才?

反观曹魏,400多万人口,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人力资源比蜀汉强大好几倍。

诸葛亮作为丞相,对蜀汉的户籍人口是非常清楚的,对于蜀汉人才凋零的情况更是十分清楚的。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当蜀汉的人才真的凋零了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只能成为砧板上的肉,任曹魏宰割了。

所以,为什么要北伐,那就是趁着现在还有人才,集结精锐力量,举兵北伐。

往大了说,有机会攻取长安,恢复汉室,往小了说,就算没打到长安,也能蚕食曹魏,消耗曹魏的国力,实在不济就退回汉中坚守,也没损失什么。

可要是什么都不做,偏安于蜀中,那无异于坐等灭亡。

第五点,诸葛亮谈到了消耗国力的问题。

出师北伐是消耗国力,要耗费大量军费,可你就算不发兵北伐,战争就能停止了吗?

蜀汉如果不北伐,就偏安蜀中,与曹魏对峙,这样就能确保曹魏不来进犯吗?

这些显然都是不能保证的,即便是不北伐,偏安蜀中,为了防备曹魏可能的进犯,必须在北部重镇汉中一线部署大量的军队范戈壁曹魏。

而曹魏方面也同样会在边界部署军队,与蜀汉对峙,并且随时有可能来进攻。

既然要在边界部署大量的军队防御,那也同样需要付出大量的军费。

实际上算下来,在边界部署军队防御所需的军费和举兵北伐所需的军费大致是相当的,所以说,即使不北伐也同样需要这么大的军费开支。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后出师表》

与其如此,那为什么不掌握进攻的主动权,直接伐魏呢?至少主动北伐还有成功的可能性。

可如果偏安于蜀中,与曹魏长期对峙,蜀汉那点人口、资源,根本耗不起,相比之下,还不如北伐呢。

论证完自己的观点后,诸葛亮对北伐的问题做了总结。

他认为,仅凭蜀中一州之地与曹魏长期相持,形成对峙局面,是十分愚蠢的。

因为蜀汉据有一州之地,人口90万,而曹魏可是占着九州之地,人口400余万,长期对峙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对方耗死。

蜀汉根本耗不起,如今民穷兵疲,随着人才凋零的加剧,魏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资源,将来只会越变越强,最后将蜀汉吃掉。

所谓割据蜀中,就是偏安一隅,本质上是“坐以待亡”。

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个悲观的结局,所以一直在努力避免这种悲剧情况发生。

而避免被灭掉的唯一方式,就是举兵北伐,至少还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直接说道: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与其坐以待亡,不如举兵北伐,一旦成功,哪怕只是从曹魏身上撕下一块肉,那也是壮大了自己,更何况,万一真的攻破长安,是真的可以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总的来说,对于蜀汉的未来前途,诸葛亮是悲观的,他也有充足的理由悲观,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他悲观是有原因的。

因为以蜀汉一州之力,90万的人口,是真的被曹魏所碾压,只要北伐不成功,蜀汉早晚被吞并。

鉴于蜀汉民穷兵疲,人才凋零加剧的严重情况,加上曹魏方面人才辈出,诸葛亮其实对于北伐是否能成功,也是心里没底的。

所以,诸葛亮最后说,北伐是成是败,自己也无法预知,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出师表》

他明白蜀汉民穷兵疲,他更清楚蜀汉人才凋零严峻,他也不想连年北伐,可是没有办法,如果不北伐,以蜀汉现在严峻的状况,就是坐以待亡。

北伐是唯一的出路,尽管希望渺茫,却不得不这样做。

他看到了蜀汉悲观的结局,因此试图自己有生之年扭转局势,所以必须北伐。

然而,此举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之,十分无奈,也十分悲壮。

参考文献:《后出师表》、《三国志》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12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