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携新书《后山开花》再次来到深圳,与读者进行了一场轻松愉快的对谈。现场气氛热烈,余秀华的妙语连珠使得整场活动如同脱口秀一般,充满了笑点。
即便现场收音略有瑕疵,也丝毫没有影响这场充满灵感的对话带来的惊喜。
写作的转变:从容与平静谈及新作与上一本书之间在写作上的变化,余秀华坦言最大的变化在于更加从容和平静,不再像过去那样急于表达情感。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观点的表达或许显得粗糙,但这是生命历程的自然体现。
在《后山开花》的序言中,余秀华写道:“有些人把生命的平静当做美德,我认为这是件悲伤的事情。”她表示,从不认为顺从生活或既定观念是一种美德,被生活或某些观念完全驯服是不值得的。
爱情与其他:想要但未得到的糖果关于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余秀华将其形容为“想要但未得到的糖果”,总是渴望爱但未能完全得到,这不仅指爱情本身,也包括其他方方面面的爱。但她补充道,除了爱情,其他方面她都很富裕。
在书中,她用“羞愧”或“羞耻”来描述爱情,解释说有时候会因为违背了自己的日常反应而感到羞愧,尤其是在爱上一个比自己优秀或年龄不相匹配的人时。但她坦然接受这种羞愧,并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
乡村生活与创作灵感:自然的流露余秀华分享了她在横店村的日常生活:早起泡茶、看书、玩手机和写作。她透露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写作,因为需要时间消化和沉淀近期发生的事情。
对于新书《后山开花》的书名,她表示名字可以随意取,书名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关键在于书的内容。除了爱情,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乡村元素。
余秀华表示,正是因为她生活在乡村,才会选择写乡村的事物,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后山开花:绽放于平静与坦然这场与余秀华的对话,让读者得以深入了解她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也感受到了她独特的幽默和对生活的热爱。她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对乡村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自身情感的坦诚表达,都展现出一个真实而充满力量的诗人形象。
希望读者能在《后山开花》中找到共鸣,感受文字背后蕴藏的生命力。
余秀华的创作和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对自我和世界的真诚。她不回避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不刻意迎合主流的价值观。这种真实和坦诚,正是她作品的魅力所在。她对“平静”的反思,也引发我们思考:真正的平静并非是压抑和顺从,而是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澜起伏之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坚持。“后山开花”,或许象征着一种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里,依然默默绽放的 生命力量,也象征着即使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依然能够在内心深处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和美好。新农村:距离与便捷的双刃剑曾经,推开家门就能看到田园风光,如今却需要走上一段路。乡村与生活的距离被拉开了一些,这是一种微妙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也改变了乡村原有的样貌和感觉。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这是进步;而对于土生土长的村民来说,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文明的发展如同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代价。
出走与回归:内心的孤独与对经历的珍视这些年,由于各种事务的处理,出门的次数变得频繁。虽然并没有强烈的渴望,但长时间待在家中会感到孤独,出门反而成为一种调剂。
每一次经历都弥足珍贵,无论在家还是在外,时间都在流逝,重要的是经历并感受这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诗歌创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友谊与网络:真实与荒诞的交锋友谊如同爱情一样难以定义,它既珍贵又脆弱。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人际关系的维护需要谨慎。
在网络世界中,与网友的互动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体验。面对网络上的挑衅和无知的言论,选择直面回应,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真实的态度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引来攻击,但也展现了自身的真实和独立。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一些攻击显得尤为荒诞,用假名去攻击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滑稽的现象。
抵抗与顺应:在荒诞世界中寻找安宁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诞,许多不便明说的事情令人叹息。面对这荒诞的一切,选择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并保持内心的独立。
抵抗似乎是徒劳的,“乌鸦永远比孔雀多”,但知音的存在依然带来慰藉。读者与作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彼此独立却又相互关联。
读者的认可赋予了创作的价值,也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这种认可感,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带来希望和慰藉。
从乡村的变迁到网络世界的喧嚣,这位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坦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真实地展现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他既能够享受友谊的温暖,也能够直面网络的荒诞。在顺应时代变化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独立,这或许是他在这个复杂世界中找到的生存之道。
他对于经历的珍视,对于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于读者的感激,都体现了一个诗人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他用诗歌记录生活,用思考回应世界,在喧嚣中寻找安宁,在荒诞中寻找意义。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身的认知,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