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非虚构写作?|拆书《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大安于隅 2022-04-08 18:11:41

——— 大安拆书系列 ———

拆读一本书,为了解和致用

【书名】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推荐阅读人群】

对文学/新闻对非虚构写作有学习兴趣的朋友们

【类别】

工具书 技能 非虚构写作

这本书是一部演讲集录,集结了51位记者、作者、编辑等文学新闻领域人士的讲演内容。它是以不同小主题进行分类的集合,各篇之间的逻辑联系其实并不强。

读完是有收获的,只是它们零星分布在各篇之中,需要自己去搭建逻辑、去吸收整合至各自的非虚构写作学习框架里。

于我而言,它确实补足了我对非虚构写作的一些理解盲点。

一、   对写作方式的理解

书中所记录的大多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经验,他们对非虚构叙事的看待是更宏观的。

相比我仅对个体人物的关注,他们还会看到人物周围的其他人、文化、亚文化等环境因素,“我将环境视为水平面,个体视为垂直面。它们交集产生的线,就是故事。”

为了看到这个环境,写作前期的工作就不仅仅是局限于和人物的访谈了。写字者得走入自己笔下的这个世界,走入人物的生活。写校园男生的故事,就会花上时间和他们混在一起;写非法移民的故事,就会想要置身于移民走过的路线,哪怕会有危险。

但这种走入,又不是去彻底融入的意思。需要去理解对方,但却不能掺入自己的评判和情感;需要去走近对方,但却要维持旁观姿态,不能试图改变或干预;需要沉浸于故事现场,但却要把握好自己和故事的距离。

以上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既要走近,又要远离,充满矛盾感的工作啊!

阅读的时候,真的很佩服能置身现场的报道者们,尤其是战争、犯罪相关具有危险性的现场…也同时很佩服他们能和原先陌生的受访者很快搭建起足够深入的沟通关系…

比如之前看的《寻路中国》的何伟,搭讪过乡间农民、私企老板、流浪马戏团的演员等等,这些原先的路人们,却都被他搭讪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些甚至还是持续数年的故事…就是这些个充满细枝末节的路人故事,构成了中国城乡发展历程图的一个见证切面。故事微小普通,但意义宏大而珍贵。

这部分对我的启发可能不是说要树立一种新闻理想,而是让我看到了非虚构叙事所能实现的空间和可能性有多大,提醒我抬起头来,望一眼远处的山峰在哪里~ 然后,低下头,看到自己当下所处视野的狭小边界又在哪里~

那就是,我看到了非虚构写作关注真实个体的部分,但还未触及它又不止于这个个体的部分。

另外,我还发现,这个个体其实不一定得是别人,不用非得做访谈才可出文章,专注于自身的记录,也可以成就出有内容的非虚构写作。

这里涉及到非虚构写作的体裁类别,除了新闻报道、调查报告、纪实文学、人物传记等传统方式,游记、回忆录、个人散文、评论、历史写作等,其实都是非虚构写作的形式!写了大半辈子书评、散文、随笔的我,终于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东西了!这些,都是基于自我的非虚构表达啊!

也是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开始在自我介绍里加入“非虚构写字者”的自称,而不再是笼统的自媒体内容原创者…

这点新认知,虽然微不足道,但它给我的自我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一个无名之辈突然有了title的感觉,诶,看起来,我也在做一件挺像样的事情嘛…越想就越有干劲了啊…

虽然是自封的title,但也不妨碍我突然拥有了一种作家意识,就是觉得生活里的各种事情都可以写在笔头,都可以提炼出某种美感了!这种意识,不走火入魔的话,我还是很乐意沉浸其中的~

除了看生活、看写作视角上的变化,本书也还是有提及一些非虚构写作方法的干货的。

二、   对写作方法的视觉化理解

这部分比较散,我就罗列下好了。从故事主题到结构到细节,都有涉及。

给我最深的感觉是,演讲者们的表达能力真是好,能把一个抽象的东西讲得活灵活现的,而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视觉化比喻。

●主题比喻

“我会花大量的时间把我的主题和场景拿出来反复打量并且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其中(如果把一个主题看成是一个建筑物的话),哪些立面是能引起直觉反应的?又有哪些立面确实说出了点有意义的东西?”

很有道理。

每次读书会结束,或者一个人物访谈结束后,手里拿到的其实都是零散素材,涉及到不同立面的主题和意义,而我的工作就是找到这些立面,然后想方法去呈现。

●视角比喻

“有人们聚会的场所、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发泄不满的场所和坦诚交谈的场所。一个记者,必须能够找到这些场所,找到这些侦听哨位。

你得找到这样一个哨位,然后搞清楚在这附近有什么事,这样你才能够开始了解在一个社群或者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到底发生着什么。在这些侦听哨位上,你可以听到社群在说些什么,感受到它的心跳。

侦听哨位可以把我们带出通常的采访领域:跟社群的领导人或者自我任命的专家进行交谈。在那些地方,你去并不是去做访谈,而是去学习和理解。”

侦听哨位,其实也就是第一部分里面提到过的写字者和写作对象的距离。

我觉得,我是没办法做到新闻报道里的那种客观视角的,我会更希望自己和对方是一种互动交流的关系,不加入偏见评判,但保持着人和人之间的温度感。所以,喜欢这几个关键词“感受它的心跳”“去学习和了解”。

●结构比喻

“阶梯顶端的写作是言说,它呈现概况;阶梯底部的写作是展示,它呈现细节;而抽象阶梯却可以帮助写作者弄明白如何在顶端表达意义,又如何在底部举出具体例子,并且避免中部的混浊状态。

当你在精心布局的叙事中展现细节,它会带领读者向阶梯上方走去,在他或她的脑海中,意义自然就从故事中获得了。

如果你给我展现一个14岁的小女孩在一个大冷天把自己的上衣给了一个流浪者,你无须告诉我她多么富有同情心,她的行动说明了一切。”

书中屡次提到抽象阶梯,我估计是新闻传媒同学们的行业术语。这个阶梯的比喻也很形象是不是?

意义的呈现不是靠空空言说,而是像爬楼梯一样,需要建立在人物或故事的丰富细节之上,在读者的感受中,去带领他们一步步攀爬上去的。

“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叙事。

下一个层次是主要人物对事件的感受。如果作者能够成功地让读者抛下怀疑,用人物的眼睛来观看,那么人物和读者的感情就合二为一了。

在事实和情感之下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它是文章的节奏,用以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爱的持久,智慧的盛行,孩子的成长,战争的残酷,以及偏见的歪曲。”

这其实是对抽象阶梯的另一种叙述。读者会从事件,攀爬到感受,再攀爬到普遍意义。只不过,文章的节奏具体该如何理解,我还需要细细品品…

而关于在事件素材中寻找主题意义的方式,这个倒也值得一试:

“有时我请作者用六个词描述故事。接着我问能不能用三个词?一个词行不行?这种聚焦练习帮助作者从内容转向意义。”

●叙事方式比喻

还有一个比较好理解的经典比喻就是用电影语言来形容。

叙述人物的时候,有三种视角,从远到近,相当于电影里的远景镜头(旁观人物和环境),近景镜头(和人物更近,有了动作和表情等细节)和心理描写(进入了人物视角,看到了内心活动)。

叙述时间的时候,也可以用到电影的镜头语言。可以如快慢镜头那样,加速或放慢节奏;也可以如炫目白镜头那样,进行跳跃转接的叙述。

这种和电影结合的比喻是提醒我们,非虚构故事虽然没有虚构故事来得天马行空、夺人眼球,但也可以写得让人如看电影那样,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啊。

这个模块,插一张对我来说极有启发意义的图,那就是概述性叙事和戏剧性叙事的区别。

* 图片来自《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感觉自己的强项便是概述性叙事,即总结和提炼出信息,如之前的访谈类文章,从长达几小时的聊天中提炼出一篇文章,这是我所擅长的。

但如何在访谈之外,获取更多信息进行更多细节的还原,如何打造故事的场景感,打造如戏剧般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是我需要加强的功课。

●人物描写比喻

“文学不是一个适合墨守成规者的场域,作为作者,我们必须用演员处理独特的外貌或者声音特质的方式,把自己小小的不同点最大化,并戏剧化地投射出去。

我们必须将自己戏剧化,将我们拥有的特点放置在最清晰聚焦、界限分明的灯光下。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只强调能引向最激烈冲突的个性特质。”

这是关于我在第一部分提到过的,非虚构可以从写自己开始。那如何写自己呢?这里用了戏剧演员的比喻,感觉像是用了文学滤镜一样,把自己的突出点给突出来?嗯,那这样是否会有偏离真实的嫌疑呢?…

“我的‘I’这个角色并不完全是我,而是从我的很多面中拆分出来的一个角色,一个类似文学化的杰瑞·刘易斯(Jerry Lewis)的角色。”

查了下,杰瑞·刘易斯是美国知名的喜剧演员,在这里,应该是指一种可以为大众理解的比较普世的东西。

那么,也就是说,写我不是为了自恋,不是为了用文学滤镜来美化,突显出来的东西也不纯粹是个人化的,而是能引起共鸣,或是表达着普世意义的。从这个角度看,它是在写自己,但又不止于写自己。

“把自己变成角色的过程,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从自恋中解脱出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从外部看清自己。做到这个可能是一种解放。”

当我们写自己的时候,也可以达到挖掘世间真理的深度,其实“自己”便是一个源源不断的非虚构写作来源,不要小瞧了自己的流水账,不要小瞧了自我写作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深到帮我们认清自己,也可以大到帮我们认清世界。

太受鼓舞了!写起来写起来!!!

以上大概分享了此书对我在非虚构写作方式和方法上的启示。

最后还想提及一点的是,它让我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故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三、   对故事意义的理解

小孩、大人,没人不喜欢看故事。绘本、小说、电影、电视剧,这些都是故事。

为什么我们喜欢看故事?

“我们喜欢故事,是因为我们在故事中思考,因为这是我们从世界获得意义的方式。”

嗯…很有道理。

但,这个意义对不同的人可能是不一样的,一些是消遣,一些是好奇,一些是希望看到同类,一些是想要找到借鉴。

故事,让我们觉得,我们不是孤立个体,我和某个别人、群体、社会之间,总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这种联系里,我们理解着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意义。

“在大部分优秀的故事中,人物都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现实生活中这种事却并不经常发生。在这个意义上,故事不像真实的生活。优秀的故事表现人如何存活。”

对,这就是我想做非虚构写字者的原因,有一股直接来自内心的意愿,想要记录下自己和别人的存活状态,想要探询我们为何是这样的状态。

想在有生之年,用文字去深深拥抱这个世界,无论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灰暗的还是鲜亮的…

读完这本书,我越发肯定的一点是,嗯,我热爱这件事情。

【一个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公众号:大安于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