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记忆的力量,有多大?|《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共读记录

大安于隅 2022-03-04 12:30:43

2月,象群女性共读圈分别进行了关于第十六本书的2场线下共读会(白天场+夜间场),总共有11位小姐姐和1位男士飞行嘉宾参与其中。

1月份我们共读的是《生命之书》,围绕各种生命关键词,我们一起跟随克里希那穆提的思考足迹,以及生活里的现实沉淀,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更深入探索。

这个月,我们则一起走进了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半自传作品——《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 图片来自网络

这本书描写了珍妮特从小到大的经历,从她出生到被想养男孩的温特森家庭误领养,到阴暗回忆的童年,到她离家出走独自上学,再到年长之后寻找生母的过程。

但这本书的呈现,并不是按照这个时间顺序进行的。如多位圈友的共同感受,珍妮特的语言是片段化、意识流式的,时间线交错进行,她的故事是在阅读中慢慢拼凑出来的。

一    关于珍妮特的故事

●温特森太太

她是珍妮特的养母,据圈友Jing所说,她可能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她对生活态度消极,彻夜不眠,苦难成了她的盔甲。她给我们的最初印象是阴暗的、负面的。

圈友Jello说,温特森太太和珍妮特的母女关系,让她想到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有段时间,母亲的低迷状态和控制欲让她们之间根本没办法好好相处。

顺着控制欲的话题,我们反思了下我们在关系中的状态,对孩子、对伴侣,我们是否也无意间对他人造成了压力。

圈友Cecilia说,她之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会尝试去控制这个控制欲。

圈友July说,还是需要适度的控制欲,尤其在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方面,在原则性问题上。

圈友Jing提到自己在不同状态下,对伴侣的控制欲也会不一样。当自己更有安全感时,她不会介意伴侣和别的女性聊天,反之,则会明显感到心怀芥蒂。

控制欲,就像一根绳索,拉起了亲密关系的两端,让二者发生了联系,但如果这根绳索被拉得过紧,又会让这种联系扭曲甚至变形…

我们一致认为,温特森太太的控制欲十分强烈,她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会去考虑对方是否接受。她只想直接拉起这根绳索,而不会去顾及绳索的另一端。

尽管如此,圈友Amy说,温特森太太其实是有爱的。

是的,虽然整本书,珍妮特都在写养母带来的悲惨记忆,但我们还是读出了爱的成分。

圈友Jing说,只是抑郁的人没办法好好去爱。

我们都好奇,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温特森太太这样的为人状态。甚至人生于她而言,就是个垃圾桶,而且桶盖关着,谁都逃不掉。

圈友姗提醒大家,书中也部分论及到了当时英国的大环境,工人阶级、女性生存地位、对集体逃离的个人主义等,对大环境的更多理解或许也能帮助我们去了解温特森太太的生活背景。

另外,我们也相信,珍妮特对温特森太太,这个养了她十几年的女人,也是有所爱意的。圈友大安提到,书的末尾,珍妮特说了一句话,她说这是她的温特森太太。

也许她们对彼此都有爱意,但她们没办法生活在一起。爱着,但必须要远离。

书中,当温特森太太得知珍妮特是同性恋时,她请了教会的人来给珍妮特做驱魔仪式。她对珍妮特说,可以正常的话,为什么还要快乐?这是温特森太太的生活选择。

圈友Jing提到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以及它的英文原名:“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英文是母亲的反问,而中文是女儿的回答。两个人的选择,截然相反。

到底什么是正常?圈友武说,对母亲而言,她的正常便是教条之下的生活。但如果扩大到社会层面, 仅仅符合法律和道德的生活便是正常了么?她对正常这词产生了困惑。

圈友大安说,“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这句话首先是一句对母亲、对权威的反抗语。珍妮特不要母亲定义下的正常,她要自己的定义。

圈友Jing提醒大家,拆掉这本书的腰封,你会发现,封面女孩闭着的眼睛,变成了张开的状态。顿时,大家不约而同起了鸡皮疙瘩,感到略微惊悚的同时,慢慢体味到了书籍设计和主题的寓意。

飞行嘉宾凌说,自己便是被标题吸引而来这次共读会的,他想知道,如何寻求快乐。

那,是否不被定义的生活便是快乐?那,珍妮特最后是否找到了她要的快乐呢…

* 象群的夜间场共读会

●温特森先生

他是珍妮特的养父。对于他,我们也同样好奇,在这段受到老婆极度控制、没有性关系的婚姻里,他为什么会一直待下去,直到最后?为什么连珍妮特这个孩子都有出走的愿望,而他这个成年人却没有?

如圈友Cecilia所形容,他好像就只是一个在老婆控制下的,家里的赚钱和干活工具人。

部分圈友认为,他是爱温特森太太的。圈友Jing提到一个画面,那就是温特森太太念书,他和珍妮特一起坐着听的画面。温特森太太是下嫁的,她比丈夫有资产、有文化,因而圈友Jing认为,温特森先生对太太是有崇拜感的。

圈友姗提到了另外一个情节,那就是他们夫妻俩都入了福音教派。这个教派极其小众,或许是因为教规提倡节欲、反对离婚等,温特森先生就这样接受了十几年的无性婚姻。

我们也提及了温特森先生的童年,他是那群人们为庆祝一战胜利而生,后又被人们忽略了的孩子。他的酒鬼父亲,他被父亲遗忘在酒馆门口的童年,如我们在共读会上读到的一句书中摘录所言,他是一个未能长大的孩子。

由此,我们稍微明白了些,为何温特森先生不选择离开温特森太太的人生垃圾桶。他是个成年了的孩子,他还不知道如何去打开被温特森太太阖上的垃圾桶盖。

●温特森太太和温特森先生

这是珍妮特的养父母。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状态,让一些圈友或感惊异,或感不解。

圈友武也提到了珍妮特自己和几任前女友的关系。她看到珍妮特会和女友吵架,甚至还会有暴力倾向。为什么这样的关系也能持续5年?她感到困惑,到底什么是爱?当她想用语言去抓住爱的本质时,或许爱的本质便已遗失在了语言里…

圈友瑶提到了苏茜。她是书中所写的珍妮特最后一任女友,是陪伴着珍妮特寻找生母过程的女友。文字里的苏茜对珍妮特是包容的、鼓励的,如圈友Jing所说,苏茜就像是一个母亲形象。而这本书的扉页也写着,献给苏茜。

圈友大安提到,这是一个关于溯源的故事。珍妮特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们提到了人生的不同可能性,当我们的父母不是这样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是否会是另一个样子。是人都会对这种可能性感到好奇吧,珍妮特也是。

圈友武提到有个章节,珍妮特似乎变回了一个婴儿,无法正常说话,需要别人帮助。我们想起来苏茜对珍妮特说的话,她告诉珍妮特,她是有爱的能力的,只是她需要学习被爱的能力。

对于珍妮特而言,她对爱的理解和习得,是在溯源过程中,渐渐深入的。

●生母

珍妮特的生母是工人阶级一员。16岁的她因为无法养育私生女,母乳喂养了珍妮特6周后,便送走了珍妮特。

在养父母都去世后,珍妮特开启了寻母之旅。

圈友大安表示,自己没办法理解被领养的心境。圈友武说,虽然自己不是被领养的,但会有部分共鸣。因为她从小跟祖辈生活,之后才回到父母身边,于她而言,和父母的相处不是血缘天然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这让圈友大安想起费孝通《生育制度》中所描绘的现象,即人类生育关系和抚育关系的分离。社会中家庭形态其实很多元化,我们直觉认为的和父母间存在的天然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天然。

对珍妮特而言,她会对血缘的天然关系感到好奇,但她并没有想要介入后天的母女间的社会关系里。

圈友大安提到结尾,珍妮特找到了生母,但珍妮特并没有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她的寻母不是为了相认,如圈友丹所说,她可能只是需要知道生母的存在就可以了。她只想看到自己的根,但并不想改变之后的生活。

她寻母,只是为了溯源。如圈友Jing所说,作者一直在回溯过去,想要和自己达成某种和解。

顺此话题,圈友武提到了记忆。

之前我们提到了书中珍妮特写到自己的书被温特森太太一把火烧掉的情景。圈友瑶说,她记得作者在火光中感到了一种光亮温暖。而圈友武说,她记得的是怒火和恨意。后来,我们看了原段落,珍妮特原来同时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但两位圈友的感受却截然相反。

圈友武想起之前做过的去重新解读自己记忆的练习。如果负面记忆和正面记忆有比例的话,这种比例起码要大于一比七,我们回忆起来时,才会觉得快乐居多。可见,负面记忆的遗留力量之大。

它会影响我们如何感受过去,和感知现在。就像珍妮特对过去的阴暗回忆,就像圈友瑶和武对文字的不同感知。

二    关于珍妮特的传记

这本书所记叙的,便是珍妮特大部分的负面记忆。

多数圈友读完此书,首先感受到的是浓浓阴暗感。圈友July说,珍妮特的文字是在自我疗伤。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她的伤口。如珍妮特自己所说,文字表达的只有能够表达的部分,沉默的是大多数。

飞行嘉宾凌说,她也在代表一部分人,表达这个伤口。

因为是自传,所以其间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这也引发了圈友们的一些质疑。

比如,圈友Amy认为,这个家庭肯定也有正常生活的一面,但珍妮特的呈现似乎只着眼于了她记忆中的阴暗面。

比如,圈友武读的时候,联想起了之前阅读传记的体验,她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经历特权”,因为他们首先有资本、有特权去获得这种经历,才会有这些作品产生。在此种阅读色彩的笼罩下,她会对作品本身产生一种质疑。比如,对于本书,她感觉作者是否在有意突出自己的关键词标签:“被领养”“同性恋”“牛津大学”等,这些组在一起会引人注意的标签套餐。

比如,圈友Jing对于珍妮特满纸的苦难,会有猜想,她的写作源泉是苦难,那她是否也在贩卖这种苦难…

也有圈友在这些阴暗文字背后,看到了爱,看到了力量。

比如,圈友瑶说,虽然阴暗,但最后读下来是有力量的。共读会结尾,她在纸上写的一句话是“自我救赎的力量”。

比如,在共读会的自由书写环节,圈友丹联想到的,是西游记里的战胜磨难的精神。

* 象群的白天户外场共读会

白天场的共读会最后,我们提到了丰县铁链女事件。圈友Cecilia说,这件事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个铁链之下的女人,可以是任何一个女人…

更进一步说,这条铁链,也可以是任何一种形式的铁链…

在珍妮特的故事里,她的铁链是她的出生、她的过去,幸运的是,珍妮特后来获得了去反操控这根铁链的能力,以及让她有能力去做到的环境。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幸运…

但,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幸运…

珍妮特后来找到她想要的快乐了么?我们局外人估计没办法知道了,我们所知道的是,她在叙述中,获得了疗伤和和解的力量。

如圈友Amy所说,表达即疗愈。

那我们呢,我们是否也需要这与负面记忆和解的力量,我们是否也找到和拥有了适合自己的表达…

---   以下是各位圈友的阅读体会记录   ---

圈友Amy:

刚拿到这本书,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可是想到这是本月的阅读书目,还是应该仔细阅读,于是就这样一页一页翻看着,虽然读的过程不那么愉快,但也还能读进去。

总感觉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通过读书会大家的讨论,好像对这个妈妈的印象有了很多改观,我自己读只看到了一个面,而大家一起分享,会看到很多面,于是,人物形象就慢慢地圆润起来。

温特森太太就是普普通通的母亲一个,而反观自己,也可能有对女儿不客气说话的时候。作者的文字在提醒我,对孩子们要尽量温和,体现出对他们的爱。自己不经意的情绪化表现,都可能影响他们一生,让他们记一辈子。

还有作者很珍视的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也希望自己多给孩子们一些温馨的亲子时光,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将来长大也可以常常惦记这个温馨的家。

爱是什么,爱可能就是日常生活的点滴吧。儿子洗完澡,看他头发湿湿的,帮他拿个吹风机,他觉得很温暖。睡前给孩子们准备好热水袋,钻进被窝暖暖的。接女儿放学,带上她上学的时候说好要带的东西,陪着她玩跳跳蛙,陪着她做游戏等。

---   ---   ---

圈友July:

游离于社会标准、挣扎在标准社会的个体的成长历程。它就像一本放血书,作者用文字拷问、思考,以笔当作利刃,在自己成长历程的躯体上猛然一刀,放一道黑血,为自己的将来解毒。

过去的点滴造就了她,但写出来可以放下过去;写出来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让作者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或许沉重,或许不堪,然而好过虚假的美好,至少她看到的世界不是柏拉图口中那个影壁上的投影。

世间各有各的成功,然而不幸的源头都是千篇一律的。作者一生都在寻找爱,企图从温森特太太的“爱的模式”中逃离。她在与伴侣的相处中自省,一直在寻找爱,但爱不是一种可以追求的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发源地在童年,长大之后或许足够幸运遇到全然接纳你的人,但其中历程无论怎样蹉跎,再得到的爱已不再如往初,爱最初的线索早就随风逝去了。

我曾尝试着写自己的过往和母亲。处于人生不同阶段时,对母亲和过往的感受都会发生变化。每个人都在建构着自己理解中的世界,而锚点是世界观。每个时期的认识,都取决于你在人生路上处于何种位置。每次写完,我总觉得这可能不是全部的真相,我总想办法与母亲再聊聊过往。然而母亲的态度和观点从未改变过。即使如此,回头看看每个阶段自己写的,不去评判,看到的是自己每个时期的真实样子。

真的有全部的真相存在吗?真相不一定可寻,然而感受却总是真实的。作者面对自己的感受足够诚实,然而对于温森特太太来说,是没有辩解的机会的。不重要,这是一本属于作者的放血书,无论他人怎么想,对于她自己,无比重要。

---   ---   ---

圈友Jello:

我们终其一生所求的——爱,这个艰涩的字。一切起始的地方,我们必然归来的地方。爱,爱的匮乏,爱的可能。

而爱的对立面——你无法否认属于你的东西。远远丢弃,总有回归,清算,复仇,或和解。总有回归。伤口会带你去那里。因为留下了血的踪迹。在读书的过程中,脑海中反复出现格式塔中的“未完成事件”这个词汇,我们总是被过往所困、僵持在原地,尽管那么的痛苦血淋淋,依旧会固守着那个曾让自己生存下来的惯性反应模式。

记录了几段自己特别喜欢的片段,看到父母的内在小孩,看到母职重压,看到藏在苦难深处的礼物:

“‘别怕,爸爸。’

’不怕,不怕。’他点点头,觉得安慰,像个小孩。他从来都是个小孩,而我很难过没能看顾他,难过有那么多小孩从未得到看顾,因此未能长大。他们会变老,但无法长大。长大需要爱。如果你幸运的话,爱会在以后到来。如果你幸运的话,就不会朝挚爱脸上打去。”

“我认识的女性没有几个从事专业或管理工作,而那些担任此类工作的都未婚。学校的女性教师多数未婚。拉特洛太太丧偶,她是英文系主任,也仍旧要为两个儿子煮饭洗衣,而且她从不休假,因为她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句话)‘当一个单身女人不再能引起异性的任何兴趣,她只有在发挥作用的地方才能被人看见。’”

“我写过爱的叙事与失去的叙事——渴望与归属的故事。如今看来一切明朗——温特森式的对爱、失去与渴望的着迷。是我的母亲。是我的母亲。是我的母亲。

而母亲是我们最初的爱恋。她的手臂。她的眼睛。她的乳房。她的身体。假使我们后来恨她,我们将那愤怒带入与其他爱人的关系。假使我们失去了她,要去哪里重新找到她?”

“我往往着迷于研读文本,并将它们植入我的写作。圣杯传说便是——匆匆一瞥,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永远消失了,而后的追寻是为了再次找到它。”

---   ---   ---

圈友丹:

书读完了,像是读了另一个版本的“生命之书”,讲述的是丧,抚慰的是爱。

作者通过书写故事去了解世界,抚平伤痛,认识自己——她为什么信奉上帝、为什么喜欢文字、为什么喜欢男性打扮、为什么是女同、为什么不能和别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温特森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是温特森太太,她可能会怎样?故事可以有很多种版本,真实本身是复杂的,讲述故事的目的不是还原事实,而是寻找自己的出路。

和上一本《生命之书》不同,这本书很具体,有人物、有对话、有叙事、有细节,但是没有时间线,没有起承转合,没有主题大纲,读的过程像是在一个个场景间跳跃,一个场景还没说完,就飘到了下一个场景(有时甚至不是一个场景,就是一个没有开头的故事的结尾),有可能还会跳回来,有可能就结束了……

虽然开始读起来有些混乱,与自己的经历毫不相干,但文字的吸引力还是让人想一口气读下去。有点像拼图,读着读着画面自己就完整了(读了一遍,只是框架完整了,还有很多细节没拼出来)。认真端详这幅画,每个读者可以找到自己的重点。

母亲这个角色之所以重要,因为她是我们的来处,是情感的启蒙(无论她做什么,我们都不得不相信她是爱我的)。无论明快或深沉,母亲在我们的生命底色中留下了抹不去的一笔。母女应该是世界上关联最紧密的两个人,最了解彼此,最难懂得。

温特森太太厌恶生活,她活在自己编织的苦难里,那是个僵化的不可改变的世界。珍妮特想要热爱生活,想要追求快乐,她相信永远有下一次机会,即使是时间也是可逆的,“真实的时间是灵魂活过的时间,这样的时间是可以挽回的。”

这是一个以宽恕结尾的故事。

---   ---   ---

圈友Cecilia: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一直浮现两位朋友的经历,她们都是同性恋女生,一位在幼儿园之后才跟父母一起生活,跟母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另一位是从小被照顾得很好的独生女,但她跟我说,她爸爸一直期望有个儿子,因为计划生育不可以再要孩子,所以她一直觉得因为自己是个女孩,爸爸是很失望的。

是不是找错了婴儿床的孩子,其实可以感知到抚养人在期待些什么,他们终其一生可能都在找寻父母满意的样子。

关于自由书写,这本书的作者写得还挺凌乱的,看起来也有一点费劲,在读书会上第一次尝试了自由书写,回来后也在日记中尝试了几次。发现自由书写这个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我写作的懒惰,因为随意写,很自由,不需要写得文字优美逻辑严谨,输出即可。

--   ---   ---

以上便是象群共读圈关于《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的共读记录,希望能给其他书友带来关于此书的参照~ 一起来探讨关于溯源、关于记忆的任何事情。

- 象群共读圈 -

由小姐姐们组成的迷你共读小组

不做最好,只做最适合我们的读书会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