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重:1937年郭沫若回国,陈布雷起了重要作用

寒梦评历史 2023-02-25 04:45:08

陈布雷,原名陈训恩,宁波慈溪人,1890年11月生。是民国时期早年上海报界的著名记者。1911年夏,陈布雷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应上海《天铎报》的聘请,出任主要撰稿人,开始写政论文章,锋芒初露;后又任《申报》和《四明日报》特约撰述、《商报》编辑主任、《时事周报》主笔。用“畏垒”、“布雷” 笔名发表社论及杂文,提倡民主革命,笔力雄健锋利,享誉一时。陈布雷当年在《商报》上发表的文章,《向导》周刊也曾予转载。

陈布雷

1935年后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被称为国民党“第一支笔”。1937年7月初,蒋介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那篇著名的演讲稿就是陈布雷起草的。作为蒋介石的“御用”笔杆子,尽管他心里充满了“不能用我的笔达我所言”的苦恼,但他愚忠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致面对现实,陷入极度矛盾之中,终于在1948年11月13日自杀身亡,“自弃自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年11月生,四川省乐山人,中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1921年他发表的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后同郁达夫、成仿吾在上海成立了“创造社”。郭沫若的诗文充满激情,豪放奔腾,猛烈地冲击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藩篱,声誉日隆。

郭沫若

1927年,安庆发生“三二三惨案”,蒋介石着手清党,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敏锐地觉察出蒋介石的野心,在3月31日,发表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无情地揭露了蒋介石的反革命面貌,指出“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从而被蒋介石通缉,被迫流亡日本。

陈布雷和郭沫若第一次见面,是在1927年春。

当时陈布雷应蒋介石的邀请,专程从上海赶往南昌,他在北伐军总部见到了郭沫若。

陈布雷看到郭沫若一身戎装,英姿勃勃,就很倾慕地说:“沫若先生,今日一 睹风姿,真是三生有幸。”面对一袭长衫、文士气派的陈布雷,郭沫若也很尊敬地说:“畏垒先生的时评,真是力透纸背,横扫千军。”

前列者为郭沫若

陈布雷和郭沫若第二次见面,是在10年后的1937年9月。

1937年“七 · 七”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在日本流亡的郭沫若,期望着能回到祖国。此时,时任福建省府委员的郁达夫找到了陈布雷,希望他向蒋介石疏通一下,取消对郭沫若的通缉令,让郭回国参加抗日。陈布雷立刻答应下来。

郁达夫

一日,蒋介石提起了郭沫若,说郭写的那篇文章太刻毒了。他问陈布雷:“郭沫若这几年在日本究竟在干什么?”

陈布雷说:“听说郭沫若在日本10年,主要在研究甲骨文和青铜器。他写的书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很大。现在他想响应委员长号召,回国抗日。人才难得啊!若把这种人才搜罗起来,正可以说明你的宽容大度,用人唯才。”

蒋介石有些松动:“那么这个通缉令…… ”陈布雷说:“蒋先生,我看正好以抗战开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为理由撤销这个通缉令。”

接着,陈布雷又说: “蒋先生,郭沫若是日本通,我国抗战理应借重他,而且他现在处境很危险,日本政府已派人严密监视他。”

蒋介石点头同意,并授权陈布雷办理这件事。陈布雷立刻把这消息告诉了郁达夫和李克农。郭沫若接到郁达夫信后,于1937年7月25日经化装,乘“日本皇后”号,于27日到达上海。9月19日,蒋介石电召郭去南京。24日傍晚,蒋介石在陈布雷陪同下,接见了郭沫若。1938年4月,郭沫若同周恩来等人见面后,就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管抗日宣传工作。当时,正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时期。

陈布雷慈溪故居

1941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0岁诞辰,又是他从事创作生活25周年纪念,重庆文化界发起大规模庆祝活动。陈布雷是发起人之一,并写了一封贺信和一首贺诗给郭沫若,表达“书生心境,无不息息相通”之意。郭沫若也写了谢信和诗,赞扬陈布雷“如椽大笔走蛇龙!”

0 阅读:3

寒梦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