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你想投进中医的怀抱,却发现中医早就不纯粹了,就好比你日思夜想的女孩,变得你已经不认识了!
现在当中医,很难,难到不想当医生。
一难,总有无数治不好的病
你知道当中医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
不是挣钱,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成就感。
中医是一个感同身受的职业,同喜悦,共悲伤,“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这种共情的力量越强,攻克顽疾后带来的成就感也就越大。
当然,与成就感相对的就是挫败感。
你费尽脑汁自认为想了一个绝妙的治疗思路,结果患者复诊反馈一切照旧,那种挫败感和愧疚感,就是成就感的伴随产物,冰火两重天。
患者的依从性越好,对自己的信任程度越高,那种治疗无果后的痛苦就越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医都能治好病,现在为什么就治不好了呢?
原因就在于西医的介入,很多来看中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西医的弃儿,实在治不好了,就说:“去看看中医吧,兴许能治呢?”当然西医大夫心里是不信的,凭什么连西医都治不好的病,中医想治好?
这些死马当活马医的病人,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主观不适,西医各种仪器查了一遍,查不出毛病,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类;第二种,病情晚期,各种西药、疗法都狂轰滥炸过,病情每况愈下,不受医院欢迎的那种。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治疗难度极大的,怨不得中医!
倪海厦就定出规矩,凡是先找西医的、或者已手术过的乳腺癌,他一律不治,理由是他们不相信中医,病急乱投医才来找他;最重要的是,病已经被治坏了,不是单纯的病了,性质已经变了。有些手术过的病人连经络也遭到了损伤,且经过寒凉西药的乱投,病人的仅有的一点阳气也损失殆尽!
殊不知,西医治不好了,才转投中医,这才是最大的误区!
二难,病人总想速效,没耐心
我的一位中医师朋友,就屡屡吐槽,病人可以忍受经年累月的长期服西药,如高血压、糖尿病药、降脂药、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疾病,为什么看中医就没耐心了呢?
有些病人往往上来就问:医生,我的病吃你的药多久能好?
医生会很无奈,这些人的病邪已入里,如三阴症的形成是几十年的结果,想要几十副药就彻底好,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如果短时间没有起色,病人绝没有耐心仍旧在你这儿看,会认为你医术不精,是忽悠他的!
就连名人蔡磊也没耐心,别人给他介绍过的各路高手太多了,其中不乏真才实学的人,却被他一概斥责为骗子,病不是短时间形成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改变生活状态,这个道理他也不懂。
所以“医不叩门”是真谛,如果病人对大夫没有起码的信心,病好的概率极低。我看到很多名老中医的医案,有些慢性病、重病,那些病人都极为配合,专一不二,有时半年才治愈。
三难,难在不得不“随波逐流”
人们都说中医深奥难懂,中医治病更是玄机重重,我想这难就难在辨证论治上。比起西医,中医治病方法的可重复性差,强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可如今时代不同了,中医也“改进”了。
在医疗体制的推动下,中医生们纷纷展开竞速赛,比的是谁看的病人多,而非能否看好病。曾经有位医师这样跟我说:“除基本工资外,我们靠的就是挂号费,多看一个算一个,至于一些免挂号的高龄病人,我们也没办法,只好敷衍了事。”
当然,我们不能断言所有医生都如这位这般实际,但至少他代表了一种趋势。
翻翻中医科门诊或住院部病案,每本大同小异。搜集既往史资料,大多是曾不明原因出现某病,遂到某医院就诊,服某药未效,于是来我院。继而现病史,即一个主症加上口渴食欲二便,然后体查一大堆西医指标和舌脉象,接着就可以辨证了。
反正一个病无外乎那几个证,倒好辩,关键在于处方开药。循着经方再加减几味药以示水平,这样就解决了一个病人。用药有效没效不管,只要毒不死就好。
如此,病人生死也只能听天由命。还有的高明医生干脆把老祖宗留下的四诊并为二诊,病人无须言语,任由他观触一阵便“心中了了”。方药既出。然病人服药无效,只得自叹倒霉。
长此以往,中医的旺盛生机终将葬送在我们的不精不诚上。刘力宏在《思考中医》中写得好:“可是不知道你还是在当医生,你还是要为工,这就是当今中医界的现状。”
四难,难在疗效下降
中医疗效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起源于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在理论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医实行的一场“和平演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的观念日渐僵化,从而导致了最为致命的后果——中医疗效下降!
由于西医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使得许多中医师在临证之际,不知不觉陷入了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受西医诊断之所囿,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息风;如根据药理实验得知:葛根、丹参有“扩冠”作用,黄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转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关疾病则必定选用。
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实亡!医生不在中医的原则指导下用药,一旦治疗无效,往往就借助于西医的手段进行治疗,以求速效。
此弊积重难返,久而不觉其非,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五难,你治得了患者的病,但是治不了患者的人生
我能治得了患者的病,但是改变不了患者的人生轨迹。了解疾病真谛的人都知道,医生只是一个助缘,三分治,七分靠养!
现在是以病为原点的,古代的中医其实不是治病,他是“调常”,回到正常。最重要的是好好吃、好好睡,还有适当地运动,先给自己安排一个相对正常的生活,然后慢慢去找自己得病的原因。比如,心态、情绪、人际关系、饮食作息、生活环境......然后不能光想,要行动、调整。
我们只能帮助那些愿意接受这些观点,而且还有机会的人。
一个简单的咳嗽,辨证思路也对,但是下次患者来复诊:哎呀,大夫我吃了药怎么还是咳嗽啊?医生问:你忌口了吗?
患者:啊呀,没有,没办法呀,每天要应酬。
熬夜了吗?
没办法呀…
六难,难在缺少“纯净药材”、廉价药材
——“我开始用了3克吴茱萸,患者服用后没有效果,增加到9克还是没有效果,又加到50克还是没效果。”
这位老中医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然后让患者把药拿来一看,结果是假的。假的怎么会有效,不吃出毛病来就不错了。”
这是一位老中医遭遇假药后的感叹。
所谓“纯净药材”, 用药人都知道,药材只有经过炮制,才能增效去毒,成为临床用药。而今部分药材为省工序,未经加工就投入使用,后果不言而喻。此外,道地药材越来越少,这也是临床疗效下降的直接原因。
很多老中医抱怨,同样的方子,几十年前,一般一次开三副,如果对证三副就起效,有的甚至一副药下去,病就好了,现在,大多一次开七副,即使对证效果也不甚明显。
中草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及大面积速生种植,已经使中草药彻底失去了本真和“元气”。
中药材市场究竟有多少假药、次药,没有人详细调查统计过。但不是“道地药材”,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拿附子来说吧。附子最有名的是四川江油市出产的,江油因此被称为“附子之乡”。江油附子药效好是江油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最适合附子生长。
如果把江油附子引种到海南或者东部省份,那么,江油附子就被“变性”了。现在的江油附子已经不是以前的附子,模样还是那个模样,药效却大打折扣。
吃药还是吃饭?近年来中药材大幅涨价,更让不少病人时时面对如此艰难的选择。过去一直以“简、便、验、廉”深入人心的中草药,疯狂暴涨。
大家都知道酸枣仁治失眠最灵,几年前酸枣仁就开始身价一路飙升,从几分钱一克,一路攀升,到今天一克快两块钱,其价格已经堪比人参了。
高昂的药价导致中医大夫苦不堪言,试错成本大大增加,几副药不灵,患者就跑路。
难怪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
由于西医的渗透,为利所使,中医中药灭亡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