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1935年南下红军与川军百丈关生死对决兼论战后对各方影响

火耀西南 2023-12-30 18:51:03

文/编辑:nirvana

1935年,在四川有两个人是最压抑的,一个是张国焘,9月11日,中共中央为贯彻北上的既定方针,再次电令张国焘“立刻率左路军向班佑、巴西开进,不得违误。。。”

张国焘

此时的张国焘正与中央争论得非常激烈,虽然后来这件事情在红军长征文献中被定性为“对当时政治形势与敌我力量对比估计上有着原则上的分歧”,但是那时的张国焘是不会认为自己有失误的。反而致电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单独东出,将成为无止境的逃跑。”

而他的计划他认为无懈可击,那就是“南下首先赤化四川,该省终是我们的根据地。”

9月15日,张国焘在阿坝召开了“川康省委扩大会议”,在会上他很自信的表示“我张国焘走南闯北大半生,革命根据地说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还从没走过绝路!”

毛尔盖旧照

两天后,张国焘发布了南下命令,9月19日,红四军、三十军到达毛尔盖地区,这时,随着红军的到来,沿途道路两旁出现了大量政治宣传员连夜拟制的标语口号:

“革命为了保家乡!”

“打回四川吃大米!”

“宁可向南走一千,也不向北走一天!”

10月5日,张国焘在川康边境的卓木碉宣布成立第二“中央”,并自封“主席”,此举招到了正在四方面军工作的朱德、刘伯承和徐向前的反对,此时张国焘极为压抑,对红军之父朱德他很无奈,对徐向前和刘伯承军事上又得依赖他们,所以只得“用着看”。

刘湘

相对于张国焘压抑中还有点踌躇满志,那另一个压抑的人就是压抑中的忐忑不安了,那个人就是当年2月份刚刚走马上任的四川省省长刘湘。

本来6、7月份的时候,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就已经向草地开进,四川暂时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是这时,红军刚走,蒋介石又来了。

蒋一方面以国民党中央军控制重庆、万州以及川东南腹地和康北重镇康定。

一面紧锣密鼓的开办了峨眉军官训练团,对四川各军干部进行分化收买,到八月底,随着峨眉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的毕业,借口加强对红军的政治斗争,在四川各军设置“监军”式的政工机构。

到了7月,蒋介石再次发布命令,将川军一律缩减三分之一,原来川军为336个团,要缩减为270个团,每年军费由5588万元缩减为4000万元,限九月底整编完成。

接下来,蒋介石将川军各将领分派为第一至八绥靖区司令,迫使川军各部腾空腹地,就防边缘地区,特别是把刘湘的主力16万人分别隔离在川东、南、北。

11月1日,蒋介石又在重庆设立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开始直接对四川各军发号施令,同时,以戴笠为首的特务组织在重庆行营设立“渝三科”,收集川军情报,找寻口实,以便分化消灭。

1935年8月,在红四方面军南下之初,刘湘其实已经做出了判断,他认为红军是要在川西山岳地区建立根据地,所以,他的处置和部署上就可以看出,他将军队部署于茂汶一线以及宝兴、芦山一线,加之刘文辉部驻扎于丹巴、金汤一带,主要是“拒客”。

这也是他和其他地方军阀的一贯方法,和自己利益没太大关系的时候,他就保存自己的实力,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时,他就要拼一下。

这个时候的刘湘,显然还没意识到红四方面军会直接将作战计划定为打开成都平原。

《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计划》

10月20日,张国焘以“军委主席”名义,发布了《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计划》,将兵力分为左中右三个纵队,向驻防在雅安、邛崃、大邑等地的川军发动了进攻。

作战计划下达后,红军各参战部队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久困草地、饥寒交迫的红军指战员,没有比“南下成都坝子吃大米”更令人兴奋的了。

10月24日,红军翻越夹金山,直逼天全、芦山、宝兴,当时刘湘都还在思考红军是趋向于理县、汶川还是趋向于懋功、丹巴的时候,突然接到前线战报,据守两河口、抚边、懋功的川军杨森三个旅被击溃。

11月1日时,红军已经占领了宝兴,直逼芦山。而另一支红军也将刘文辉的余如海部击溃,占领丹巴,向金汤前进,南下天、芦。

最先蒋介石方面已经判断出了红军此次的目标居然是成都平原,但是刘湘有点不大相信,这时再看矛头所指,天、芦一失,下面直接威胁的就是与自己利害攸关的川西平原了。

刘湘于是立即派遣驻地较近的二十一军教导师和独立第一、第二两个旅,驰赴芦山防堵,模范师赴天全防堵。

紧接着,又命令四川南路“剿匪”总指挥二十三军潘文华部进驻名山,统一指挥天、芦前线两个师为基干的七个旅。

刘湘目的明确,保卫川西平原,他要求军队胜利不要远追,失败可适当转移阵地,保存实力,但必须尽一切努力,迟滞红军于名山以西地区。

11月7日,红军左路纵队攻占大顺场,歼邓锡侯第七旅一部,前锋抵达邛崃县境,右纵队占领金汤后,于10日占领天全,协同中路纵队包围芦山,12日,芦山县城被红军攻破,红军歼敌五千,并击落敌机一架。

此时,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以及懋功以南的川康边广大地区,均被红军控制,离成都西南不足百里,战略态势直指成都,一时间西南震动。

刘湘于是急忙调集主力王瓒绪、唐式遵、范绍增、李家钰部星夜赶赴名山及其东北的夹门关、太和场、石碑岗一带扼守,到此时,川军已经在前线集结了八十多个团。

红四军在攻克天全后,右路纵队的三十二军南下荥经,汉源,掩护四军继续向东突击。面对红军的节节胜利,极为恐慌的刘湘为了阻止红军攻势,亲自前往邛崃设立了“行营”调兵遣将,而此时的张国焘踌躇满志。

因此在11月13日,红军集中了中路纵队和右路纵队,以十五个团的兵力开始向朱家场、太和场发起了猛攻,当天击溃了敌人两个团。

11月14日中午,当红军进击到蒲江大兴场的时候,与李家钰指挥部的警卫部队接火,战斗最初打得很好,但是这日突然有紧急情报传来,刘湘在百丈关西北一带埋伏了十个旅的重兵,企图诱使红军进入包围圈。

红军主力担心继续突进不利,于是开始向百丈左右靠近,以九十三师围攻名山,三十二军向名山至洪雅的大路突击,吸引邛崃方向的援敌出动。

事后竟然证明此情报有误,这个确实非常让人惋惜,如果该部按照预定计划直插川军纵深,川军在蒲江和邛崃一线的指挥体系将会被很快打乱,前线川军很可能会救驾邛崃,退守成都。

此时的刘湘已经是惶惶不安,11月15日中午,周绍轩旅到达邛崃,刘湘以高额奖金,令该旅沿公路趋前作战。16日廖敬安旅一到邛崃去见刘湘,刘就忙问:“你的队伍到齐了吗?”

廖答:“到齐了!”

刘说,“好!赶快到前方,子弹在南桥领,军需处去拿钱。”

廖同他的参谋长、副官长三人,到军需处各抱一大抱钞票回部,即率部出发。

同日范绍增师部到达,刘湘为了鼓励范绍增卖气力。特别到南桥“郊迎”,并备酒宴为范“接风”,席间刘对范说:“绍增,只要同心协力打走红军,今后的办法很多。”

百丈关,位于雅安通成都的公路上,是一个重要的隘口。北倚莲花、天台二山,南临岷江河网地带,西屏自古陈兵之地的金鸡关。

周围丘陵起伏,沟坝交错,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川军解除了李家钰部的威胁后,就开始集中所有战斗部队向百丈关全线反扑。过去川军与红军作战,总是以保存实力为目的,互相观望扯皮,恨不得对方被红军吃掉,他坐收渔翁之利。

现在他们终于清醒过来,红军一旦进入川西平原,川军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为了共同的利益,一向不团结的川军,此时竟然抱成一团,要与红军决一死战了。

11月19日拂晓,川军集中了十九个旅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由东、南、北三面向红军占领的百丈关地区反扑。

红军时代的徐向前元帅

此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兼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三十一军政委詹才芳、参谋长王维舟、副参谋长李聚奎、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代军长程世才等等都亲临了前线指挥。

此时,三十一军的指挥部就设在百丈场上,三十军指挥部也距离百丈不远。

而对面,刘湘也发布《告剿共官兵书》,下了死命令,凡是临阵畏缩不前者,连长有权枪决排长,营长有权枪决连长,直至他这个总司令有权枪决师长,并严厉处分了他的爱将杨国桢等人,命令一下,在川军内部震动极大。

四川南路“剿匪”总指挥潘文华特务营更是到前沿阵地架起机枪,亲自督战。

所以这天的战斗打得特别惨烈,川军也一改过去拖拖沓沓的作风,最先还是整营整营的冲锋,接下来就改为了整团整团的集团冲锋。因为炮火太猛,直打得红军阵地上落了很厚的一层松枝、泥土。

特别是在通向闵坡、一颗印的必经之路铁厂沟,通向观音桥到夹关的桅杆坡、鹤林场等地方,战斗更加激烈,川军是不惜血本的连续猛攻红军阵地,一些阵地上整营整连的川军被打死在稻田里。

但是此时红军也打得非常艰苦,子弹逐渐耗尽,许多阵地开始进入了残酷的白刃战。

许世友

红四军军长许世友在阵地前沿的一座山包上,举起望远镜观察,只见阵地已经被战火的犁铧撕得支离破碎,指战员们借着炮弹和飞机炸弹的弹坑作为抵抗的工事,打退川军一次次的疯狂反攻。

许世友接到张国焘的指令,要他决一死战,他双瞳充血,直盯着电文,此刻,他的最前沿的一个主力团刚刚全部拼光。

这样的恶战,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红军将士艰难的抵御住了发了疯的川军的一次又一次攻势,但是自己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二十日,天刚蒙蒙亮,在数架飞机的配合下,川军又开始猛扑月儿山、青林岗两个红军阵地,均被红军击溃。

就在百丈关东北一带激战的同时,治安场到百丈关沿公路一线的争夺战也在激烈的进行着。

川军模范师长郭勋祺在黑竹关外命令三旅旅长廖泽率部反扑百丈关,很快与红九十三师遭遇,双方在黑竹关两侧激战到中午,红军此次作战伤亡较大,不得不后撤.

次日拂晓,红军再次集中优势兵力向廖泽旅发动了新的攻势,廖泽旅苦苦支撑,前线逐渐溃退,恰遇潘文华的特务营到前沿督战,这才稳住了阵脚。

但是红军的确能征善战,很快调整了作战部署,廖泽旅和特务营几乎崩溃,这时总算又等到范绍增师周绍轩旅先头部队的增援,双方继续对峙一整夜。

次日,周绍轩旅集结起人马再次发动全线攻击,双方激战至中午,红军不支向黑竹关退却,周旅一线部队伙同预备队两个连猛扑黑竹关,再次激战两个小时,红军不得不向百丈关方向边打边撤退。

周旅在后面穷追不舍,一直在接近挖断山之时,红军增援部队也到了,于是双方又在挖断山开始激战,一直战斗到下午六点,红军撤回百丈关阵地,周旅伤亡也非常大,连夜构筑工事,等待增援。

二十日,范绍增师廖敬安旅携中迫击炮连作为主攻部队,开始向公路右侧推进,拂晓,其部谢浚团开始向百丈关红军阵地率先发起了疯狂进攻。

谢浚在出发前以二十元一人的代价(直到抗战期间,川军士兵当时一个月理论上每月军饷为3-7元,注意是理论上),挑选敢死队一百人作为先头部队,然后由一个当过土匪的连长带领,冲破了百丈关桥头堡垒线进入了集镇。

镇内红军与川军展开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最后发展到了挨户厮打,红军数次由集镇北侧的高地出击,企图切断谢团后方联络,均被廖旅右侧的掩护队击退。

这时,又恰逢国民党空军飞临百丈上空助战,盘旋扫射,廖旅精神大振,又以独立营投入第一线,红军伤亡过大,不得不撤出百丈。

直至午后,红军才又组织起力量,发动了反攻夺回了百丈镇。在红军追击溃逃敌军时,谢浚光着膀子站在桥头,手提大砍刀督战,士兵又被逼回,再战数次,谢团伤亡大半,谢浚持刀也不能阻挡官兵逃跑,见此,谢浚竟然身体横躺地上,叫喊着要与阵地共存亡。

不久,廖旅以三十二团主力增援,惊魂未定的谢团官兵才重新转身投入战斗,这时已经是夜晚,双方在集镇内外相峙。

次日,不甘心被赶出百丈镇的谢浚在拂晓前就开始干起了阴的,他遣士兵四处纵火,烧毁镇内房屋,红军集镇内部阵地遭到很大破坏,此时,范绍增师主力也完全投入战斗,红军伤亡增加较多,阵地不断缩小。

面对优势的敌军,红军已经打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这时,张国焘却向全体红军下了一道命令:“临阵脱逃者杀,动摇军心者杀,消极避敌者杀,见死不救者杀!”

张国焘不仅下达了“四杀令”,还下令枪毙了一名团长,那名团长他的团已死亡四分之三,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在敌人再次发起冲锋时,他下令放弃了阵地。

这对于兵力居于劣势,而且缺乏补给的红军来说,长期固守阵地,与敌人拼消耗显然十分不利,而且此时百丈关东部已经是无险可守。

因此,红四方面军指挥徐向前致电张国焘、陈昌浩:“赤峰(红九军代号)、正定(红三十军代号)兵力已疲劳,且减员很大,前面地面辽阔,布置极难,战役已失集兵乘胜大灭敌良机,敌兵力已集在援助地区,与之死拼恐无益有损。拟集兵在夹门关对面及朱家坝、石碑岗、莲花山、蒙顶山、金鸡关一线,抽出兵力集中整理休息补充一下。并直接由夹门关方向打下,若该方不易得手,就另续进,即先予敌人大杀伤,然后另行大举击敌。”

至此,坚守百丈关的红军只好边打边撤,被迫撤出百丈关,向新店、万古退却。激战在月儿山、胡大林一带的红军部队也陆续于21日、22日撤出战斗,至23日,与撤出百丈关的红军部队一道退到了五家口和名山以西的蒙山、莲花山、四包山一带驻守,与敌形成对峙。

历时近一个月的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至此结束。

关于节点

百丈关战役,其激烈程度,对于红军来说,这是继湘江战役之后,最大的一次战役,而对于川军,这也是其抗战之前进行的最大的、空前剧烈的苦战。

此次百丈关战役历时七昼夜,2万红军战士与五倍于己的川军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歼敌1.5万余人,自身伤亡近万人,无力再向川西平原进攻,被迫转入战略防御,直至重新北上。

这次战役对于红军来说,最显而易见、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兵员的大幅减少。在南下初期,红军有红四方面军全部和红一方面军一部共 8 万多人。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失利之后,南下红军退往西康,对剩余部队进行整编,整编之后有 6个军,19 个师,共计 4 万余人。与南下初期相比,减员半数,这对红军来讲是十分严重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张国焘的政治生命走向结束。

徐向前元帅

对于此次百丈关战役,作为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后来在其《历史的回顾》中做过很详细的分析:

“我军百丈决战失利,教训何在呢?第一,对川军死保川西平原的决心和作战能力,估计不足,口张得太大。川军是我们的老对手,被红军打怕了的,历次作战中往往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但这次却不同,经过整编,蒋介石向各部队都派了政工人员,多数军官又经过峨眉军官训练团的训练,敌军的战斗力有较大的加强。

为确保成都平原,刘湘亲自坐镇,不惜代价,挥军与我死打硬拼。加上敌人兵力众多,运输方便,地形熟悉,堡垒密布,炮火强大诸条件,便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战役过程中,薛岳部又压了上来。对于这些情况,我们战前缺乏足够估计,想一口吞掉敌人,打到川西平原去。这是导致决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第二,与此相联系,我军高度集中兵力不够。刘湘在这带集中的兵力,达80个团以上。纵深配备,左右呼应,凭碉坚守。

我军只集中了15个团的兵力进击,一旦遇到敌人的拼死顽抗和反扑,深感兵力不足,捉襟见肘。

部队两次过草地,体力消耗很大,乍到新区,人地生疏,群众还没有发动起来,无法积极配合红军作战。这样,就难以取得战役战斗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战场的选择失当。百丈一带,地势开阔,部队的集结、隐蔽、攻防受很大的限制,极易遭受敌机袭击与炮火杀伤。当敌发起反攻时,我军处在十余里的长弧形阵地上,三面受敌,相当被动。

另外,部队习惯于山地战、隘路战,而对平地、水田、村落战斗,则缺乏经验。

有些干部到了平川地带,连东南西北都辨别不清;敌机来了,无法对付;部队撒出去作战,抓不住,收不拢,影响了指挥信心。

仗打得比较乱,有的部队‘放了羊’;有的部队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协同配合不好;有的部队不讲战术,增大了伤亡。

如此种种,都与我们在战役指导思想上的急躁和轻敌有关。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精神,是可歌可泣的。”

红军到达陕北

此次战役,对几方也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百丈关战役成了各方的一个关键节点,首先是此次战役的发动从客观上来说,减轻了中共中央北上和红二、六军团的军事压力。

推着鸡公车出川抗日的川军将士

而川军虽然在此次战役中惨胜,但是整编后的川军战斗力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提高,虽然刘湘不惜暴露真实实力,压上老本与红军对抗,但是在战争中暴露出的装备、战术落后的弱点,也为同时期中央军及各地方军阀所诟病,这也造成了一年多后川军虽然积极投身抗日战场,而各地均不愿意接受的一个原因。

在南京政府方面则借此机会,蒋介石则将国民党中央的势力渗透进入了四川,并为后来把四川建成“民族复兴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南下的红军再度北上,避免了红军和川军的冲突继续扩大,对正在形成的全国抗日趋势也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① 徐登辅:百丈关战役② 罗原生、刘标玖:百丈关血 战——张国焘南下失败的转 折点③ 四川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 会军事史料编写组:国民党 川军在天全、芦山、名山、 邛崃地 区与红四方面军作战 经过(1935.08——1936.03)④ 邓汉祥:刘湘与蒋介石的勾 心斗角⑤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⑥ 田跃峰: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研究

0 阅读:22

火耀西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