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军阀“青马”的崛起之路——马海晏、马麒

火耀西南 2024-01-06 01:58:09

文/编辑:nirvana

前言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回族军政人物,他们就是马家军阀。这批军阀兴起于清末同治年间马占鳌反清受抚后的加官晋爵,经同治年间的西北少数民族反清起事和“庚子之变”发展壮大。

在辛亥革命后三家势力基本定局,分别割据甘肃、宁夏、青海,即“甘马”、“宁马”、“青马”。

此后,“甘马”势力因脱离民族和地域以及在冯玉祥国民军的打击下走向衰落。而另外两家则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长期割据宁夏和青海。

今天说到的这两名人物,就是“青马”政权在青海的奠基人——马海晏和马麒父子。

马麒本身是一个复杂人物,一方面在他统治青海地区时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改革,对青海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和促进作用,并且他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而另一方面,他在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上却也有着粗野和残暴的一面。

要说马麒,肯定得从其父马海晏和同治年间的西北少数民族反清起事开始说起。

甘肃河州旧照

马海晏,清道光九年(1829年)出生于甘肃河州摩尼沟,世代务农,家境状况一般,在那个年代也就是能勉强解决温饱。

所以在马海晏刚刚成年,就开始做了一名“驮脚”,经年累月的在兰州到河州一线给人运送货物,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马海晏也开始有了不少见闻,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河州城墙旧照

随着他慢慢有了一些积蓄,他便开始在陇、陕一带贩运货物,搞起了长途运输。

那时的陕甘一带,地面并不太平,高山峡谷间常有盗匪出没,可想而知吃长途运输这碗饭的,没几把刷子是做不下来的。

马海晏能够每次平安来回,正是因为其自小习武,功夫高强,特别是他最擅长的就是流星锤,要知道软兵器中最难练的一种兵器就是流星锤了,所以他的实力可见一斑。

但是常年在外搞物流,确实过于辛苦,于是等他挣到了第一桶金,也就不再外出,回乡后投奔了河州大阿訇马占鳌,在寺中做一些宗教事务,也渐渐有了一些名气。

同治六年,马海晏与南乡首领闵殿臣因缘时会,合兵反清,并推马占鳌为统帅,占据了河州。其时,太平天国已亡,北方捻军仍在,陕甘一带反清武装此起彼伏,特别是宁夏金积堡的马化龙的武装实力最为雄厚。

于是,马占鳌与马海晏等为了策应马化龙,便打通了河湟通道,连接甘宁,并让马海晏驻防河州,马占鳌亲自前往攻取甘肃永登丰乐堡,谁知在交战中,被丰乐堡团总何德彪一箭射中左眼,不得不率军撤退。

次年十月,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挥着湘军三路人马攻打金积堡,终于在1871年把马化龙给干趴下了,随即,左宗棠大军陆续向河州进发。

同治十一年(1872年)作为主战派的33岁的武林高手马海晏带着五百名敢死队员奋勇应战, 双方激战于太子寺一带,湘军初战失利,溃退于洮河一带。

马海晏见士气高涨,想要乘胜追击,但是马占鳌对自身实力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如今清军主力尚未集结完毕,如果真要硬来,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于是坚决反对,认为目前接受招抚才是正确的选择。

于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马占鳌让其长子马七五来到湘军大营请降,左宗棠见这少年态度镇定,不卑不亢,问什么问题也是条理清晰,觉得这孩子不错,于是也就对马占鳌也少了不少轻视之心,然后左宗棠又给马七五赐名马安良,字翰如。

不久,左宗棠整编了马占鳌部为马队三旗,马占鳌为督带,马海晏、马安良、马永瑞等人为旗官,归河洲镇节制。

就在这年十月,马占鳌、马海晏为了向左宗棠输诚,捕获了当年一起起事的马彦龙、马聋子等人,交给左宗棠斩杀,自此,马占鳌、马海晏也就走上了效忠清廷的道路,并在这次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事件中起到了湘军所起不到的作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清廷调派董福祥的甘军进京,此时,马占鳌也死,马安良统率其部“西军”留驻甘肃,马海晏则率军随董福祥入京。

同年6月12日,奉调攻打西什库天主教堂和使馆区,因清廷采用“明攻暗保”手段,不敢强攻,教堂、使馆区未能攻破。

天津失陷,清廷下令停攻使馆,堵击进犯北京的侵略军,全力保卫京师。接令后马海晏率部在通州、杨村、廊坊一带设防,浴血应战,尤为惨烈的廊坊阻击战,使侵略军胆寒气馁。

7月21日,慈禧挟光绪帝逃离北京,急令各部追随护驾,马海晏接旨后星夜急追,于8月15日在宣化追上皇宫车驾,74岁高龄的马海晏因连夜奔波,辛劳过度,追上车驾后在宣化病故。慈禧顾念马海晏效忠有功,追赠记名总兵,遗职由正在军中任校官的长子,31岁的马麒接任旗官。

循化旧照

光绪三十二年,又经马安良的保荐,马麒由旗官升任花翎顶戴副将衔循化营参将,驻守巴彦戎格扎什巴旗,由此开始起家。

因为当时甘肃境内的秦州等地叛乱,后来宁夏也参加叛乱,马安良派马麒率领军队镇压,马麟在这次镇压中表现积极,镇压有功。

1911年10月23日,即辛亥起义后十三天,陕西西安起义成功,紧接着宁夏哥老会首领刘华堂也在宁夏起义,成立了宁夏革命军政府,当时刘华堂任指挥,与西安民军遥相呼应。

这次宁夏起义,响应革命的主要是哥老会。这时马安良便派遣马麒率领骑兵和步兵7个营到宁夏解了府城之围。

第二日进城,屠杀会党首领和群众多人,宁夏城人民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浩劫。马麒攻下宁夏城后,继续追击起义军,一直追到了平罗,肃清了会党,并且诛杀了不少无辜的平民百姓,就这样,马麒所率领的西军为了效忠清政府,残酷地镇压了宁夏会党民军的起义。

陕西反正后,陕西巡抚升允与陕甘总督长庚调遣甘肃军队救援陕西,长庚在改编甘肃各军时,把马安良的西军改编为精锐军,命令马安良统帅甘肃军急赴陕西救援,企图扑灭陕西民军。

马安良借扩军之机会,在河州、狄道、循化、平番等地方招募回族士兵6000多人,以地区为单位,以亲戚家族为单位,把西军编成中、前、左、右、后共五军,由马安良任总统,马麒为帮统。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了大总统职务,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即任命赵维熙为甘肃临时都督,4月,袁世凯任命马安良为甘州提督,马麒也就率领西军主力到甘南地区,从此马麟便开始有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

不久马安良驻兰州以后,任命马麒为洮岷地区的协副将,其弟马麟由前营步兵管带升任西军分统,驻防河州以及洮岷地区,并且命令其弟马国良进驻陇南,从而完全控制了甘肃。

此时,马麒兄弟二人统辖岷州、临洮、阶州、文县、西固五营及成县、西和、礼县,马步兵额达2390人。

随后,马麒又将自己家的亲戚,儿子,堂弟等都升任为西军营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接下来,为了保持住马安良这边的势力联系,马麒便让自己的长子马步清娶了马安良之女,两边结成了姻亲关系。

李镜清

就在这时,甘肃省临时议会议长李镜清以议长身份,要求甘督追究西北反正时期,马麒等人镇压革命军的责任,并提出“防止军人干政和裁兵节饷”,遭到马麒等人忌恨。

甘肃布政使彭英甲等调解无效,李镜清避居临洮老家,马麒写信给马安良说:“李某虽去,而雄心不死,且党羽众多,此人不除,我军必有不测之祸。”

经马安良同意,7月17日夜马麒密遣杀手刺杀李镜清于家中。

事情败露后,全国舆论大哗,为平息矛盾,马麒贿赂甘肃都督赵维熙,报请北洋政府批准,调西宁镇总兵兼青海办事长官马福祥任宁夏镇总兵,马麒任西宁镇总兵。

马麒自任西宁镇总兵后,便开始自立门户,与西军分道扬镳了。

西宁老照片

民国伊始,地方建制还是继承的清制,那时的西宁,还是由西宁镇、府、办事大臣三方共同掌握,各布政令,于是马麒做的第一步是找一个更大的靠山,他首先改投甘肃总督张广建,并且通过张向袁世凯输诚。

随后马麒让弟弟马麟到藏区四处游说拉拢当地实权人物,然后煽动他们控告青海办事长官廉兴,后经张广建报告北京核准,将廉兴革职查办,并裁撤了青海办事长官职位,改由马麒为甘边宁海镇守使兼蒙番宣慰使。

就这样,马麒将青海军政大权集中到了自己手中,结束了数百年间青海地区三权分治、政令不统一的局面。

接下来,马麒就开始积极的谋求建立一支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1915年初,马麒呈报甘肃都督并报陆军部核准,将西宁各军统编为西宁青海巡防马步全军,简称宁海军,仿北洋军督练新军之法,训练了一支新式军队出来。

但是这支军队的建制完全是依靠马麒家族为核心,全军从总统马麒,帮统马麟兄弟以下,统领到营长46人中,家族成员就占了32人。

当逐步实现了军政统一和建立好独立的武装力量后,马麒为了谋得独立发展机会,开始着手准备青海独立建省的事情来,他提出将甘边宁海镇守使辖区仿照热河、察哈尔之例,划为青海特别行政区,以利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但是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正酣,无暇西顾,也就没人理会边陲建省的事情了。马麒也深知自己这点实力也没有力量与邻地各派武装抗衡,于是借口休养生息,坐青自固,等待时机。

在此期间,马麒务实的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政策,兴办教育,振兴实业。特别是在其1912年上任到青海建设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他兴办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青海地区的教育由宗教教育到普通世俗教育的过渡。

民国时期西宁一所小学

最为显著的贡献是小学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1910年的时候,青海只有小学堂28所,学生184人,到了1928年,青海小学生人数已经增加到了9887人,学校数量也增加了约9倍。

此时恰正值西姆拉会议的开始,因会议中的种种问题与青海密不可分,使得刚步入青海政坛的马麒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因西姆拉会议引起的玉树界争,内、外藏问题等纷争中。

因为当时,马麒管辖范围是包括了青海省全境,但是当时青海还没有建省,马麒其实还是属于甘肃都督的下属,当时甘肃方面下文马麒放弃玉树地区,而由四川管辖,马麒则认为青海为西北边防最要之区,玉树尤为青海全境膏腴之地。

后经过北洋政府根据勘界报告,明令玉树25族仍归甘肃管辖,川军即行撤退,从而平息了川甘边界之争,在行政区划上明确了青海南部辖区的范围。

玉树

马麒任甘边宁海镇守使兼蒙番宣慰使而成为青海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后,对玉树作为入藏咽喉所具备的重要政治意义,认识更为清楚。

他于 1917 年 3月在玉树的结古镇设置理事,专管玉树地区的民刑各事,并设立防区,率兵驻守。他在西宁至玉树沿途设交通驿站,加强玉树与西宁之间的联系。

马麒初步实现了对玉树地区的有效控制,稳定了其在青海南部的统治,也在客观上稳定了青海蒙藏各部的社会秩序,打击了英国怂恿西藏 “独立”的分裂阴谋。

他还在都兰设置理事。理事等同于设治局,相当于县一级的政权设置。理事制的确立,标志着青海蒙藏地区行政制度的变革,开始将当时全国及青海东部地区通行的行政区划与建置逐步在青海南部和沿青海湖地区推行。

之后,通过向牧区移民和举办垦务,陆续在牧区设置行政管理单位,推行统一政令,致力于对青海农牧区的统一管辖、治理。

马麒在其维护领土完整的实践中,还是有其非常值得称道的一件事,那就是在西姆拉会议期间的所作所为。

1913年,西姆拉会议举行,这是中、英以及西藏地方政府交涉西藏问题的一件大事,当时英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并提出划分所谓的内外藏的提议,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后英国因一战而无暇顾及东方,待到战事结束后,英国再次在1919年提出了所谓内外藏分而为二的说法,要将德格以西划入西藏。

马麒

此时的马麒挺身而出,在乱世中为国家的荣辱和地方安宁同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卖国求利的国内势力做了坚决的斗争。

马麒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英国在昆仑和当拉岭以北地域上大做文章,含糊其辞。严斥英国的不耻勾当,因为其“艳电”有事实及地理分划等依据做支撑,措辞有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在当 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因此当时马麒的艳电被称为是“最有价值的呼声”。

随即,马麒在经得甘肃都督张广建同意后,派出了代表团奔赴西藏和西藏上层进行沟通,特别是派出了自己的军事参事,最为熟悉藏情的朱绣作为主要代表。

此次甘肃代表团赴藏成功是自民国时期发生“驱汉”事件以来官方代表的第一次入藏,为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和谈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拨开云雾见天曰的作用。

如果说“艳电”是马麒的高光时刻,那接下来特别是1918年以后,马麒为了自己的统治得到巩固,对甘青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镇压则是他一生中很大的污点。

1920 年到1922 年,马麒派兵镇压海南、果洛等地的藏族部落,焚毁赛力克寺和拉加寺,使这些部落、寺院的藏族僧俗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

陆洪涛(字仙槎)

1920年,随着甘肃省督军张广建的被迫离职,陆洪涛在与马福祥的竞争中胜出,马福祥远走绥远任都统,陆洪涛与马麒的矛盾又逐渐增大,发展到后来马麒干脆截留了西宁地区税赋,脱离了陆洪涛的节制,并大量添置枪械,扩充部队。

此事直到1925年,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派刘郁芬率西北军入甘,马麒归附了西北军,陆洪涛引病离职此事方告始终。

1927年4月,宁海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参加了甘青地区的北伐战争。但是,马麒脚踏两只船,秘密派马辅臣到北京与张作霖率军勾结,为袭击冯玉祥国民军做准备。

北洋政府答应给轻、重武器,还许马麒为“军务督办”。

由于形势发展很快,马麒一脚踏空。于是转变态度,派人到南京、兰州等地活动拥护国民军,因而获得甘肃省政府委员的头衔。

甘边宁海镇守使改为甘边宁护军使,仍由马麒担任。

1928年3月任命他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冯玉祥任命马麒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23师中将师长。

孙连仲

不久,孙连仲率部进驻西宁,马麒无奈只有交出政权,地位飘摇,惶惶不可终日。

他不甘心就此失势,遂激发侄子马仲英发动“河湟事变”,还暗中派骑兵青马队、黑马队假装兵变,开赴河州助阵。

在事变中,刘郁芬、孙连仲等采取招抚政策,任命马麒为河州宣慰使,还表示说:“善后的事情还很多,需要多帮忙”。于是马麒兄弟,参与清剿马仲英的行动,军事力量得以保存。

1929年1月青海建省,马麒被任命为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

蒋冯交恶,爆发中原大战。青海省主席孙连仲东调参战,行前推荐马麒为青海省政府主席,这使马家绝路逢生。

蒋介石乘西北军后方空虚,委任马麒为青海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1师师长,授陆军中将衔,大加拉拢。

西宁旧照

大战中冯玉祥、阎锡山失败,马氏家族在青海立即易帜拥蒋,1930年1月,南京政府任命马麒为青海省政府主席,从此马家军阀完成了彻底统治青海的历史。

到了这年冬天,马麒本来还雄心勃勃准备明年大干一处,谁知他的腿病却越来越严重,每日只能卧床呻吟,次年春天,虽然病情有所好转,到了夏天他到湟中水峡避暑,谁知不久就出现昏迷,连夜送回西宁,于次日黎明时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之后其职位由其胞弟马麟承袭。

总结

纵观马海晏父子,特别是马麒的一生,在中国西北的近代史上可谓是复杂多变,难以捉摸,其身份也是多变莫测,他通过了一系列的行动和军事对抗的目的都是为了保住自己和家族的利益,维护其统治,归根结底应归纳为实用主义。

他的一生有时在台前,有时在幕后,借助着各种能够利用得上的势力排除异己,为自己的发展铺平道路,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

马麒弟弟马麟

作为青马崛起的关键人物,他的一生对青马军阀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后面两名青马掌门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马麒对青海地区以及西北的社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一方面是他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异己的残暴性,另一方面,他在北洋政府对待西藏问题上的软弱和退让,出卖主权的做法上表现出来的作为一个地方实力派应该有的担当和责任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通过对马海晏和马麒的回顾,我们更多的是要通过费孝通先生所提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来架构近代中国的格局分化。

从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军阀的兴起历史来窥及国家与地方,以及西北社会内部生态以及各族群互动,梳理一个大的时代变革中,国家力量在边地的脉络延续,以及近代西北少数民族精英人物在中华历史文化认同的大环境中,如何兼顾地方性的需求和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整体性需求。

参考文献:

王亚森、姚秀州:青海三马

刘世俊:马麒生平事迹研究

临夏人物志:马麒

田生兰:马福祥、陆洪涛争夺甘肃督军事件中的马麒

赵春娥、白雪梅:马麒主政时期青海地区民族教育述略

菅志翔:马麒的身份转换与政治抉择—兼议民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国家意识

0 阅读:22

火耀西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