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缠枝花卉纹双系扁壶青花瓷史上的顶峰之作

单眼皮小妞 2024-04-09 17:06:40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工艺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青花瓷,是中国瓷器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陶瓷皇后”之称。青花瓷瓶是青花瓷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代表作品。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精湛的制瓷技艺,更在于绘画艺术的精湛运用。青花瓷的体现是独特而细腻,是一种无声的艺术呈现。一个人真正融入了青花瓷的世界,就会领略到瓷器上那种美好的精神寄托。

元代统治者非常注重官府手工业,在蒙古人一统中国的前一年〔即至元十五年〔1278〕〕便在景德镇专门设立了“浮梁瓷局”掌管烧造瓷器。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青花选用波斯钴料,青花发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丰富,以装饰多层次布局为典型特征。

至元十五年设江西省景德镇浮梁瓷局,内府御用与赏赐外销瓷器皆由其所出,后又见饶州官员“蒙旨督陶”之事例,且有“御土窑”之称呼。在蒙古统治下,鼓励瓷艺革旧图新,以切合内需及外销,成就元瓷的精致多姿。在扎实的白釉瓷的技艺基础上,且有稳定的钴料供应,艺匠可随心所欲地绘作青花瓷品。元代青花瓷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它以高大的器型,精美的纹饰,艳丽的发色,成为中国青花瓷史上的顶峰之作,影响着世界古代艺术,使今人为之感叹。

本品青花发色幽静明亮,极为清雅,胎质紧密,釉质肥滋,青花之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平添一份苍雅之美,胎体细腻洁白,釉质莹润亮青,画师以浓青色勾边,铁青填里,再于轮廓内侧染以淡青,多个色阶在窑火中融合,笔触细腻,精巧有神,淡描勾线与渲染相结合,勾画婉转流畅,画法布局既灵活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使得纹饰造型层次丰富,精细典雅,青花呈色浓重艳丽,釉面上常遗有高铁所留下的褐绿色斑,釉色浓淡不一、有层迭堆积之感,墨趣浑然。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据了显要的位置,它的出现,改变了两宋时期南北窑厂百家争鸣的状况,开启了明清时期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而此器造型古朴,形制较大,气势雄伟,备受元代宗室、蒙古大国、中亚、伊斯兰地区显贵的追捧 。

元代蒙古统治者大力推动工艺发展,赋予瓷匠充裕的创作空间,并于1278年成立江西景德镇浮梁瓷局,以提高陶瓷生产,满足国内外广大市场需求。如此盛况于元代陶瓷自由奔放之设计可见一斑。瓷匠掌握大量白瓷之烧造技术,并解决珍贵钴蓝料来源问题,青花瓷制作技术也渐入佳境。时至十四世纪,设计独特,制作精巧的中国瓷器不但备受皇家青睐,更于蒙古帝国地域广泛流传,远达中亚及伊斯兰地区。

元青花瓷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结晶,其造型大气磅礴而不失精致感,在器物的形制上独创较多,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集结的产物。它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但因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本件即为传世元青花中的一例精品,展现了我国陶瓷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对后世的明清青花瓷有着深远的影响。且装饰意味浓厚的构图方式、稳重的色彩、釉下绘画灵动的表现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