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中国一个化学教授开启了科技强国路

森阳聊历史 2024-03-10 17:24:33

我们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原子弹的故事,知道邓稼先,钱学森,可是我们却很少听过关于原子弹在我国的起源故事。

话说1945年,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迅速投降,全世界都为原子弹威力所震惊。

很快,一个叫曾昭抡的化学教授在昆明《正义报》发表文《从原子弹说起》。他在文中非常明确地警示国民政府要对原子弹的来龙去脉,要有一个清醒认识。曾昭抡写道:

“原子弹的发明,的确在武器制造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战败后的日本,业已宣布以研究科学为教育主旨,他们说到做到,我们面临此科学支配一切的世界,却托之于空谈,要想急起直追,此刻正是时候,否则就错过了”

曾昭抡此番言论,道出了一个事实,以往科技直接用于生产制造,而这次科技直接用于武器,还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改变世界走势。对于这样的科技,我们需要学习掌握。

除了曾昭抡,还有一个人也在关注原子弹相关信息,此人就是俞大维,军政部次长、兵工署署长。

俞大维

美国投下原子弹后,俞大维见到中美联合参谋部参谋长魏德迈中将,在他那里,俞大维看到了原子弹研制的秘密文件。魏德迈还对俞大维说,中国也可以研制原子弹,如果需要,可以去美国学习。

俞大维听好,非常高兴,他正琢磨这个,如果真的可以掌握原子弹技术,那就太好了。俞大维立即就上报给蒋介石和军政部部长。蒋介石当然很高兴,就把这事交给了俞大维。

俞大维领命,举贤不避亲,找到了他的胞妹夫曾昭抡。这不仅仅是亲戚,也不是因为曾昭抡是曾国藩家族一员,最重要的是,曾昭抡是国内一流化学家,一直在研究相关武器。

曾昭抡

曾昭抡见到俞大维后,两人一起讨论商量,先寻找人才,主要去西南联大物色人才。那时候西南联大物理学特别强,人才济济,叶企孙、吴大猷、饶毓泰、赵忠尧、杨振宁、李政道、周培源等等。

曾昭抡先是联系吴大猷、华罗庚,让他们到海陆空三军招待所汇合。

这三人初到招待所,还闹了笑话。三个小老头衣着“破破烂烂”,唯独吴大猷勉强整洁,尤以曾昭抡最为邋遢,破衣服,破拖鞋,说他和“火云邪神”是兄弟也不为过。至于华罗庚走路一腿拖地画圈。总之,门卫和招待人员从未接待过这样奇怪的老头,眼里露出不屑。

华罗庚

可当军政部部长亲自接见后,众人也不管这几位大神什么级别,再也不敢怠慢。

三人一起密谈,达成共识,中国缺少人才,必须从科学的根本做起,要成立研究机构,培养基本人才,要派物理、数学、化学优秀人员外出学习。

方案得到了蒋介石认同批准,让曾昭抡、吴大猷、华罗庚选拔人才赴美学习,拨款50万美元作为前期资金,这一行动计划开启了我国原子弹制造之路。

随后三人挑选了六位人才,这其中就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杨振宁后来直接考上了美国大学,而李政道就大费周章。不是李政道笨,相反他太厉害。当时李政道还是大二学生,是吴大猷、阮冠世、叶企孙、梅贻琦等几位重量级教授力主推荐选拔,“天赋勤奋未有如李的”。杨振宁那个时候已经通过考取清华留美了。

李政道

1946年9月,这些国之栋梁在美国汇合,商量如何进修学习。此时美国已经把原子弹研制列为头等绝密,再想直接学习,已经不太可能了。大家只好分头行动,去不同的学校学习。华罗庚就去了普林斯顿当教授,杨振宁是想跟随费米学习,可是没人知道费米在哪里。

这个费米是重量级人物,就是他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这个时候,美国已经把他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至于李政道,因为没有大学毕业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

就这样各位栋梁接触了西方现代科学,为后来制造原子弹埋下了伏笔。

后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土崩瓦解,“种子计划”也就搁浅了,而派出去的人才也分成两拨,一些人留在美国,比如杨振宁、李政道,一些人回到大陆,比如赵忠尧、朱光亚。他们和后来回国的钱三强那一批人才,一起为中国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

后记:

了解了这个故事,我有这两个感触。

第一,在科技主导世界变局的大环境下,我们中国确实需要不断向先进科学技术学习。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大多时候能取得技术领先?

我想起万维钢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他很幸运,当他的同学都还在学习几百年前的旧物理知识时,他有幸和导师一起做现代物理研究。

从他这句话,我感觉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花费16年,加上幼儿园那就是近20年时间,去学几百年的旧知识,对于当下世界发生的新的前沿科学,学生党压根不清楚,只有一些顶尖科学家才知道。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教育是落后的。基础知识固然重要,运用、创新更重要。在AI智能时代,机器能做的交给机器,机器做不了的,比如想象力、创造交给我们。

第二,科技兴国,未雨绸缪。尖端科技项目,要注重人才的梯队培养。两会期间,海军政委袁华智在接受采访时说,“咱们发展航母不存在技术瓶颈”。再回想当初瓦良格号航母的艰难改造,到如今向下饺子一样制造航母舰队,不得不说,我们的航母人才越来越多,技术上越来越娴熟、甚至有领先。

当前全球都在发展人工智能,我们也应该迎头赶上,大企业有责任肩负兴国战略,千万别只把高科技只用于娱乐,甚至想都不想,就想着与民夺利。

我们这代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助力国家发展,匹夫有责,责无旁贷。

0 阅读:15

森阳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