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薇淇高效学习 2023-02-24 16:34:01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与苏格拉底:对话的艺术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段话承接了前文大鹏和蜩、鸠的比喻,运用对比进一步阐述大小之间的差别。

“小知不及大知”意思是小智慧的不能了解大智慧的境界,“知”可以理解为是见地,也就是知识的范围,包括学问、眼光、器度。倘若一个人鼠目寸光,没有远见,思想肤浅,往前走的路就是有限的,一个人想要成功立业,就应有远见卓识。

小年不及大年,意思是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因为寿命时间长短的不同,人的智慧、境界、见识也就不同。

“奚以知其然也”,那怎么样知道这个道理呢?

“奚以”,是当时古文的写法。后来一直到秦汉唐宋元明清,许多人学古文的人,都用这个方法来写文章。“奚以”就是何以的意思,也说是那怎么样。

庄子对大自然的生命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喜欢用提问的方式与万物对话,曲尽其妙。

而这种提问方式,让人联想起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他认为,无论面对自己还是别人,无论是觉得正确还是觉得奇怪的事,提问都是最卓越的方法。对各种事物的“疑问”,在确认其本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这种问答方法就是“苏格拉底问答法”,这种对话模式,犹如戏剧,拥有无比的张力,根据问题,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到更好的答案。

例如:针对于“顾客满意很重要”这件事,反问“那么顾客的满意度究竟是什么呢”,对于“欺骗别人是不好的”,反问“你觉得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欺骗?”

苏格拉底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这种提问对话方式,是锻炼我们批判性思考的最佳捷径。

这段话中,庄子给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小结,那怎么样知道这个道理呢?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庄子用生动的故事娓娓解答。

小知与大知

譬如 “朝菌”,我们去户外旅行时,常常会被山林里野生的,形状各异的香菇、小菌所吸引,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菇类、菌类都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尤其夏天下大雨以后,第二天清晨,会看到墙边、树根、台阶上,密密麻麻都滋长出了许多白色的朝菌。

朝菌“不知晦朔”,“晦”,每个月的月底叫晦。“朔”,每个月的初一叫做朔。“朝菌”这种东西,寿命太短,不到一个月,两三周就没有了。所以,它是不晓得人世间一个月的开始和结束是什么时候的。

“蟪蛄”就是蝉。蝉分两种,一种叫夏蝉,即蟪蛄,生于春后,死于秋前,存活期短。另一种叫寒蝉,我们现在形容人在特定环境里因害怕、紧张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像冬天的蝉一样一声不吭,就会用“噤若寒蝉”的成语。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各占三月。任一蟪蛄都存活不过一个夏季。蟪蛄研究时序,能够获得多少知识?说来可怜,仅知炎夏一季而已。既不知从前有暖春,又不知以后有凉秋,当然更不知深秋之后还有冰雪寒冬了,这就是所谓的小年。

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五百年长一次新叶,五百年落一次枯叶,另有一种说法冥灵是指灵龟,以人间的五百岁为它的春,五百岁为它的秋。人类历法中的千年,对冥灵而言却仅是春去秋来,这就是所谓的大年。

远古时期有一种树,名叫大椿。以人间八百岁为它的春,八百岁为它的秋,这就是所谓的大年。

树有大年,人同样有。

尧帝有臣,名铿,受封彭城,是为彭铿,人呼彭祖。彭祖侍候尧舜禹三帝,服务夏商周三朝几十个国王,至今无人打破他的年寿纪录。可比起以千载、万岁为一年的冥灵、大椿,今天我们以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为寿命最长的人,大家都想和他相比,岂不是很可悲吗?

但庄子并非徒放悲声,而是有言外之意,劝我们不必计较区区寿命的短长,而是要把眼光放远,打破年命的限定,从形骸的局限,转到心性修养的功夫上。

智慧的深浅,小的境界和大的境界相比较,差距甚大。活了六十岁的人,他所经历的人世间的阅历,相比只活了二十多岁的年青人,这个中间差别还是很大。

每个人进入社会后,随着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积累,会让自己从“小知”向“大知”精进。

比如,一位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人士,“小知”,是指这个人初入某行业,略懂皮毛,还处于现学现卖,研究管理技巧的认知状态。

大知,则指这个人在某一行工作多年,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系统化的思维体系,结合多年经验、行业特性有了深度的认知。

浅尝辄止的“小知”是无法想象“大知”的深邃悠长的,紧盯“小年”的短浅是无法触及“大年”的高远的。

逍遥的大小之辩

商汤问棘的那段话也是这样说的:

“在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个广漠无涯的大海,也就是天池。其中有一条鱼,身体宽有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的长度,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叫做鹏,它的背脊像泰山那么高,它的翅膀像垂挂在天上的云,两翼拍着扶摇羊角的旋风而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冲破云气,背顶着青天,然后向往南,飞向南方遥远的地方。”

住在水泽边的小雀鸟见着了,重复说:“它这样是要到哪儿去呢?我往上一跳,飞个十来尺就下来了,在矮矮的蓬蒿丛间飞来飞去,自得其乐,这样不就够了吗?像它这样飞那么远去南冥干啥呢”小雀鸟的见识局限于小境界,无法达到鲲鹏展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境界,这就是大小境界之间的差别。

不到一千字的文字,庄子已经三次讲述了鲲鹏的同一个故事,两次讲述了小虫小鸟对于鲲鹏的不解与嘲笑,颇有异曲同工、反复印证之妙。

庄子借助寓言故事,将逍遥的思维与幻想体系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北冥有鱼”到“此大小之辩也”,借鲲鹏和蜩鸠燕雀形成鲜明对比来烘托出“大”的境界,这正是“逍遥”的方向,不禁让我想起了茗茶时,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发酵”,茶因神秘的“发酵”工序过程,造就了不同茶类的独特韵味。

人生如茶,也需要“发酵”,通过时间的累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与众不同。

“发酵”是心智必须历经的过程,人生的变化也是随诸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我们的改变有苦涩甘甜的交替,更有单薄厚重的更换。人生要具有高见,就是我们常讲的见地、见解、眼光、思想,积极地自我发酵,让人生主动厚重在由苦涩变甘甜、由单一到韵致丰富绵长上。

就庄子这段话的思路来看,它的主旨本是借“小知不及大知”,来谈如何提升我们的“知”,但“知”的问题比较抽象,所以它借譬于“小年不及大年”,因为年命的问题是具体的、切身的,我们更容易理解。可是年命的短长又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当我们能处理年命问题,能超越而不执着于短长的相对性时,我们的“知”自然就向上提升而为人知、真知了。

0 阅读:52

薇淇高效学习

简介:终身学习践行者、高效阅读教练、资深拆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