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薇淇高效学习 2023-02-24 16:41:28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不是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末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功力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伦;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辨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扯不清的是非长短

本章重点探讨的是言语本身与道的关系,“今且”相当于“假如”,假如暂且说这几句话,不知道这些话和别人的那些看法是不是一样呢?一样好,不一样也罢,既然都是言论,无论内容怎样,姑且它们都算是同类了。

拿宇宙起源来说,世间万物都有个起始,也有未曾开始的起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最初有很多的“有”,也有很多的“无”,还有从未有过的“无”,以及从未有过的从未有过的“无”。

顷刻之间生出了这些“有”和“无”,却不知道“有”与“无”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现在我说了这些话,但不知道我说的话真的是我说过的,还是我没有说过的。

庄子的意思是说,世界上在“有”的状态之前应该是“无”的状态,而在“无”的状态之前,还有一个未曾存在无的状态,总之,我们可以无限向前推导,这个世界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或者说,宇宙万物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说明“无”,才是万物终极的根源。既然“无”是世界终极的根源,那么万物就不应该有什么区别,我们眼中的大小、寿夭、贫贱、富贵更应该归之于一了。

庄子认为,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认识的只是常识,而要探究世界的根源,寻找人生的意义,就需要跳出常识的牢笼,换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用突破人类日常经验的语言告诉我们,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梢更大了,而泰山却是渺小的。夭折的婴儿是长寿的,而长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因为夭折的孩子固然短寿,但比朝生暮死的虫子却是长寿的;而彭祖固然长寿,但比以三千年为一春,三千年为一秋的大椿来说却是短寿。

由此可知,世界无穷时间无限,而人却是有限的个体,人不是万物之灵,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人只是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之内的一个渺小和短暂的个体而已。

因此,从“道”的角度上来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只要我们活着,就跟天地一样永存。人的生命,也是精神不灭的,也在不断地流转。

既然万物已经与我同为一体的,与我是平等为一的,都统一到道那里去了,还用得着那么多的争论吗?当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以达到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庄子是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广阔的胸襟。

那么,客观存在的“一”和我议论的“一”加起来就是“二”,“二”如果再加上一个“一”就成了“三”,以此类推,再精确的计算也算不出最后的得数,何况我们都是凡人。

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无到有都能很快变成三,何况从有到有,从三到多呢?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多,多而更多,多而无穷,如果不想被凡事牵着走,还是需要顺应万事的本源。

其实,庄子的齐物论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万物齐一,一个是所有的议论齐一,现在,庄子论证了物的齐一,他还需要论证议论的齐一。

八德之才,因人而异

最初,道并不区分你我彼此,言论,并不强调自己才是正理定论,为了争一个是非,搞得出现了分野。“畛”就是界,畛界,建立一个像田坎一样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样的界限和区分?

庄子提出了八德:左、右、论、议、分、辩、竞、争,有左有右,有伦理有忠义、有区别有辨别,有竞赛有争夺。用孔子的《易经》思想归纳,即“群、分、类、辩”四个字。

其实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有左有右”,是物理世界的次序;“有伦有义”,是人文社会的次序;“有分有辩”,是理念世界的次序;“有竞有争”,是人类社会的现实,他不过用八个类别加以归纳。

接着又谈到了六合,左东右西,前南后北,上天下地,叫做六合。六合其实是我们存在的空间,指世界和宇宙。

天地之外的事,圣人总是存而不论,因为大道无形,辩论也意义不大;宇宙之内的事,圣人虽然细加研究,却不随意评说,不轻易下结论。至于古代历史上善于治理社会的前代君王们总结人类历史的成败兴衰、是非善恶的经验记载,圣人虽然有所评说却不争辩。

庄子始终认为,争论和多言,是世界充满争斗的根源,因此,他主张无言,因为,那些圣人,对于世界的存在,是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的,就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存在那里,我们没有必要研究,更没有必要争论。

庄子指出,有分别,就有不分别;有争辩,就有不争辩。

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圣人不争不辩,虚怀若谷,而众人却热衷于争辩,以此夸耀于世间。

大言不辩

所以说,有人喜欢辩论,是因为未窥大道。至大之道无法命名,至高之辩乃沉默无言,最大的仁是不著仁相,最大的廉正是没有锋芒,最大的勇敢是不呈血气之勇。所以用名相彰显出来的道就不是道,依靠言辩也无法企及终极真理,执著于形式上的仁就无法成就大仁,过分的廉正因违背常情而让人无法信赖,好逞血气之勇就无法成就实现仁德的大勇。

“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和大勇”五者本为圆满,一旦刻意去表现就著相而变成四方之物,从而也就失去圆满了。

“道”能说明白就不是道,言的争辩总有无法周遍的地方,仁有了固定的标准就不能成为仁爱,廉清晰可见就不见得诚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这五种情况就好像着意求圆却几近成方一样。庄子其实还是在讲“吹万不同”,他提出来的天籁、地籁、人籁,这一段讲的是人籁,人籁就是人道。

因此,明智的人懂得适可而止,就是“知”的最大境界。谁能懂得无言的辩论与沉默的道说呢?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大然界的智库。这种智库,无论注入多少也不会满溢,舀取多少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的境界时,这才“葆光“之道。所谓“葆光”,即藏光不露,比喻才智藏而不露,韬光养晦。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宇宙万物无穷无尽,万物本来就是一体,而我们却常常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眼光尚浅,很容易将自己关在纷繁复杂没有结果的争论的牢笼之中,封闭了心灵,自设了种种界限,倘如此,如何才能达到逍遥?唯一的方法是,停止争辩,平息那些无意义的是与非,破除成心与偏见,良善心智,开阔心境。

6 阅读:375
评论列表
  • 2023-04-07 11:46

    庄子辨论算老几,今与墨客臭味同。文人不觅山石书,三尺讲坛口舌痈。

  • 2023-04-15 09:43

    巧言者难辨,拙言者难斗。李孔东西隐,神仙本领失。纣王书仍在,庄子头难抬。成王碑尚存,墨子足难行。好为人师者,言行必有失。记错祖宗功,学错他人书。文人仿先贤,先贤误子孙。墨客解字词,字词误弟子。足行万里路,万物诛佛足。儒道烧香手,见风五筋疼。

薇淇高效学习

简介:终身学习践行者、高效阅读教练、资深拆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