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明史的朋友大多会对“北虏南倭”这个词很熟悉,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帝国,是为明太祖。大明初建时,朝气蓬勃、国力强盛。朱元璋还吸取两宋对外妥协,导致亡国的教训,开始以军事手段持续打击北元残部,在他统治时期,曾九次北方,肃清草原,将大明的军旗插在了漠北草原上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朱元璋未能彻底解决草原问题,由此留下了“北虏”的隐患。
朱元璋死后,大明帝国经历了短暂的内乱(靖难战争),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篡夺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成为大明新的主人,是为明成祖。朱棣延续朱元璋对草原强硬的打击政策,五次远征漠北,但还是无法彻底解决草原问题。1449年,草原上的瓦剌部更是在土木堡一战歼灭大明京师三大营,俘虏明英宗朱祈镇(朱棣的曾孙),是为土木堡之变。此后大明与草原攻守易形。但因为大明庞大的体量,再加上草原各部的分裂状态,使得草原各部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双方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
其实这个时候,大明就应该适时改变外交政策,况且草原各部多次释放善意,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大明开放互市(通商),因为草原上生产水平低,无法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他们需要大明的东西,大明不互市,他们只能抢,但抢的成本也大,如果能够和平取得,谁愿豁出命去抢劫。的大明朝野上下,不以实际情况出发,依旧坚持所谓的祖制,不与草原互市,其实就是外交缺乏弹性,最终导致双方战争频发。而随着明军战斗力的衰落,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率军围困北京8天,在京师附近大抢一个月而去,大明颜面跌尽,是为“庚戌之变”。经此一变,大明才终于认识的自己“几斤几两”,最终在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边境口岸,并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是为隆庆开关,持续近200年的“北虏”问题才彻底终结。
说完“北虏”再来讲一讲“南倭”,当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吸取元朝常年对外征伐,导致民力耗尽的教训,规定后世子孙不得对外滥用武力。并下诏: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实施严酷的禁海政策,使得宋元时期繁华的海外贸易被斩断,虽然后来明成祖启动“郑和七下西洋”工程,但主要还是官方的外交活动,与贸易无关。但是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深刻嵌入了海洋贸易系统,朱元璋的禁海政策,使得这些以海洋为生的人,失去了经济来源,自然而然,私下海洋贸易就应运而生,民间自发的海洋贸易规模愈来愈大,就形成了武装海商(海盗)组织,他们打着“倭寇”的名义开始正大光明的走私,使得禁海政策名存实亡。
起初,大明帝国军力强盛,在东南沿海又设置了许多卫所,大明的海疆总体上还比较平稳。到了嘉靖年间,因为大明帝国的衰落,再加上邻居日本的内战,导致大量的武士失业,他们为了生存加入了明朝海盗集团,他们就是“真倭”。
《明史·日本传》记载:“倭寇”中“大抵真寇十之三”,而大部分是明朝的民间海洋人士,称为“假寇”。有了真倭的加入,倭寇集团的实力大大增强,而东南海防承平日久,防务松懈,给了倭寇们极大的舞台和空间。于是一场持续10多年的倭寇之乱在嘉靖年间集体爆发,明朝只得以戚继光、俞大猷等明军将领率部征剿,至嘉靖末年才基本平定。其实只要开放海禁,倭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大明僵化的外交理念,使得它只能以最高的成本(战争)解决倭寇问题。隆庆即位后,在舟山开放贸易口岸,困扰大明百年的倭寇问题瞬间绝迹,这便是最好的佐证。
“北虏”和“南倭”虽然在隆庆年间全部被解决,但持续近200年的争斗,已经透支了大明的国力,之后虽有“万历三大征”的辉煌,但终究是是末日余晖,“北虏”和“南倭”当得起大明帝国的”两大坟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