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窑粉青釉贯耳凤尾尊宛若和田美玉

单眼皮小妞 2024-03-27 03:05:12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哥窑瓷器自诞生之后,以南宋时期的哥窑为佳,这种风格独特的瓷器品种盛烧不衰,赓续相继,历代文人雅士为文作诗,赞不绝口。特别是釉面那种层层叠叠、千奇百态的开片纹饰,不但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审美的新情趣,而且确有“巧如范金,清比琢玉”之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首屈一指。

1127年北宋迁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大量皇家御用瓷匠迁移,南宋瓷文化到达了巅峰。宋代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凝聚在宋瓷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的。以宋哥窑代表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和含蓄,素雅之中表现着内心的意蕴。从美学角度,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特别受到东方文人的青睐。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间冰镐敲击的严冰穿过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温润而细腻。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巅峰,宋瓷优美高雅,清丽潇洒而不失挺秀,于静谧中散发出不饰粉黛、洗去铅华之自然之美,正如宋人所体现出的优雅秀美的艺术风格一样,追求轻松灵动的美感。宋瓷从造型到纹饰,抒情而写意,图案流动率意,富于韵律。虽多为单色釉,但其色泽恬美自然,柔和纯凈,是古人尚玉之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往往追求华美,而古代文人的审美中,追求一种病态的缺陷美,哥窑烧制过程中形成奇特的残缺,反而成了人们大加追捧的元素。

哥窑虽是民间私窑,却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哥窑真品数百年来深得世人珍视,当中能得以目睹真容、抚鉴亲赏者寥寥无几,故明中后期摹古成风,精仿者颇具宋哥遗韵。入清以降,好古天子乾隆皇帝品鉴内府旧藏文物时对哥窑颇为推崇。乾隆皇帝曾如此赞颂和推崇哥窑,反映了哥窑在艺术上追求质朴无华、淡雅自然,极易触动文人内心深处,正因为如此才得以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可泯灭的精彩传奇。

本品造型简约有宋瓷之美,器表隐现酥光宝晕,宛若和田美玉,品其色,釉面莹润透彻,火气消尽,宝光内蕴,似有云霭,线条纤细含蓄,色泽柔和,缩釉现象明显,散见于贯耳附近,足端施釉不甚整齐,胎色深褐,益见古拙之气,匠心之巧、技艺之高、气韵之卓,尽览无遗,以器型和釉色取胜。观其釉,稠厚致密,厚若堆脂,触之凝滑如丝,观之赏心悦目。将其置于放大镜下,可见釉层满布气泡,细如毫芒,古称“聚沬攒珠”。气泡经散射而晶亮通透,使器表隐现酥光宝晕,宛若和田美玉。

口沿由于釉水流淌,釉层较薄,略呈紫色,底足露棕黑色铁胎,正所谓“紫口铁足”。赏其纹,周身纹片致密,静穆古雅,大开片呈紫黑色,浅者则为或浅黄或透明,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遂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匠心之巧、技艺之高、气韵之卓,尽览无遗。古人尚玉之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哥窑蓄意追求的这种自然天成的美感,使得它成为了历代精英阶层在书房沉思时最喜欢把玩的陈设,反映了哥窑的质朴无华、淡雅自然,极易触动文人内心深处,正因为如此才得以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可泯灭的精彩传奇。

哥窑是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瓷窑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瓷器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哥窑的谜团接踵而来,始终让人无法看清它的真正面目,但是哥窑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拥有一件宋哥窑足以傲视同侪。1992年,佳士得(香港)拍卖过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虽然当时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拍出1000万港元以上的价格。宋代制瓷工艺水平是整个古代时期的一座高峰,这与宋代官窑制度的发展密不可分。

宋代宫廷在对于精品瓷器的巨大渴求之下,由朝廷颁发瓷器样制,向民窑或地方官窑定烧瓷器。宫廷瓷器的生产者是窑场的工匠,而所有者、使用者却是皇帝以及其他皇室成员,颁样制度能够消除两者之间无法逾越的等级属性和空间距离,从而有效地实现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宫廷颁发的制瓷样式,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内容,不仅代表了瓷器生产的质量规范,更是皇帝以及高级知识分子文化品位的体现。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