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娇黄釉刻云龙纹盘古代先民对黄色的尊崇

单眼皮小妞 2024-03-26 17:08:47

黄釉是一种低温铁黄釉,因黄与“皇”同音,黄釉自明初创烧,就成为黄色成为皇家至尊之色,是皇家控制最为严格的釉色之一,浇黄,为明宣德时创制,因采用浇釉方法得名,至弘治时期达到巅峰,又因其色娇嫩光亮如鸡油,亦称「娇黄」或「鸡油黄」,素为后世推崇。黄釉瓷上的黄釉,根据釉料成分和烧成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黄釉与高温黄釉两种。

高温黄釉是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低温黄釉即铅釉,是一种以铅为熔剂、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850℃至900℃之间烧成的黄釉,色较淡,釉面薄,以弘治时期的“娇黄“浇黄”或“鸡油黄”为烧制的最高水平。隋唐以来,黄色成为皇帝的御用色,黄釉瓷器也从诸多色釉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的御用瓷。历代帝王崇尚土德,故黄色成为帝之色。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把黄色用于皇帝的衣食住行中,则象征皇帝贵在有土,有土则有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威,由此可看出古代先民对黄色的尊崇。

弘治时期黄釉瓷已近乎完美,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时期,达到历史上低温釉的最高水平,由于其黄色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弘治一朝黄釉最负盛名,色泽娇嫩,堪称弘治官窑的典型之作。弘治时期的瓷器品种和艺术风格完全继承成化传统,无论是釉、单色釉、菏花、彩、斗彩,瓷器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弘治的颜色釉无论从品种还是产量都比宣德成化少,但其官窑白瓷的制作,其胎釉都较细清,明朝黄釉的烧制成功与皇家统治者的严控制是分不开的。黄釉器的使用,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贵贱有级。服位有等”,任何人不得僭越。

黄釉瓷的烧制至明晚期曾一度停烧,在宫廷生活中,黄釉瓷器最常见的形态虽然是日常用器,但本质上仍然以体现皇权和等级制度为主。这种尊崇黄色的做法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色彩观的反映和封建集权下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体现。明清黄釉瓷釉料的配方和烧造工艺属皇家御窑厂秘方被严密控制,民间无法掌握黄釉瓷的工艺、配方。因此黄釉器只是宫廷用器,民间绝无使用。明代黄釉瓷尊贵精美,为清代各朝皇帝亦有沿袭其制作工艺、釉色各式器型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本品内外釉汁肥厚,流淌自然,发色娇美,犹有娇黄风采,器型饱满庄重,从制胎、造型到烧釉,无不精绝,釉色温润淡雅,姣好无瑕,叫人不忍触手,纤柔流畅的刻画与瑰丽明艳的黄釉浑然一体,形简而色单,但烧制不易,胎体、釉汁、炉火必需臻善精熟,方见成品,但有微瑕,则前功尽弃,黄釉肥润,胎质细腻,并且流传有绪,极为难得,古拙典雅而不失艳丽,黄釉丰腴厚润,更见素雅高贵,极富装饰效果,釉彩搭配协调,一如凝脂,胎骨坚致细腻,执之品鉴,俊美怡人,令人赏心悦目,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黄釉瓷器以其靓丽的色彩、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黄釉瓷器以其美丽的色彩、特有的文化含义,已为众多收藏者所青睐。并且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抓住机会,就将占领未来艺术品市场投资的先机!

黄色属五行一色,位列宫廷色系之首,优于赤、玄、紫。黄色为土,五行之土对应中央,与帝居五方之中相附。我国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予人留下品味不尽的韵致,黄釉瓷器正是当中最具贵族气质的一朵奇葩。真正意义上的黄釉其制作是在瓷质涩胎上施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的黄釉,置于850度左右的窑里以氧化焰二次烧成,色泽与同时期的黄釉琉璃建筑构件相同,由于是在涩胎施釉,故而稍觉粗糙,未有后世娇黄釉之娇嫩圆润。明宣德时期御器厂上承洪武技术而竭力改进,重点改善施釉的质地,变为在甜白釉面上施釉,以甜白釉之纯净映衬黄釉之妍丽遂得“宣黄”一项名品问世,开启弘治娇黄釉之先声。其色清亮匀净,透明度高,玻璃质感强,深为内府所珍,更因其时技术初创,尚不稳定成熟,成造数量本来不多,流传至今更是凤毛麟角。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