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亲自下场造车,似乎是件板上钉的事。首先,华为深度扶持的赛力斯,已从无名小厂变成行业大咖,销量、营收和利润等均达到历史新高。其次,任正非签发的“造车禁令”,解禁时间只剩不到8个月。而在这个节骨点,华为车BU COO王军被爆停职,CEO余承东将独掌智能车业务。恰好,余承东是华为内部的“造车派”。最后,华为本就是一家智能科技公司,而汽车被视为未来智能世界的枢纽。
但是,余承东近日接受媒体专访,依旧强调华为坚持不造车,未来仍会主导智选模式:“通过成立问界生态汽车联盟,选择几家少数车企加入,强强联合、共同开发,把体验打造到极致,做好产品区隔,共同抓住汽车行业变革的时间窗口。”算上这次,前前后后,华为辟谣造车,大概也有十来次了。怎么势在必行的事,华为就是按兵不动呢?
一个人不想做某件事,原因无非是没能力或不值得。不巧,华为都占了。
01
主营业务受阻不敢行动
造车是个特别“烧钱”的项目。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16年说“没有200亿元不要造车”,5年之后再提这话,门槛已变成400亿元。跨界入局的小米,首期投资100亿元(据悉即将耗尽),预计未来十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华为家大业大,自己有能力拿出几百亿元。但问题是,现在的华为,经不起折腾。
造车不仅要投入上百亿资金,还要扛得住长期亏损。年销上百万辆的特斯拉,仅上市之后的十年时间,累计亏损高达68.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73亿元。直到2020年才实现盈利,离公司成立已16年。更残酷的是,特斯拉还是当前唯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主营业务遭遇严重打击。华为2022年中期业绩显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其中终端业务收入为101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5%。主营业务收入暴跌,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华为被迫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已被逼到穷途末路之境,华为哪有心思和胆量造车。更何况,华为汽车业务至今仍未盈利,一年恐怕轻轻松松亏损上亿元。
华为现在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拓展新业务,稳中求胜才是主要经营方针。华为与与车企建立的赋能合作,相比于亲自下场造车,是一种更稳妥、更容易在汽车行业中存活的方式。
华为依托智能技术底蕴及营销渠道资源,为车企提供包括智能设计、品牌运营和营销零售等全栈的解决方案。这种轻资产操盘模式,不需要深入参与建厂、制造和研发等,可以最大程度控制投入,规避风险获得利益。另外,赋能模式也无竞争约束,可以与所有厂商建立合作。业务面广、规模更大,显然更利于华为开疆扩土。
目前,华为已经与奇瑞、极狐和阿维塔等达成合作,据悉江淮也在近日确定成为智选伙伴之一。基于公司发展情况,华为没必要下场造车。最关键的是,现在市场也不需要“华为车”。
02
市场仍受传统认知约束
华为的品牌调性,决定了它若是下场造车,必然踏入豪华市场。华为属于跨界造车,有是下场晚的后辈,供应链及制造等成本方面,肯定不如前辈们控制得好。这就意味,想要实现盈利,必须依靠规模效应。而要取得可观的销量,市场盘面大是首要前提条件。不巧,中国豪华新能源市场规模有限。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7.6%,较2021年的14.8%提升12.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的确在不断提高,但豪华车市场渗透率其实并不理想。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仅有20.1%,这还是特斯拉苦苦支撑的结果。如果只算蔚来等厂商,渗透率恐怕只有现在的一半。
从渗透率就能看出,即便新能源浪潮袭来,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是更愿意购买豪华燃油车。这跟产品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传统消费认知影响巨大。其实大多数人购买豪华汽车,更多是在意“非实用性需求”。什么意思呢?
对那些豪华车消费者而言,性能、配置和空间等产品力,并不是他们买车最看重的要素。品牌带来的社会认知,才是他们最中意的。大多数人都渴望与众不同,希望财富和地位都高人一等,而豪车无疑是最佳标榜物。很简单的道理,常人买不起、你却买得起,这不就证明你是有钱人吗?
“注重颜面”这种消费认知,将始终贯穿于豪华车市场,因为虚荣就是人性之一。所以,与其和“BBA”硬碰硬,不如让前辈们打头阵,“教育”大众重塑消费认知。有朋友可能要说了,早些下场抓住风口,说不定能找到突围机会,进而立足豪华车市场。
固然先下手可以为强,但现在来看意义或许不大。小鹏汽车算是造车新势力里的元老吧,还在两个交易所成功上市,结果现在遭遇生死攸关的危机。稍有不慎,一命呜呼。那意思是造车新势力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特斯拉不还活得好好的嘛。还没有完全掌握特斯拉的成功秘诀,也是华为至今不下场造车的重要原因。
03
实力欠佳未造颠覆功能
为什么特斯拉能立足豪华车市场?它是第一个基于纯电动属性打造智能驾驶的车企。解放双手的智能驾驶,以前仅在影视片里出现,如今却有希望落到真实社会。梦想照进现实,这种巨大的颠覆性冲击,改变了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智能驾驶就是高级。
尽管蔚来等车企也在发力智能驾驶,但特斯拉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厂商,只要自身技术不拉垮、其他厂商不逆天,还是可以享受头部效应带来的认知红利。所以,想要真正在豪华车市场立足,造车新势力必须创造颠覆传统的智能驾驶。某种程度上讲,功能表现还必须得超过特斯拉。
华为如今已能打造驾驶、座舱和网联等“智能全家桶”,市场表现还是相当不错。不过,至今没能创造颠覆性的智能驾驶,多是车道巡航辅助、驾驶盲区预警和车道偏离等L2级别常见功能。华为硬实力毋庸置疑,但你大概有所不知,智能驾驶系统像一个孩子,需要喂食才能发育,而路况数据就是它的“食物”。
系统只有吸收数以万计的路况数据,才能进化从而实现更高阶的功能。室内研发、场地试验及上路检测等,都不能让智能驾驶系统真正得到“成长”。即便配备了激光雷达等高精设备,也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华为已到生死攸关之境,已然没有什么试错机会。若是要下场造车,那就是孤注一掷容不得半点散失。而塞力斯贡献的路况数据,规模及质量远不及特斯拉,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没有得到“茁壮成长”,还无法创造颠覆性的驾驶功能,自然就没必要下场造车咯。
综上所述,华为当前真不会亲自下场造车,至于未来,谁又说得准呢?
汽车居然成了智能世界的枢纽?作为一个毕业接近30年的老机械大学生我特么无语了
继续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