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解读——成公十年

左传解读 2024-03-07 17:41:15
成公十年(公元前581)申叔弄假成真救郑侯 景公病入膏肓存疑窦 【经】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传】十年春,晋侯使籴伐如楚,报大宰子商之使也。   卫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 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三月,子如立公子繻。 鲁成公十年春天,经中记载卫定公的弟弟黑背率领军队侵袭了郑国传中对此解释说这是晋国的下的命令。去年秋天,晋国抓了郑国国君,又对郑国进行了攻打,但因为楚国出兵陈国,所以晋楚为了避免正面冲突,只能暂时撤兵。而且在南冠客钟仪的斡旋下,去年冬天楚国人还派了公子辰来晋国请求旧好之和约。所以今年晋国自己不能出兵,于是派了卫国来攻打郑国,以此来试探楚国的反应。 传中还补充了另外两件事。一件是晋国派使者籴伐出使楚国,来回报太宰子商也就是公子辰的访晋之事。说白了这是晋国的狡猾之处,这边我派人和你商谈和解之事,那边我派卫国去攻打郑国。卫国受到攻击,充其量是区域之间的战争,和我晋国没有关系,更不是我晋国和你楚国要争夺郑国。 另一件是郑国内部的事。郑国的公子班听从了叔申(公孙申)的计谋。在这年三月,公子班就真的立了公子繻为郑国的国君。 【经】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齐人来媵。丙午,晋侯獳卒。 【传】夏四月,郑人杀繻,立髡顽。子如奔许。栾武子曰:「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焉。」晋侯有疾。 五月,晋立大子州蒲以为君,而会诸侯伐郑。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修泽,子驷为质。辛巳,郑伯归。 鲁成公十年夏天,经中记载了四件事。第一件,四月份,鲁国第五次占卜郊祭,都不顺,于是没有举行郊祭。因为本来在三月份就应该占卜,可能占卜四次都没有合适的日子,于是在四月份占卜第五次,还是没有合适的日子因传中曾言“启蛰而郊”,再往下就过了节令了,,所以郊祭也就只能取消了。此文无传文。第二件,五月之时,鲁成公与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会盟,共同讨伐郑国。此事传中有解释。第三件,齐国人给鲁国送来了媵,这是春秋记载异姓国送媵的一件事。传中说送媵是同姓国之间的事,现在齐国给鲁国送媵,这种破坏礼制的作法,一定有他的政治目的。一方面是鲁国对归还齐国的汶阳之田心有芥蒂,齐国为了化解之间的疙瘩想出了这么一招。另一方面是晋国都送了媵,那我也送媵是不是显得和晋国步调一致了。此事无传文。第四件,在这年夏五月丙午日,晋景公晋獳(nòu)去世。此事有传文。 我们看第二件事,传中说,在这年夏天四月之时,郑国人杀了公子繻,而另立了髡顽为郑国国君。这个髡顽是郑成公的太子,也就是说那个公子繻并不是法定继承人而被立,所以这是篡夺行为,最后遭到郑国人的反对而被杀,所以郑国人又立了本是太子的髡顽,这就是郑僖公。而当时立公子繻的公子班也只能逃到了许国。晋国人听到此事后栾书说:“郑国人已经另立了国君,我们抓的这个就是一个普通人了,有什么好处?不如攻打郑国,放回他们原有的国君以此来求和。”此时晋景公生了病。 五月之时,晋国立了太子州蒲为晋国国君,这就是晋厉公。而就在此月,晋国会合诸侯攻打郑国。郑国的子罕用郑襄公宗庙里的钟来贿赂晋国,子然在修泽和诸侯结盟,子驷到晋国做了人质。五月辛巳这一日,晋国把郑成公送回了郑国。 从下文我们得知,晋景公是在六月份去世的,也就是说晋景公在病重之时太子晋州蒲已经称侯,所以此次会诸侯而攻郑国是晋厉公的行动。而在春秋时代如果生代父位,属于失人子之礼的行为,传中曾经说“凡在丧,公侯曰子”,也就是说父亲去世即使代位,还是不能称君的,现在晋厉公生代父位,实际上此间必有蹊跷,但到底有什么蹊跷,传中没有说,我们也不得而知。只不过传中巧妙地告诉我们,晋厉公实际上应该死的也不正常。而且用大量的编造的故事来掩盖了这一事实。下文就是编造出来的大量故事,说白了就是晋景公活不成了,这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 【传】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郑伯讨立君者,戊申,杀叔申、叔禽。君子曰:「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 我们再看第四件事,传中说在晋景公病重期间,曾梦见一个大鬼,披着的散发拖到地上,用手捶打看胸部跳跃着喊道:“你杀了我的子孙,这是你的不义。我已经向上帝申诉了冤屈,(上帝允许我为子孙们复仇了)。”于是,那个大鬼毁坏宫门和寝门进入了宫中。晋景公很害怕,逃进了内室。那大鬼又毁坏了内室的门。晋景公吓醒了,召来桑田的神巫,巫人所谈鬼怒的情况和景公梦见的情况相同。晋景公问道:“这个梦吉凶如何?”巫人答道:“看来您吃不到新麦了!” 晋景公病情越来越重,于是派人到秦国请医生。秦恒公派遣了一个叫缓的名医去晋国为晋景公治病。秦医缓还没有晋国,晋景公又梦见自己的病魔化为两个小童,其中一个说:“这个秦医缓是个有名的良医,他来治病恐怕要伤害我们,不知逃到何处可以避开他对我们的伤害?”另一个童子说道:“我们应当躲到肓的上端,膏的下端,他即使是良医,又能把我们怎样?”等到医缓到了晋国,瞧了瞧晋景公的病说:“您的病不能治了。这个病已经到了肓的上端,膏的下端,用灸法治不可以,用针法疗办不到,药力也达不到膏肓,这样的病没法治。”晋景公感慨地说:“你真是一位良医啊!”于是晋景公送给了医缓一份厚重的礼物,并派人送他回了秦国。 到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尝新麦,命令甸人进献新麦,景公的厨师将新麦煮熟了。景公于是召来了桑田的那个神巫,把做好的新麦拿给巫人看,然后将他杀了。 晋公正要吃这煮熟的新麦饭,突然肚子发胀,急忙跑到厕所去,结果就掉到茅坑里溺死了。景公有个小臣,早晨梦见自己背着景公升天。到了中午,作梦的小臣背着景公从厕所出来。于是,就将背景公出厕的小臣殉葬了。 晋景公之死充满了奇幻色彩,不足为信。但这个故事留下了一个成语叫“病入膏肓”,、膏指的是心尖脂肪,肓指的是心脏与膈膜之间,那么膏的下方,肓的上方就是心脏的中心部位了,所以这个病没办法治。 至于那个大鬼应该说的是赵氏的祖先,因晋景公冤杀了赵同和赵括,所以这个赵氏的先祖来向他索命,为后代子孙报仇。 还有一个问题是晋景公之病求秦之医有点奇怪,秦国这些年和楚国不错,而和晋国一直不对付,怎么晋国反而向秦国找医生来看国君之病,就不怕他害掉自己吗? 另外已经病入膏肓的人应该动不身,如何是入厕而溺亡的,难道这是正常的吗?所以左传说了这么多无故事应该都是编出来的,而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是作者故意向读者透露出来的,就是要告诉读者这个晋景公之死绝非正常死亡,如果不仔细推敲就有可能当故事看了。 这一段文字以晋侯之梦始,以小臣之梦终,晋侯梦而卒,小臣梦而殉。其间一个神巫,一个良医。神巫知景公不食新麦,而不知己亦不食新麦。良医知景公不可救药,却能安全回国。二人同样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一个被杀,一个被赐以厚礼?如果当时神巫说您还可以看见新麦,是不是就死不了了。“不食新”与“不见新”一字之差,却关生死,可见说话不能不字斟句酌啊!晋侯生病,梦幻正常;而小臣无病,却白日做梦,结果负主升天,殉主入地了。这一篇真正妙文也! 传中接着补充郑成公回国之后,开始讨伐郑国立国君的人。六月戊申日,郑成公杀了叔申和叔禽,对立国君之人进行了清算。左传借君子之口评论说:“忠诚虽然是美德,但不值得忠诚的人是可以不忠的,何况那是个不善良的人呢?”在左传的作者看来,君如不令,臣可不忠,并不像后来宣扬的那种“愚忠”,看来我们的思想文化在许多方面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后退的,这一点我们不可不深入思考。 【经】秋七月,公如晋。 【传】秋,公如晋。晋人止公,使送葬。于是籴伐未反。 鲁成公十年秋天,经中记载在此年七月之时,鲁成公去了一趟晋国。传中说,此次鲁成公被晋国扣留,并让他给晋景公送葬。而春季时晋国派使者出使楚国的籴伐还没有回来。也就是说晋国还没有鲁和楚结盟的确切消息就扣留了鲁成公,或者换一个说法此次扣留鲁成公纯粹就是为了让他给晋景公送葬。晋景公是在六月去世,鲁成公前去晋国应该是吊唁加祝贺晋厉公登基的。七月扣下,一直到十月就是为了给晋景公送葬,这是大国欺侮小国时完全不需要考虑小国感受的。 【经】冬十月。 【传】冬,葬晋景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   鲁成公十年冬天,经中无记载,依照惯例,记作“冬十月”。传中说在这一月,晋国安葬了晋景公。鲁成公为他送葬,而别的诸侯都不在场,也就是说别的国家没有去人。所以鲁国人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于是《春秋》上没有记载,是为了隐讳国耻的缘故。 弹词 蝶恋花 景公之死 成宙评 奇梦惊魂夜怎寐,新麦不食,染病身虚颓。病入膏肓堪命废,茅坑溺死恁污秽。 赵氏含冤生厉鬼,召请桑田,却把神巫害。医缓实言无策采,小臣何欠负公债?
0 阅读:0

左传解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