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通常是善良的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3 03:56:22

《幸福的人通常是善良的》

善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改变自己,还能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一个善良的人,往往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一、善良来自对生命的感动。

如何识别人性有问题的人?

以善为镜,可知其品性。

看一个人是否善良,有一个识别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喜欢孩子。

一个对小生命冷漠的人,他在人性上一定是有问题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看见孩子是情不自禁地喜欢的,即使他有别的种种毛病,这个人还是有希望的。

人心有两种成分,一是利己心,二是同情心,二者都是人的本性。

人在年轻时欲望强,容易把自己的利益和成功看得最重要,名利欲望的满足往往是快乐的主要源泉。

随着年龄增长,同情心应该逐渐占据上风,更多地从惠及他人的善行中汲取快乐了。

在一个普遍对生命冷漠的环境中,人是不可能有安全感的,无人能保证似乎偶然的灾祸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善良的人有宽容之心,既容人之短,能原谅,又容人之长,不嫉妒。容人之优秀是更难的,对于一个开放社会也是更重要的。

与人为善不只表现为物质上的施惠,你对他人的诚恳态度,包括懂得感恩,肯于认错,都证明了你的善良。

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靠的是尊重,而不是爱。

道理很简单:你只能爱少数的人,但你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博爱吗?”

不错,但是:

第一,无论作为宗教,还是作为人道,博爱都更是一种信念,在性质上不同于对具体的人的具体的爱;

第二,不能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接受这个信念。

爱你的仇人,太矫情了吧。

尊重你的仇人,这是可以做到的。

孔子很懂这个道理,他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

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

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

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他的自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

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

但是,这不能成为理由,认为你因此就有了随时在他面前出现的权利。

即使对你最好的朋友,你也没有这个权利。

当你的朋友处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时,你要懂得沉默,不去打扰他,这是你对他的大尊重。

从字面上看,施舍是居高临下的,供奉是卑躬屈膝的,馈赠是平等的。

从实质上看,若不是出自爱心,三者皆虚伪,若是出自爱心,其间的界限便消融,施舍、供奉也都是馈赠。

把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送人,并且只是出自爱、同情、感恩,绝无图报之心,才是真心诚意的馈赠,也才配叫做馈赠。

对于施舍和供奉,这个标准同样适用。

在这里,行为和动机都是重要的。

在行为上把自己不喜欢或不需要的东西送人,在动机上行善图报或沽名钓誉,就无权称作施舍和供奉,只能称作做秀和交易。

做事有两种境界。

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

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

正因为如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从长远看,做事的结果终将随风飘散,做人的收获却能历久弥新。

如果有上帝,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不会问你做成了什么事,在他眼中,你在人世间做成的任何事都太渺小了。

处在一个人人逐利的社会上,人际关系必然复杂。

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多多地关注自己生命和灵魂的需要,约束物质的贪欲,人际关系一定会单纯得多,这个世界也会美好得多。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正确的人生观,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改善做了贡献。

你也许做不了更多,但这是你至少可以做的。

你也许能做得更多,但这是你至少必须做的。

世界上特立独行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原因有二。

一是,懒惰。因为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真正实现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是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的,许多人怕吃苦,怕麻烦,就宁愿放松自己,做一个平庸的人。

二是,怯懦。因为在一个大家都平庸的环境里,少数人若仍要追求优秀和独特,就会遭到讥笑、嫉妒甚至迫害,于是为了自保而退缩,违心地随大流。

由此可见,是多数人的懒惰导致了少数人的怯懦。

相反,如果人人都对自己负责,以优秀为荣,因而也就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秀,这样的环境是最适合于特立独行的人生长的。

二、读书和思考的关系。

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并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

同理,不管你胸罗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

何以言之?

因为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

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学习。

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

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

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一是,纯粹客观性的;

二是,主观性的。

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

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

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

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

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

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供应一些资料和情绪而已。

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

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

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

这类人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

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严格说来,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

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

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

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

但,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

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点迷津,引向正道。

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

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

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

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

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

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经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闲来不经意地翻开书本来看,原来这些论调,别人早已发掘到了。泄气?失望?大可不必。

这个真理或见解是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其价值自非寻常可比。

唯是如此,才更能证明该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它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如是,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员生力军,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

并且,它不像一般读来的理论,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它在你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永远不会消逝。

自己思索的人,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

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家所据以为“权威”的情形不同。

前者的意见和他自身有着强而有力的连结;

后者不过是搜集整理归纳别人的意见。

它就好像是用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成的自动木偶一样,而前者与之相比,则是个活脱脱的生人,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之心”中植下胚胎,经过受胎、妊娠、分娩等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

而自己所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

哲学家和一般学者的最大分野在此。

由是之故,他们在精神上的收获也大异其趣。

哲学家有如一个画师以正确的光影、适当的比例、调和的色彩,画出一幅动人的杰作。

而学者呢?

他只是把各种色料加以系统的排列而已,它酷似一个大的调色板,既无变化也不调和,更没有丝毫意味。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

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

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

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

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

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三、幸福是一种选择。

幸福,必然是部分取决于环境,部分取决于自身。

我们发现就自身因素而言,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

许多人认为,离开多多少少的宗教信念,幸福感是无法产生的。

许多自身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忧郁有着复杂而高级的智慧缘由。

在这里,并不认为这些事是幸福或不幸福的真正缘由,它们都只是现象。

一般的情况是,相信幸福的人是幸福的,相信不幸的人是不幸的,他们都会将自己的感受归因于自己的信仰,但真实的原因却并非如此。

对于大多数人的幸福而言,有些条件不可或缺,但都是些很普通的事:食物与住所、健康、情爱、工作成就和同伴的尊重,对有些人来说生育繁衍也是必需的。

离开这些东西,人很难感到幸福,但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或通过正确努力能够创造这些条件时还是感觉不到幸福,这个人就是心理失调了,情况严重的话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而一般情况下,他应该可以自愈,方法就是正确对待这些事。

只要外部环境不是极端糟糕,只要一个人的激情和兴趣是向外而不是向内的,他就有可能获得幸福感。

因此,在接受教育和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沉溺自我的激情,而应获得那些能使我们免于自我沉溺的热情与兴趣。

大多数人的天性都不会以被囚禁为乐,而将自我封闭在一己之内的激情确是一所最可怕的监狱。

这些激情中常见的包括恐惧、嫉妒、罪恶感、自怜和自恋。

所有这些情感的指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外部世界没有真正的兴趣,只关心它会不会伤害自己、能不能满足自我。

人们如此不情愿面对现实,如此焦虑地用谎言编织的外套包裹自己,主要是出于恐惧。

但是荆棘会刺破温暖的外套,寒冷会从裂缝中袭来,习惯了温暖的人,会比从一开始就磨炼自己的人受到更严酷的打击。

何况,自我欺骗的人实际上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而活在恐惧之中,生怕会有什么意外迫使他们承认这点。

专注自我的最大害处是把生活变得狭窄单调。

是的,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不会因为情感生活混乱被指责,但最后却会为挚爱的对象一成不变而乏味到难以忍受。

被罪恶感折磨的人其实是被一种特殊的自我爱恋折磨,他以为这个无垠宇宙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他的美德。

传统宗教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鼓励了这种特殊形式的自我沉溺。

幸福的人是真实地生活着的,他们有着自由的情爱和广泛的兴趣,他们通过这些情感和兴趣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而这又让他们自身成为其他很多人的兴趣和情爱目标。

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得到爱,但是索要爱的人是得不到爱的。

泛泛而论,得到爱的人正是付出爱的人。

不过,像为赚取利息而放贷那样计算着付出爱是没有用的,算计的爱不是真爱,得到它的人也不会觉得这是真爱。

那么,一个被自我囚禁而不幸福的人该怎么做?

如果他还是惦记着自己不幸福的原因,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就走不出恶性循环的圈子,想跳出这个圈子,就必须有真正的兴趣,而不是只把兴趣当作治病的权宜之计。

虽然确实不容易,但如果能正确分析自己的问题,还是有许多可行之计。

比如,如果他的问题源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罪恶感,那么他首先可以说服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感是非理性的,然后借助特定技巧把合理的信念植入自己的无意识,同时做一些多多少少无分善恶的事情。

如果他成功地消除了罪恶感,也许真正客观的兴趣就能够自然地出现。

如果他的问题是自怜,他可以先让自己相信他的生活并没有比别人更为不幸,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处理。

如果他的问题是恐惧,那就进行增加勇气的锻炼。

不知从何时起,战争中的勇气就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美德,针对男孩子和年轻男性的大量训练旨在培养战斗中的无畏品格。

但对道德勇气和智识勇气的关注却少得多,而它们同样有其培养技法。

让自己每天至少认清一个痛苦的真相,你会发现这与童子军的日课一样有用。

让自己试着去感觉,即便你在道德与智识上都远不及你所有的朋友,当然实际上不是这样,生活也还是值得继续的。

这样的练习持续几年,最终你一定能毫不退缩地面对现实,在更大的领域里得到免于恐惧的自由。

克服了自我沉溺之后会出现什么客观兴趣,这要由你的天性和外部环境自发作用来决定。

不要给自己建议“如果我集邮,我一定会很快乐”,然后就开始集邮,因为你可能会发现它一点都没意思。

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对你有用,但你要相信,一旦停止了自我沉溺,你真正的兴趣就会出现。

很大程度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善的生活。

职业道德家们过于强调自我克制,这是搞错了重点。

有意识的克制导致自我沉溺,敏感于自己做出的牺牲,因而往往不能实现眼前的目标,通常也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我们需要的不是自我克制,而是对外界的某种兴趣,它能让人率性而为做出某种行动,而专注于追求自己美德的人却只能在有意识地自我克制时才能做出同样的行动。

总体上看,快乐主义者与理智的道德家并无二致。

只不过,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道德家太强调行为而忽视心理状态。

根据当事人不同的心理状态,一个行为的效果可以有很大不同。

看到孩子落水,你凭直接的本能冲动救了他,这没什么道德问题。

但另一种情况是,你跟自己说:“施以援手是一种美德,我要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所以我必须救这个孩子”,那你做了还不如不做。

这个例子很极端,但很多平常事里都有这个道理。

传统的道德家会说爱应该是无私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没错,就是说,爱的自利性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但它无疑还是具有自利这样一种性质,一个人因此才会为爱情的成功而幸福。

如果一个男人向一个女人求婚是衷心为了她的幸福,同时,认为这是她给了自己一个自我牺牲的最好机会,那我很怀疑这女人会不会感到满意。

我们当然衷心希望所爱的人幸福,但是不能用别人的幸福代替我们自身的幸福。

实际上,一旦我们对自我之外的人和事产生了真实的兴趣,隐藏在自我克制信条里的自我与世界的对立就消失了。

这种兴趣让人感觉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坚硬、单独的个体,像一个台球,除了碰撞,和其他实体没有任何关系。

所有的不幸福都是由分裂或缺乏整合导致的,心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自我的分裂,客观兴趣与情爱不能提供联结的力量,自我与社会就失去了整合。

一个人很容易沉迷于我们自己的追求,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上,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做的事在全部人类活动中仅仅是沧海一粟,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事并不因我们的所作所为受到丝毫的影响。

因此,无论你多忙,无论你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获得多大快乐,你都应该保持一份追求闲情逸致的心,让自己时不时跳脱出来,反观这个更广阔的世界。

人生在世,时日不长,一个人需要对这个奇特的星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保持一种最基本的好奇,了解一切他应该知道的东西。

只有把自己手里的事与一个广阔的世界图景勾连起来,他才能获得踏踏实实的快乐。

真实的世界充满了悲喜剧,英雄层出不穷,怪事迭出,令人称奇。

那些对世界赋予的壮观景象缺乏兴趣的人,就像是上了戏院而不听戏一样,无疑是放弃了人生赋予的特权和优待。

闲情逸致,能让我们时不时走出来,看看不相干的人在做什么,看到你从未曾注意到的另一个世界。

这除了是一种休息之外还能让我们获得平静。

譬如说,哪怕是在最幸运的生活中,事情有时也会变糟。

除了单身汉,很少有人不曾和自己的妻子吵过架;

很少有父母不曾为自己的孩子的疾病而忧心忡忡;

很少有商人不曾遇到过经济难关;

也很少有专业人员不曾面对过失败。

这时候,能把自己的兴趣转向忧虑事情以外的品质,是一种极好的品质。

在这种时候,即除了忧虑之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去下棋,有人去读侦探小说,有人迷恋上普通天文学,还有的人去阅读关于巴比伦发掘情况的材料。这四种人的行为都是明智的。

反之,那些不以消遣来分散心思,任凭焦虑紧紧攫住自己的人,其行为是不明智的,一旦需要采取行动的时刻来临,他却再也无力应付了。

恰当的做法是将它引入新的渠道,或至少是一条远离当前不幸的渠道,然而,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向来只沉溺于一个领域,而这少数的领域现在又充满了悲伤,那么他就很难转移其思想。

厄运降临而能承受,明智的方法莫过于在快乐的时候便去培养相当广泛的兴趣,使心灵能找到一处宁静的所在,在此它能唤起别的联想和思绪,而不是那些使现在难以忍受的痛苦的联想和思绪。

因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小小角落,我们都容易变得过分激动,过分紧张,过分看重。

这种对我们自身重要性的过分激动和过高估价,是没有一点益处的。

这时人们为了一两件要事而忘了其余的一切,并且认为在追求这一两件大事的时候,对其它事情的附带性损害是无关紧要的。

对于这种狂热心理,最好的预防莫过于对人的生命及其宇宙中的地位多一些了解。

人为什么要有如此“大”的格局,乃至非要将小圈子扩及到与人类宇宙呢?

举个例子说,文明社会中的完美主义者,经常把自己在做的事想象一幅肖像画,一旦有什么东西要来亵渎这幅画时,主人便会恼怒起来。对这种恼怒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不要设想一幅图画,而要将设想扩展成一个画廊,遇到什么情形便挑选什么图画。

另外,“角色感”遭到破坏也是很多人恼怒的原因,当然,如果你能完全忘却自我,而不扮演任何角色,那确实令人称羡。

然而,如果扮演角色已成了第二天性,那么你应想到你是在演出全部的节目,而非仅有的一场,这样可避免砸场的担心。

效率至上的学说经常使我们把个体的目标看得过分重要,而忽略了拓展人类思维和心灵空间的这一根本目的。

如果你心中的视野仅仅局限于当前利益,你就很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依赖这些手段,目前你可能取得计划中的胜利,而未来的结局很可能是一败涂地。

反之,如果你头脑中装满了人类的过去,人类从野蛮状态进化出来的缓慢而片面的文明过程,以及与天文年龄相比之下人类的短暂的存在。

如果,我想,这些思想已经变成了你的习惯性感受,那么你将认识到,你所从事的暂时的斗争,其重要性决不至于值得我们去冒如此之大的危险,以至于有可能重新退回到我们奋斗至今才得以慢慢伸出头来的黑暗中去。

一个有胸怀的人,不会把世界看得过于狭小,不会有一种使人难逃厄运的世界观,被一次或数次的失败击倒。

你还能承受住眼下的失败,是因为你知道失败只是暂时的,这样你就不愿使用那些卑鄙无耻的武器了。

在你当下的活动之上,你会看到一些具有某些虽然遥不可及,但却会渐渐清晰起来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中,你不是孤独的个人,而是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生活的大军中的一员。

如果你拥有了这种看法,某种伟大的幸福便会永远伴随着你,而不管你个人的命运如何。

命运中最大的失败乃是死神将至,我们全部的情感都受死神的主宰,但是,我们的生活范围不应该变得如此狭窄,以至于把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和理想听凭偶然性的摆布。

一个人一旦懂得了,不管多么短暂,多么简略,使灵魂变得伟大的东西之后,如果仍然卑鄙偏狭,自私自利,仍然为渺小的不幸所困扰,仍然惧怕命运的安排,那他决不会是幸福的。

凡是具备伟大灵魂的人,其心胸都是开阔的,能让宇宙间八面来风自由吹入。

在人类受到的限制范围内,他将尽可能本真地认识自己、生命和世界;

在意识到人类生命的短暂易逝和微不足道的同时,他意识到已知的宇宙所具有的一切价值都凝聚在个人的心中。

而且他知道,心灵反映出整个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和世界一样伟大。

一旦摆脱了任凭命运操纵的恐惧感,他就可以体验到某种深沉的快乐,在经历外部生活的一切沧桑之后,在灵魂深处,他仍然是个幸福的人。

善良和好运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善良的人将会拥有更多的好运和幸福,因为他们的行为会让他们更加幸运。

丁俊贵

2023年12月25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