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认为天象能决定一个王朝的生死?

枢密御史 2023-02-09 17:57:17

“夜观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古人夜观天象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事情。

尤其是在一些小说和传说故事中,把一些特殊的天象和历史人物绑定在一起,每每有大人物降生或是去世,天空上对应的星星也会变得明亮或者陨落。

显然,这些民间传说故事都有着一些夸大和杜撰的成分,再加上文艺工作者们的开发再创作,就变得更加神乎其神了。

开封观星台

观天象都观什么

1.星象。即日月星辰运行等,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和变化,用来确定四季,制定和修改历法,为古代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并企图从星象中的追踪中总结出一些规律,避免祸事发生。(当然还有用于占卜的)

2.天气、气候。天气主要是短期内的晴雨温度及风向变化。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做《看云识天气》,天气变化瞬息万变,但也有一定的规律。

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就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的,现在的天气预报就是这样。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成功预测,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也预测失败,六出祁山时火烧司马懿大军,忽略了盆地河谷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从而使天降大雨,浇灭大火放脱司马懿,改变剧情走向(毕竟是小说,不敢称之为历史走向)。

葫芦谷火烧司马懿

气候。就是一个地区内多年变化的气温、降水光照的平均状况,相比天气来说更加长期,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参考。

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歌》正是对中国北方全年气候的规律性总结。

所以,要探寻天象与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的关系,就要综合考虑星象、短期天气、长期气候三个重要指标。

并且,三者之间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星象变化也会影响天气、气候。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对王朝兴衰的影响

1.上古神话传说时代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着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最开始这两个故事是相互独立的,女娲的时代要比共工早一些。

但后来传着传着,就把共工怒触不周山设定为女娲补天的起因,将两个故事焊接在一起,和其他神话传说一道,组成了上古神话传说宇宙。

但毋庸置疑的是,不论是中国还是亚欧大陆上其他国家的神话,都提及了史前那次大洪水。

虽然不能确定是同一场洪水,但描述的大致时间是一致的,大致是距今一万到七八千年前。

而此时,恰好是地球最后一个冰期结束(大理亚冰期1-11万年前),全球气候开始变暖,冻土、冰川融化,降水普遍增多。

进而汇聚到河流,流量暴增,酿成了整个亚欧大陆范围内的洪水大爆发事件。

而这次冰期结束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变化提高了辐射量,进而导致气温增高,而更多人则支持陨石撞击说。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虽然这次的撞击导致了很多生物灭绝,也导致了深深刻在人类远古记忆中的大洪水。

但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好处,更温暖的气候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更短的冬季,更加适合我们生存繁衍。

而正是得益于这温暖的气候,更多的食物,已经迟滞了几万年的母系社会的社会形态也开始迅速地向父系社会发展。

中国文明也渐渐从无从可考的史前部落文明,过渡到更加繁荣的夏商周时代。

不论如何,这次小冰期的结束,都对中国上古时期的先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夏商周时期

夏商时期的中国还是十分温暖潮湿的,以至于当时的黄河流域还生存有大量的犀牛、大象等哺乳动物(有一种说法是河南的简称豫,就是因为当时的河南盛产大象)。

甚至还有被认为是龙原型之一的鳄鱼(古称鼍tuó龙)。奴隶制社会一片欣欣向荣,中华始祖的各个文明在全国遍地开花,耕田产量充足,人口数量稳步上升。

但地球的气温依然处于不断的波动状态下到了商周交替的时候(公元前1046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一个温暖期后,气温开始下降,开始进入一个小的寒冷期。

之前的温暖气候种植出来的粮食养活了更多的人,一旦气温下降,光照、热量不足,农田势必减产。

底下的人吃不饱,那能怪谁?怪统治者呗,怪赋税多,怪暴政,反正不会是怪自己。

于是商朝末年,局势开始动荡,先是东边的夷方不听话,我们的商纣王帝辛多次前往征讨。西边的周也野心勃勃,趁虚而入,灭了商朝,取而代之。

大自然在冥冥之中有自己调节生物数量的机制。不够吃了就打仗,短期内人口快速削减,努力耕作一年,只要不出意外,产的粮食又够吃了,于是又趋于稳定。

但是小冰期并没有过去,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在周孝王时期,一向温暖的汉江竟然出现了结了冰。

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通过《豳风》中出现的植物,也间接证实当时关中地区的气候转冷。

要知道,之前的温暖期不只是农耕民族发展了,北边的游牧民族也开始发展壮大,从一个个小部落渐渐扩大,并开始有了强劲的军队。

天冷了农耕民族起码还能吃一点存粮缓缓,但那些放牧的牛啊羊啊冻死了就是冻死了,即使是冬天,肉也保存不了多长时间。

于是,哪里有吃的就往哪里跑,犬戎入侵,西周灭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游牧民族灭亡中原政权。

3.三国两晋南北朝

熟悉历史的对这个时期肯定不陌生,精彩绝伦的三国时期,仙风道骨的两晋士人,悲惨黑暗的五胡乱华。

没错,气温又下降了,从东汉到南北朝,中国大地又经历了600年的寒冷期。

又是熟悉的套路,农耕区域又开始大幅度向南收缩,游牧民族活动区域开始向北扩张。

最先是“塞上江南”河套地区被匈奴夺取,然后继续向南进入长城以南,长驱直入,入主中原,最终五胡乱华,中原大地尸横遍野,汉民族最悲惨的时代到来。

分分合合,冰期结束,杨坚在大势所趋之下,继承北周遗产,成为气候温暖期的天选之人,再次一统中国。

奈何隋炀帝雄才大略,操之过急,把老爹刚捡起来的北周遗产又送给了李唐。

4.唐宋元

继承了隋朝遗产后,李唐到处一片繁荣,不只是唐,由于气候适宜,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小日子过得也相当不错。

青藏高原大量种植青稞,养活了更多的人,吐蕃兴起,甚至一度攻入长安。

唐朝是最后一个把长安当做首都的大一统朝代,从安史之乱开始,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寒冷期,短期内存在波动,但整体是低温的。

农耕区长期萎缩,北界稳定在了北纬39、40度附近(今400mm等降水量线,与明长城大致平齐)。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时由于游牧民族在北境长时间的发展,有宋一朝始终不能真正的统一中国,南宋偏安。

但值得庆幸的是,宋朝发现了维持和平的财富密码,不论胜败都给北方的政权大量的岁币,用来购买宋朝的粮食等各种商品。

既然宋朝发了购物券,北方少数民族在年景不好过的时候就弄点钱,买点粮食撑一撑就过去了。

就这么撑了319年,成为历史上少数统治时间过300年的朝代,直到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到来。

但就是这漫长的小冰期,让北方游牧民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蒙古人崛起,统一了草原民族之后又觉得不过瘾,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铁蹄踏遍了亚欧大陆,鲜有幸免。

而元朝的灭亡却是在暖期(相对),主要还是人为因素,这时候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统治,他们根本就不怕,全国各地到处跑就行了。

但黄河水患成了导火索,政府下发的治水款被层层克扣,治理黄河的劳工民族领到手的粮食少之又少。

饥肠辘辘加上对蒙古压迫的痛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饿汉子们再次揭竿而起,推翻了元朝统治。

5.明清

明朝末期也经历了一个小冰期。

“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六月,苏、松连雨,寒如冬,伤稼。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辛亥,陕西大雨雪,橐驼冻死二千蹄。

另有: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正月辛亥,大雪,深二丈余。十一年(公元1638年)五月戊寅,喜峰口雪三尺。十三年(公元1640年)四月,会宁陨霜杀稼。

十六年(公元1643年)四月,鄢陵陨霜杀麦。还有: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九月辛丑,大雨雹。

四年(公元1631年)五月,襄垣雨雹,大如伏牛盈丈,小如拳,毙人畜甚众。六月丙申,大雨雹。”

但铜墙铁壁的万里长城让将北方少数民族隔绝到了关外,虽然和少数民族也有大战,但还是守住了长城。

本应是高枕无忧,但还是没熬过农民起义,坏就坏在人多上了。番薯和玉米的引进让明朝人口在短时间内直接翻了个番儿,达到了至少1.5亿(也有说2亿的)。

人多,在冻饿难耐的时候,造反的也多,再赶上瘟疫东边又有人开门迎客,因缘巧合,又亡了国。

而入关的清朝,受祖先(金)既有少数民族血统,又深谙农耕之道,在连年征战中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统一到了一个国家之内。

相比于宋朝的岁币交换,清政府则是利用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治,在国内进行资源调配。

用游牧民族的手段打仗,用农耕民族的粮食赈灾,让商品在国内很好的内循环了起来(也有商人的作用),极大地缓和了一个国家之内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所以,即使是气温有所波动,清王朝还是很好的处理了叛乱(太平天国),但最终湮灭于近代化的时代洪流之下。

星象对地球气温、气候的影响。

综上,朝代更迭与气温、气候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中国改朝换代和全国动乱都是在寒冷期发生的。

而这些温度的变化,又和太阳活动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人类观测到的最近一次太阳活动急速下降的时期,是在是在1645 年至 1715 年间,在这段期间内,太阳黑子的数量非常稀少,相较于正常可观测到 40,000 至 50,000 颗太阳黑子,只观察到 50 颗左右的太阳黑子。

巧的是,这段太阳活动微弱期恰好是一段小冰期(1500-1770年),当时全球的气温都有大幅度的下降。

据记载,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泰晤士河竟然结了厚厚的冰,甚至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

我国那个时期也有记载,京杭大运河从比正常时间早上冻了一个月,11月(农历)就开始结冰商船前进困难,需要有人在前面凿冰开路,一天不过行进三四里地。

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时间。

虽然因为观测数据不够,我们无法确定前几个小冰期是否与太阳活动减弱有关,但从本次小冰期与与太阳活动的“巧合”来推测。

太阳黑子的多寡,太阳活动的强弱,也会间接影响到气候,影响到农业生产,进而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

2.宇宙星系运动对太阳活动的影响

此外,太阳系作为银河系中的一个小星系,也在跟随银河的悬臂在不断地运动,而太阳活动急速下降,是否与其他星系的相互作用有关,仍然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

结语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大自然中的一些规律,用以指导生活生产,也企图从星象、日月运行中找出朝代命运、人类命运的关系。

虽然也有着大量的占卜巫蛊之术,但总体上还是在不断地探究大自然的规律,只是局限于时代、局限于技术条件,研究成果有限,但仍然对中国古代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0 阅读:3

枢密御史

简介:自己最爱的不一定最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