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胶东半岛唯一的进士,平度蒋姓为何广西落地生根

石头大狮的笔记 2024-04-01 11:28:36

蒋为姓氏,最初为殷商帝王家族的“子姓”,商王封赐蒋氏族人,立国在“蒋地”,考证在今天的河南获嘉西北的蒋村。

武王伐纣,西周灭商,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叛乱后,把第三个儿子伯龄,赐封于蒋地,也就是当年商朝的蒋国故地,后来周公旦将蒋国移封到淮汉之间,今河南淮滨县期思乡一带,直到公元前617年,楚国兵伐陈、郑,蒋国被灭。

由此可见,蒋姓,出自周王朝皇族“姬姓”,伯龄即为蒋氏之始祖。

历朝历代,蒋氏名人辈出,多有政绩威望,今天来说说,出自平度的名士,盛唐时期胶东半岛唯一的进士——蒋钦绪。

山东蒋氏乃天下蒋姓之望族

据史料,山东蒋氏自四世祖庆云公时,已经定居鲁国故地、孔孟之乡的曲阜,此后繁衍至三十世庚詹公,受封乐安郡公,居家迁居乐安郡(今山东高青、广饶一带)。

山东蒋氏乃蒋姓之望族,自四世祖庆云公时已家居曲阜,九世祖延真居平原,十二世祖纪睿公居东平,纪泉公居腾州,纪玉公居鲁郡。

三十世祖庚詹公封乐安郡公,举族始居乐安(今高青、广饶一带),东汉和帝刘肇永元十年(98),立蒋氏堂号“乐安”。此后蒋氏分枝散叶,流动天下各地。

当时平度称“胶水”,是唐代一个县域,胶东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也是盛唐时代的唯一一位进士蒋钦绪,就出在山东平度的蒋氏家族,其人其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地方赞为“一门俊杰、两代忠烈”,事迹见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典籍中。

蒋绾,字钦绪,据说出生于唐朝高宗显庆五年,祖上由青州博昌县(今滨州博兴)迁居而来,祖父曾任职莱州府司马,举家在莱州府胶水县落脚。蒋钦绪的父亲蒋元佑,曾做过徐州彭城县令,岳父是武则天第四子相王李旦的王府兵曹参军,后赠徐州刺史。

蒋钦绪青年时代即才华非凡,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唐代“进士科”中榜难度极大,比后世明清时代的进士及第含金量更高,对学识文采要求极高,时人都以进士登科为荣,蒋钦绪由此名噪一时,人人称羡。

据《新唐书·蒋钦绪传》记载,蒋钦绪“颇工文辞,擢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

蒋钦绪选拔为进士后,很快做到朝廷的太常博士。唐代的太常寺,负责制定朝廷礼仪、祭祀等重大事物,约相当于后世的礼部高级官员。

唐中宗亲政以前,曾经长期受到母亲则天皇后的打压,被贬流放在外地,每天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后来在朝臣张柬之等人的争取下,于705年才得以恢复帝位,但是权力很快又落在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手中,这两个女人妄图效仿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成为新的“一代女皇”,其实并没有那种眼界和能力。

“国子祭酒祝钦明建言,皇后应亚献,欲以媚韦氏”。

中宗景龙三年(709)冬,朝廷依制举行祭天大典,本来祭天是皇权专属,可是韦氏一党的官员却建议增加皇后的位置,辅助皇帝“陪同祭祀”,借以抬升韦后的地位。没想到,这一明显僭越的提议,竟然得到了朝堂上下大部分官员的附议。中宗李显昏弱无能,无法控制局面,只得“诏礼官议”。

“众曲意阿徇,钦绪独抗言不可,诸儒壮其节”。

此时身为太常博士的蒋钦绪,以绝对少数“据礼力争”认为这样的安排是严重违反礼制传统、背典忘祖的行为,并向朝廷提交了《驳祝钦明皇后助祭天地议》,他的行为得到了一众儒生同事们的支持。

蒋钦绪之所以力排众议跟皇后正面对抗,他看到的不仅是朝廷礼仪制度受到挑战的表面,更深层次的是当时政局大环境的混乱,政权争斗关系到国家稳固和百姓生活,面对韦皇后的欲望膨胀和不可一世,蒋钦绪表现出的忠诚胆识,是值得敬佩的。

“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

此后,软弱的中宗在韦氏母女眼中越来越碍事,《旧唐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安乐公主迫切希望母亲延续武则天的规制,临朝称帝,她则可以册封“皇太女”成为皇位继承人。可怜的皇帝李显,前半生毁在母亲和妹妹手里,后半生却毁在妻子和女儿手里。

历史上的执政者,往往会产生一种幻觉,自己能够君临天下,成为说一不二的绝对领袖,其实Ta忘记了,社会运行自有其固定规律,狂妄自大者一时可以风头无量,但终究难逃时间的审判。

这样的朝廷,蒋钦绪自然难有发展,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他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开元年间,蒋钦绪受命担任吏部员外郎,后升任侍郎,负责组织人事工作,考评选拔朝廷中下级官员的政绩和行迹,他在任上举贤爱才、处事公正,从不徇私舞弊,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认可。

《新唐书·蒋钦绪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始,韩琬为高邮主簿,使京师,自负其才,有不遇之言题客舍。它日,钦绪见之,笑曰:"是子叹后时耶?"久之,琬举贤良方正,钦绪擢其文异等,因谓曰:"朋友之过免未?"琬曰:"今日乃见君子之心。"

说唐代监察御史韩琬在地方担任小吏的时候,到京城办理公务,认为自己大材小用,郁郁不得志,就在旅店墙壁上题写了不遇时的牢骚话。后来蒋钦绪见到了韩琬,对他开玩笑,说,这就是你发的愤懑之词吗?

后来韩琬的政绩被发掘出来,蒋钦绪给他的考绩也是列为优异等级,后来又见到了韩琬,对他说,我这个做朋友的过错,现在足以弥补豁免了吗?

韩琬叹服说,今天才真正了解了蒋先生刚正不阿的君子之心。

“开元十三年,以御史中丞录河南囚,宣尉百姓,振穷乏”。

开元十三年(725),蒋钦绪以御史中丞(朝廷中负责监督监察官员的次长官)身份,受皇命前赴河南道审核办理一起棘手的案件,他圆满的处置了案子,得到皇帝百官和黎民百姓的一致嘉许。

“以君才不患不见用,患非分而求耳”。

某次,蒋钦绪的姻亲,晋州的官员萧至忠受到召见,与蒋钦绪见面后,蒋钦绪对他特别嘱咐说,以你的才华和能力,不应当担心不被重用,而应当担心过于非分的欲求。欲望膨胀就是招来祸患的根源,事后证明果然蒋钦绪是对的,史书记载“至忠竟及祸”。

后来,蒋钦绪由于能力超常、政声卓越,被玄宗皇帝外放,出任朝廷重镇汴州(今河南开封)、魏州(今河北大名府)等地的军政长官。史书评价蒋钦绪“性孤洁自守”,一生保持自己的信念操守,只有寥寥几个很好的朋友。

四个儿子都是正直之士

“子沇,……,与兄演、溶、弟清俱为才吏,有名天宝间。”

蒋钦绪家风谨严,受他的言传身教影响,蒋氏子弟也都学识渊博,非常出色。蒋钦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蒋演、蒋溶、蒋沇和蒋清,都是非常有才能的官员,其中又以三子蒋沇最具名望。

唐肃宗乾元初年(758),安史之乱后不久,蒋沇临危受命出任长安城周边多个县的长官,当时四县的百姓都饱受兵祸之苦,穷苦困顿不堪,蒋沇到任之后,全力安抚地方,宣喻朝廷恩德,尽力尽责帮助百姓减轻负担,为支援国家平定叛乱做贡献。

安史之乱后,蒋沇始终不得重用,直到唐代宗时期才升任东京都副留守,后迁大理寺卿一职,以“执法明审”著称。唐德宗建中四年,叛贼朱泚占据长安,皇帝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蒋沇被扣押,年迈的蒋沇绝食抗争。

蒋沇的弟弟蒋清,也是一位忠烈之士,他天宝末年考中“明经”科,朝廷授予太子校书郎一职,后外放巩县县丞,不久后“东京留守李憕贤之,表为判官”,即由东京府留守官奏请,升任御史台判官。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陷东都洛阳,当时守备洛阳的大部分文武群臣都逃离避难,作为御史台判官的蒋清临危不乱,与东都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弈一起,端坐东都留守府大堂,大骂安禄山反贼,慷慨就义。

平度蒋姓在广西大龙山落地生根

今广西兴安县高尚镇江东村,有一支蒋姓后人,祠堂的堂号“东鲁”,从堂号就可看出,这一支蒋氏后人来自山东地区。

这是由于蒋钦绪晚年时期,曾经隐居在江东村中,其子嗣后代也较多在此地落地生根,此后香火不断,平度蒋氏钦绪公,由此成为广西江东村“蒋家始祖”。

从蒋氏始祖推算,周公旦三子伯龄,封在蒋地,为蒋姓初祖,蒋钦绪为蒋姓始祖伯龄公的七十五世孙。蒋钦绪在京城任官时,其四子演、溶、沇、清及孙辈皆入籍京兆府,相当于今天的北京户口。蒋钦绪晚年隐居,即在今广西兴安县高尚镇江东村大宜山中,去世之后葬在高尚镇小水村。如今小水村支系皆是蒋沇之后

据说,大宜山又称大龙山,当地记载,是唐代开元年间中丞上柱国大夫钦绪公蒋绾的隐居读书、修心养性的住处。蒋氏后裔在此建寺,取名“观龙寺”,因此处远望群山,由南向北奔驰如龙之意。大明天顺年间,由蒋綰公十九代孙蒋本乾等人捐资再建,更名“梓潼观”直至今日。

广西江东村蒋氏,自唐宋以来人才辈出,是当地著名显赫之家,仅蒋瓒一支就出了八个进士,在桂林府历史上堪称罕见。

0 阅读:0

石头大狮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