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秋季白菜高产栽培技术分享

秦柳钱 2024-09-15 21:10:36

露地秋季白菜高产栽培技术分享

大白菜作为秋冬季最主要的蔬菜,具有产量高、耐贮存、口感好、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良好。以下从大白菜的品种选择、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露地秋白菜高产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大白菜品种繁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在栽培过程中,种植户需根据当地环境选择耐储存、高产、抗病的品种。目前,黄心大白菜因其清爽微甜的口感和柔软的叶片,尤其适合腌制酸菜和辣白菜加工,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之选。代表性的品种有“大秋黄”“黄心旺”“金牌黄心”等。播种前,大白菜种子需经过2~3天的阳光晾晒,随后用5%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洗净。此举不仅能消毒灭菌,还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二、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高、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白菜。鉴于大白菜喜湿且易感染病害的特性,应避免连茬种植,并避免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上茬作物最好选择豆类或瓜类。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翻耕晒垡,深度约20厘米,同时每亩(667平方米)施入优质农家肥6500千克、氮肥20千克、磷肥9千克、钾肥13千克。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于浅土层,因此播种前需平整土地、细耙土壤、起垄栽培,以促进其根系发育。垄高控制在15~20厘米,垄宽20~30厘米,垄距50~60厘米。

三、播种

秋白菜最佳种植时间通常在7月下旬~9月上旬。若播种过早,易导致白菜病害加重,耐贮性降低;若播种过晚,则可能影响白菜的结球紧实度,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确定播种时间时,应综合考虑地域特点、无霜期的长短以及所选品种的熟性等因素。采用直接播种法种植大白菜,有助于培育出根系旺盛、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且成本低的白菜。具体操作时,需在行间距内开出1厘米深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浅沟内,随后轻轻填土压实。播种量建议控制在1.5千克/公顷,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的土壤,并保持穴距在35~40厘米。

四、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在白菜1~2叶期进行定苗,随后在4~5叶期进行间苗,确保植株健康生长。中耕时,遵循“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分别在间苗后、定苗或移栽成活后以及莲座中期进行,耕深控制在4~10厘米。同时,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和培土工作,确保土壤疏松,利于根系发育。

2. 水分控制。 定苗后,进行首次浇水,随后在第2天进行中耕封土。在白菜团棵(7~9片叶)阶段,除非出现旱情,否则一般不浇水,以保持地表10厘米土壤潮而不湿。如遇旱情,宜在早晨或傍晚浇水。进入莲座期(23~25片叶),随着气温下降,大白菜需水量增加,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在莲座末期(包心前10~15天),适当控水蹲苗。进入结球期后,结束蹲苗并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2~3天浇1次水,再之后一般每5~6天浇1次水,以确保土壤湿润。

3. 施肥管理。 露地秋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大。因此,应根据地力和前茬品种情况,合理确定施肥量。定苗后,及时追施发棵肥,采用三元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25∶15∶10),施肥量为225~300千克/公顷,施肥时距根5厘米穴施,并覆盖土壤。在莲座期,分别穴施尿素150千克/公顷、三元复合肥150~225千克/公顷。进入结球期后,一般追肥2~3次,第1次在蹲苗结束后,随水冲施尿素150~225 千克/公顷、硫酸钾 150~225 千克/公顷;第2次在结球中期,随水冲施尿素150千克/公顷、硫酸钾150千克/公顷;第3次追肥在10天后进行,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150千克/公顷。通过科学的施肥管理,确保大白菜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

1. 霜霉病。 霜霉病感染大白菜后,叶片表面初期呈现水渍状褪绿斑,随后逐渐变为黄褐色,并因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病斑。在湿度较高时,叶背会产生白色且稀疏的霉层。随着病情恶化,病斑相连会导致叶片黄枯,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治霜霉病,建议实行轮作,前茬作物选择粮食作物、葱、瓜类、蒜等,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续种植。在发病初期,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连续喷施 3~4 次,或7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另外,也可在定苗后和莲座中期分别喷施7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预防。

2. 软腐病。 软腐病通常在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叶柄基部的水浸半透明状病斑,随后扩展为淡灰褐色湿腐状。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并常溢出污白色菌脓,伴有恶臭。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早晚能复原,但随后渐不能恢复。叶片腐烂后干燥成薄纸状。防治软腐病,应精细整地,采用高垄种植以减少发病率。干旱年份避免过度蹲苗以防积水,田间作业时避免伤根伤叶。包心后浇水应均匀,防止形成生理伤口。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并带离田间,对病穴进行消毒或使用杀菌剂处理。发病初期可喷施50%氯溴异氰尿酸1200倍液,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或选择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

3. 地蹦子防治。 地蹦子,即黄条跳甲,对白菜苗期构成较大威胁。这种害虫会咬食刚展开的露地秋白菜子叶,导致子叶上出现小孔点,甚至可能毁灭幼苗,造成空地断垄。为有效防治地蹦子,建议在白菜子叶期或1~2片真叶期,特别是在降雨后天气转晴的1~2天,喷施50%辛硫磷600~800倍液或敌杀死2000~3000倍液。喷施间隔期应为5~7天,并需要连续喷施1~2次,以确保防治效果。

4. 地蛆防治。 地蛆,即萝卜蝇幼虫,通常会从叶柄贴地靠近根部的位置蛀入菜体,对叶球基部及根部造成损害。这种害虫导致的菜体伤口常常引发软腐病,进而影响白菜的耐贮性。8月下旬至9月初是地蛆为害的初期阶段。防治地蛆,可使用50%敌敌畏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六、采收注意事项

在大白菜的生长后期,随着天气多变和气温逐渐下降,为防止霜冻影响,需及时对白菜进行捆扎保护。通常在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以确保白菜的品质。同时,需对白菜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对于即将上市的白菜,要求以净菜或包装形式出售,并且在采收前的30天内禁止使用农药,从而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0 阅读:0

秦柳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