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三新”建园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解析
宋勇仓等
近年来,宜君苹果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一套苹果密植高质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推广应用后,可以达到两年挂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实现早果早产、省工省力、丰产稳产、高质高效,是提高黄土高原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一大创新,是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作者在本文中总结了苹果密植高质高效栽培模式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配套技术,供果农参考。
1 “三新”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在苹果栽培中的应用意义
1.1 “三新”模式的概念、特点
“三新”即“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简称“三新”栽培模式。
新砧木是指选用以青砧 1 号为代表的砧木。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无融合生殖,生长一致性好,不带病毒,同时选用脱毒接穗,可以避免果树受病毒的威胁;二是强根系、强干性,建园时无需搭建支架,可以大大节省建园成本,便于机械化操作、适宜规模化栽植;三是苗木整齐度高、根系发达、干性强、主干增粗快、枝干比自然拉开、嫁接亲和性好、早果丰产;四是萌芽能力强,无需刻芽,成枝快,树体一年可快速成形;五是有较好的矮化性,早果性、丰产性强,可实现一年栽树,二年结果,三年丰产,四年进入盛果期(图 1);六是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适应范围广,年均自然降水在 550 毫米以上的地区都可正常生长,无需专门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大幅度降低建园成本;七是抗重茬表现好,建园时对土壤简单处理后,便可建园栽植,后期按照常规技术管理,能够使果树正常生长结果;八是可预防早衰,目前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等新优品种市场认可度高,与青砧嫁接亲和性好,树势稳定,特别是盛果期,利于树势调控,能够实现优质、丰产、稳产,延长经济年限,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图1 进入盛果期果园生长情况
新品种是指选用萌芽率高易成花品种,如秦脆、瑞雪、瑞香红等为代表的本土新优品种,具有结果能力强、果实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新模式是指采取宽行密植。栽植密度株间距1.5~2 米,行间距 3.5~4 米,每亩 83~111 株,对于不规则地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进入盛果期后,注意严格控制树冠,可采取拉枝替换、回缩、短截等措施保持行间畅通,有利于机械通行,实现节本增效,具有省工、高效、技术简单、建园成本低等特点,与传统模式比较,一个生产季可节省 1/3 的劳动力。
1.2 “三新”模式在苹果栽培中的应用意义
通过应用“三新”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果园大面积种植中遇到的果品质量不高、管理费工费时、投入成本高等问题。使我国苹果矮化栽培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国外砧木和栽培技术的现状被打破,其技术特性和适应性与新时代苹果产区“北扩西进”、上山上坡、不与粮争地的国家政策一致,该技术为陕西省乃至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栽植技术路径。
2 “三新”模式技术要点
2.1 建园栽植
2.1.1 苗木选择 优先选择本区域生产的优良苗木,提倡选用二年生带分枝脱毒壮苗、大苗,要求无机械性损伤,用眼直观时活性好,枝干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根系完整,嫁接口愈合好。产地检疫合格,高度在 1.5 米以上,粗度在 1.8 厘米以上,侧生分枝有 7个以上,饱满芽在 15 个以上;根系完整率在 90%以上,基部粗度在 0.4 厘米以上的侧根不少于 8 条,要求侧根舒展不卷曲,基部粗度(嫁接口上 10 厘米处)2.0 厘米以上。
2.1.2 栽植 有以下内容:
(1)土壤处理。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5000 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 25 千克,毒·辛(2%毒死蜱·3%辛硫磷混配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 4 千克,深翻50 厘米。
(2)建园规划。株行距 1.5 米×4 米,亩栽 111株。授粉树配置,规模建园以 8∶1 的比例选择专用授粉树授粉;面积小的新建园至少以 6∶1 的比例选用至少两个能互相授粉的品种授粉。栽植行向根据当地地形等地理条件而定,一般建议南北行向栽植。
(3)开沟浅栽。开沟宽度 25 厘米、栽植深度 25厘米;栽前剪去根长的 1/3,用清水浸根,以 24 小时为宜;栽前根系醮泥浆。
(4)浇定植水。定植完成后要浇足水,根据土壤墒情合理浇水(以坑内水不继续下渗后为宜),待水完全下渗后扩穴,立即用地膜进行通行覆盖,以利于提高地温、保持土墒;间隔 7~10 天,连续浇 2~3 次,促进苗木根系生长。
2.2 树体管理
2.2.1 目标树形 高纺锤形树形,树高 3.5 米,干高0.8 米,冠幅 1.3~1.5 米,全树留枝量 30~50 个并保持单轴延伸,枝龄 5 年生以内。
2.2.2 幼树期(栽植1~3年) 幼树期的枝量应适当多留,下垂枝修剪,角度根据品种特性控制在 100°~120°。
2.2.3 结果期 侧生枝一般只保留结果枝组 30~40个,实行动态管理,单轴延伸,角度根据品种特性控制在 100°~120°,枝长 0.9 米,枝组距地面最近 0.4米,不超过 5 年。侧生枝树上的小枝作为换枝的预备枝,应注意树体上保留充足的新生小枝,并及时开角拉枝,不随意疏除。结果期枝量适当减少,每年冬剪时更新粗度超过着生部位 1/2 及结果超过两年的枝组,更新枝组数为全部结果枝组的 1/4~1/3,保持树势平衡。
2.3 花果管理
幼树期适当留果,边结果边生长,营养生长偏弱则不留果。初果期偏旺树多留果,包括梢果和质量不好的腋花芽果;偏弱树少留果,主干上不留果。结果期留枝量 30~40 个,保持 30 个小主枝结果,每个小主枝结果 3~5 个,每树挂果 90~150 个,其余小主枝更新复壮,合理负载(大果少留、小果多留),目标产量 3000 千克/亩。
2.4 土肥水管理
2.4.1 增施有机底肥 新建园亩施腐熟农家肥(羊粪、牛粪、商品有机肥等)3000 千克,每株施磷肥 0.8千克,促进根系生长。进入秋季,每亩沟施腐熟农家肥 2500 千克,再配合施入平衡复合肥(氮磷钾质量比 15∶15∶15)40 千克。根据果树逐年增长的情况,以后每年均可按照上述施肥方案操作(也可作适当调整)。5 年后年秋施腐熟农家肥 3000~5000 千克/亩,复合肥 80~100 千克/亩,并根据水肥条件,适当使用商品有机肥 150~300 千克/亩。
2.4.2 配方追肥 生长期追肥。当幼树新梢长至 10厘米左右时,结合滴灌株施尿素 0.05~0.2 千克。挂果树在开花前追施高氮复合肥或水溶肥(氮磷钾质量比 40∶20∶10)4 千克/亩;幼果期追施高磷水溶肥(氮磷钾质量比 10∶35∶10)5 千克+腐殖酸 5 千克/亩;果实膨大期,追施高钾水溶肥(磷钾质量比 10∶40)5 千克+矿源黄腐酸钾 1 千克/亩。
2.4.3 叶面喷肥 花期喷硼+ 白糖+芸薹素 1 次;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每月喷 1 次磷酸二氢钾,5、6 月份加喷氨基酸钙;果实膨大后期叶面单喷钾肥 1 次;果实着色期叶面喷 800 倍矿源黄腐酸钾酸 1 次 。
2.4.4 行间生草覆盖 将刈割的草平铺于果树行间,覆盖厚度不超过 20 厘米。通过行间覆盖改善果园小气候,肥沃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图 2)。
图2 果园行间生草覆盖
2.4.5 树盘覆盖黑地布 选择地布时一定要选择强力高、耐腐蚀、透气透水性好的产品,地布铺设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果树生长,条件不同的果园,覆盖时间不同。在冬季比较暖和、冻土层浅、风大的果园以秋末冬初覆盖为好,在果园秋施基肥后立即进行,至土壤冻结前完成;在冬季比较寒冷、冻土层较深、风小的果园以春季覆盖为好,在土壤 5 厘米厚的表土解冻后立即进行,越早越好。地布铺设宽度可根据果园情况确定,应是树冠最大枝展的 70%~80%,单幅、双幅均可,新建幼园宽度为单幅 0.5 米,双幅为 1米;初果期树宽度为单幅 0.7 米,双幅为 1.4 米;盛果期树宽度为单幅 1 米,双幅为 2 米。铺设完工后,立即在间隔 0.5~1 米之间固定一个地钉,防止被大风吹毁。一次覆盖可使用 3~5 年,通过地布覆盖有利于及时排除地面积水、防止地面产生杂草、促进果树根部生长(图 3)。
图3 果园树盘覆盖黑地布
2.5 病虫害防治
2.5.1 生态绿色防治 包括选用适宜的砧穗组合、清园、改良土壤、树干涂白、杀虫灯、糖醋液、天敌控制。
2.5.2 化学防治 当前应用的农药主要有阿维甲维盐、灭幼脲和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及多菌灵、代森锰锌和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
2.5.3 综合防治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提高施药效率,降低药物残留。此外,可通过加强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行间覆草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3 适宜区域
青砧在我国主要苹果适生、优生区均可推广应用无支架栽培。目前,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和云、贵、川地区开始广泛推广种植 。
4 注意事项
一是适地适栽,选择适宜的砧穗组合;二是宜浅栽植(开沟宽度 25 厘米,栽植深度 25 厘米),栽植后不定干、不清干。三是幼树期控水控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四是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5 果园配套设施建设
5.1 滴灌设施
按照青砧生长特性,必须配套滴灌设施,主要采用滴灌、微喷等方式。在配套滴灌的同时在果园地头修建蓄水池。根据土壤墒情,合理灌溉,一般在施肥结束后就应灌溉,也可采取水肥一体化系统。
5.2 架设防雹网
冰雹灾害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最大“天敌”,如不配套防雹设施,果园收入将大打折扣,因此架设防雹网非常重要。架设时可根据果园具体情况,灵活制定方案,用木材杆、水泥杆、钢管等作为立柱,以屋脊式为主要类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架设具有自动卷网功能的网架,也可架设人工收放的防雹网(图 4)。
图4 果园搭建防雹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