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刘亚楼将军是为数不多的啃过苏联“洋面包”的高级指挥员,他极富现代军事素养,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在解放战争中,刘亚楼在东北、华北协助林彪与聂荣臻运筹帷幄,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在抗日战争中却“销声匿迹”,很少能听到他的事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毛主席“压”了他十年时间,因此我们才很少能听到刘亚楼的事迹,
刘亚楼是福建省武平县人,1910年出生,从小就性格刚毅,15岁那年,刘亚楼从武平县立中学转到福建省立第七中学读书,次年返回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因为该校校长是地下党员,刘亚楼也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并参加了地下革命活动。
1929年12月底,红四军召开了古田会议,创办了红四军随营学校,刘亚楼被送到红校学习,次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得以担任连长职位,1932年,年仅23岁的刘亚楼被任命为红二师政治委员。
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刘亚楼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三次反“围剿”中,刘亚楼率部冲锋时身受重伤,被装殓入棺,幸亏被人发现还有呼吸,这才将他救了下来,就连毛主席也称赞他:“你刘亚楼一路敢打敢冲,战功卓著嘛!”
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领的红二师是中央红军的前卫师之一,他和师长陈光率部连续突破了国民党数道封锁线,于11月27日率先渡过了湘江,阻击了从全州方向追击过来的4个师的敌人,血战四天四夜,付出了重大伤亡,顺利掩护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渡过湘江。
刘亚楼经常率部担负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作战任务,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同兄弟部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浴血奋战,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12月,担任红二师师长的刘亚楼奉命到红大进修,当时恰逢西安事变发生不久,刘亚楼听说学校要从学员中挑选教员,常年在第一线工作的他害怕自己被选中,就提前给组织写了封信,要求回到前线。
当时组织上考虑让他留校,因此找他谈话,安排他担任红大训练部部长,刘亚楼心里很是不情愿,对此还有些情绪,不久之后,毛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
数天后,毛主席到红大上课,课间休息时他将刘亚楼叫到跟前,问他:“我听说你说留在后方没出息?那好,我10年不准你上前线!”
刘亚楼听后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毛主席接着开导他:“我知道你很能打仗,正因为这样,我才让你负责领导新学员的训练工作嘛!亚楼啊,办校是项根本建设,培养干部的干部是我们认真挑选过的,我看,你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刘亚楼默默念叨着毛主席的话,想了一会才回答道:“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安心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毛主席非常高兴,鼓励他说:“痛痛快快,干脆利落,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刘亚楼嘛!”
这次谈话之后,刘亚楼安心地留在了学校中,负责新学员的训练工作,成果非常突出,这些学员从学校毕业后奔赴抗日战场,成为各个战场的中流砥柱。
1938年1月28日,在淞沪抗战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抗大举行了纪念会,罗瑞卿根据教育长罗瑞卿的指示,向毛主席汇报了纪念会的筹备情况,并请毛主席出席并讲话。
毛主席听后拒绝了这个请求,说道:“话就不讲了,写几个字吧。”
接着他挥毫题词:“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努力奋斗,一致前进,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在纪念会闭幕时,毛主席出现在了会场上,他表扬了同志们奋勇拼搏的精神,最后宣布罗瑞卿升任副校长,刘亚楼接替罗瑞卿成为新一任教育长。
纪念会后,罗瑞卿特意找来刘亚楼,对他说道:“亚楼啊,你要搬搬家了!”
听到这话,刘亚楼非常不解,反问道:“搬家?我现在住的地方不是挺好的吗?”
罗瑞卿笑着解释道:“不是我让你搬家,是毛主席,他交代我,让你搬到凤凰山下窑洞里,就住到毛主席的隔壁,毛主席还说了,你正常时间就到抗大工作,早早晚晚的帮他整理整理文件。”
“帮毛主席整理文件?”刘亚楼听后有些惊讶,接着便欣喜万分。
当天下午,刘亚楼就赶到了毛主席的住处接受了新任务,毛主席叮嘱道:“亚楼,你是个直肠子,也是个急性子,我问你,在我们党内,一部分同志只知道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内的只言片语,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还有一些同志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断经验,看不见全局的革命,虽然也是辛辛苦苦,但却是盲目的在工作,这两种错误,尤其是前一种错误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些历史情况你是不是清楚?”
刘亚楼回答道:“我不清楚。”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向他解释:“说明历史,不是为了知道未来,从抗大第二期我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坚持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讲授《辩证唯物论》,从五月初一直讲到七七事变,你们都忙于工作,没有完全听课,那次的讲课提纲已经印成了小册子,我希望你好好看看,有什么感受可以随时找我谈谈。”
刘亚楼接着又问了整理文件的事情,毛主席说:“我在写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还想写一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术问题,你可以帮助收集点资料,做些准备。”
刘亚楼非常高兴,在毛主席的住处旁边安心住了下来,平时在毛主席的指导下学习党的历史,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收集资料,学习战术,短短一两个月,让刘亚楼受益良多。
然而,由于抗日战争形势不断变化,毛主席的工作也非常忙碌,他撰写战术问题文章的计划也就此搁浅了。
1938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喊来了刘亚楼,说要派他出去工作,刘亚楼还以为是要到哪个抗日战场上去,非常高兴,当时毛主席却让他不要太高兴,这次是要派他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最高军事学府,苏联高级将帅几乎都来自于这所学府,刘伯承、左权等人都是毕业于这所院校,刘亚楼在惊讶之余虽然有些遗憾,但更多的还是高兴。
毛主席鼓励刘亚楼说:“学习的问题,我希望你们多学习军事,少学点政治,我相信你们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你到莫斯科以后,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把我党当前推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直接向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汇报。共产国际对我们还不够了解,你要多带几套《实践论》、《矛盾论》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面交给季米特洛夫,并请他转呈斯大林。”
对于毛主席的指示,刘亚楼全都记在心中,他几经辗转终于抵达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在此期间,刘亚楼刻苦学习外语,恶补数理化,钻研政治理论和军事理论,逐渐明白了毛主席对自己的期许。
后来德国入侵苏联,刘亚楼等中国学员在苏军总参谋部的安排下,结束了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习,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7月,为配合苏联红军对日作战,刘亚楼参加了中国抗联教导旅回国作战计划的制定,他化名王松,佩戴少校军衔,跟随苏联红军回到了阔别八年的祖国。
在苏联学习的八年时间中,刘亚楼系统地学习到了军事科学知识和现代条件下指挥作战的艺术,丰富了自己的统筹作战能力,也为他后来的工作经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跟随苏军进入东北地区后,他很快就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后来又担任了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等职,为解放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亚楼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时,东北民主联军刚组建不久,部队编制复杂,成分多样,其中有抗联部队,有八路军还有新四军,更有一些新组建的部队,这些部队缺乏正规统一的训练,为了让部队迅速提高战斗力,以适应未来能打大仗的大兵团作战,刘亚楼首先从各级司令部的组织建设抓起,为林彪训练出了一支百战之师。
刘亚楼最先做的就是充实和稳定参谋队伍,他从各部中遴选了一批政治觉悟高、有文化知识的干部到司令部做参谋工作,大大减轻了他的负担。为了解决部队作战地图稀缺的问题,他又组建了地图科,还开办了印刷厂,谋划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印出了一批地图供部队使用。
他做的第二步就是加强对参谋人员的训练和培养,针对部分参谋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严密性不足和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他结合工作实际言传身教,亲自传授参谋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还从各部队抽调了一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连排级干部,在哈尔滨开办了参谋训练班,他亲自讲课传授知识。
这些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各级司令部机关中,大大减轻了各部队司令部机构的工作负担,让指战员能够安心指挥作战。
此外,刘亚楼还用下部队检查工作的间隙,翻译了苏联的《红军参谋业务条令》,将这本书刊印出来后发给部队团级以上的司令部参谋人员,作为他们的学习参考资料。
刘亚楼的第三步就是重视各级司令部的作风培养,刘亚楼要求所有的参谋人员要对部队的有关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有问必答,答之有物,主动向首长提供建议,对于做得不好的参谋人员,他会毫不犹豫地提出批评。
刘亚楼的三步走战略为后来东北野战军完成大规模作战任务奠定了基础,他的工作也得到了林彪和罗荣桓的多次表扬。
1946年12月到次年4月,刘亚楼协助林彪等人组织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歼灭五万多敌人,稳固了北满根据地,迫使东北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辽沈战役中,他协助林彪和罗荣桓指挥战役,顺利完成对东北国民党军的围歼,在平津战役中,他独自担任了“天津攻坚战”的前线总指挥,打了一场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刘亚楼才华横溢,有胆有识,运筹帷幄,创造性地开展司令部工作,使得参谋人员成为各级司令部指战员的得力助手,在东北战场上,他参与指挥了许多战役、战斗,均取得了重大胜利,为解放东北立下了不朽功勋。
也许是因为抗日战争中他没捞到“上场”的机会,在解放战争中,刘亚楼将各项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将自己的指挥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加重了自己在毛主席心中的份量。
毛主席进入北京城后不久,一群美制蒋军轰炸机从台北飞抵北京上空,投下了数十枚重磅炸弹,毛主席感受到了来自空中的威胁,他决定组建空军,在考虑空军司令员的人选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亚楼。
1949年4月中旬,四野各兵团由平津地区南下,正当刘亚楼准备投入解放中南地区的战斗时,突然接到了中央军委的通知,让他火速赶往毛主席的住处,接受新的任务。
一听说有新任务,刘亚楼有些纳闷,自己刚刚被任命为十四兵团司令员,会是什么新任务等待自己呢?
他怀着满腔的疑惑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喊了声“报告”后,就进入了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道:“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又在苏联吃了几年洋面包,要你从陆地上天,负责组建空军怎么样?”
正准备南下征战的刘亚楼一下子愣住了,他略感惶恐地问道:“主席,我一直是搞陆军的,当空军司令能行吗?”
毛主席对刘亚楼很了解,当即笑着指了指他:“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来做!”
看刘亚楼有些疑惑,毛主席又开口解释:“我们建设空军,少不了苏联的帮助,你懂得我军传统,又在苏联吃过面包,俄语讲得好,我看,选你当空军司令员最合适的,这次请你来,就是要和你研究一下组建空军的事,如果你想不通,就去找周副主席。”
刘亚楼感受到了毛主席对自己的看重,当即点头答应:“那我只有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了!”就这样,刘亚楼离开了四野,担负起组建人民空军的艰巨任务。
刘亚楼亲力亲为,在年底就开办了六所航校,就连周恩来都感叹这是空军建军史上第一流的速度。
空军航空兵部队刚刚成立,朝鲜战争就爆发了,由于美军的飞机不断轰炸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和地面部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志愿军空军参加战斗。
刘亚楼遵照指示,将上海的空军第四混成旅移防东北,在听取完空四师的汇报后,刘亚楼提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在空战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在正式参战前,先以小部队在苏联友军的带领和掩护下,轮流进行空战演习,从小仗打起,然后再逐渐扩大规模。”
这一设想得到了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他批示道:“刘亚楼同志,同意你的意见,采取稳当的办法为好。”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志愿军空军在实战中逐渐成长,并在1951年9月25日的空战中,取得了击落敌机26架,击伤8架的辉煌战果。
毛主席对此非常高兴,在战报上亲笔写下:“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你们予以鼓励是正确的,对壮烈牺牲者的家属予以安慰”的批语,给志愿军空军以极大的鼓舞。
1952年2月14日,毛主席到空军司令部视察,在听取了刘亚楼的汇报后,毛主席说道:“要抓紧时机再进行实战锻炼,已经参战的各师再打几次空战也是好的。”
截止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志愿军空军共计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空军遵照刘亚楼的边打边练的方针,使得人民空军的部队和装备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1950年10月组建第一个航空兵师起,到朝鲜战争结束时,人民空军已经发展到拥有25万人,27个师,3000多架飞机,是仅次于美、苏的第三大空军强国,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在世界空军建设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毛主席在接见志愿军代表团时,曾高举酒杯动情地说道:“有了空军就好,空军万岁!”
可以说,在刘亚楼将军的成长经历中,毛主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安排刘亚楼去苏联学习军事,学成归国后在东北战场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后来组建空军的过程中也独当一面,为人民空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再回味当年,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远见卓识,伟人的格局可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