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奈镇的传说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4-01 19:18:58

芦庙集原有九岗,十八庙,七十二眼井,四座城门都刻有名字,东门刻的是“东宸”;西门是“西擎”;南门刻“古大奈镇”;北门刻“今芦家庙”。“古大奈镇”,相传与南边的“小奈集”,都是当年孔子路过时被“难住”过,无可奈何地过去,因此而得名。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带领弟子,坐着马车来到了古毫之地,过了宋国,来到了一个集镇,走了半天路,口渴了,就想找点水喝,一打量,路边有一眼水井,井旁有一棵大树,井边一片阴凉。正巧,一个妇人井边打水,孔子上前施礼,讨水喝。妇人站在井边,打量孔子师徒一番说:“听说你是鲁国的圣人,很有学问,我破个字谜,你猜猜,猜准了,不仅家中奉茶,还有茶点款待。”孔子点头应允。妇人往井边一站,把扁担往井中间一竖,问:“这是何字?”孔子一看:“井口圆圈,是个口字,口中一根扁担,分明是个中字。”妇人把扁担提起来:“中字这边还有个人呢!是个仲字。亏你还字仲尼呢!连这个字也认错了!”挑起水筒走了。

孔子师徒正在尴尬之际,又来了一个打水的男人,这人把水筒打满水,看着孔子,说:“想喝水?猜个字谜。”孔子只好点头。男人把双臂一伸,两腿一叉:“这是何字?”孔子说:“是个大字。”男人说:“错,我是一个男人,多了一点,是个太字。再给你一个机会,一指井边大树,一指井边:“这是何字?”孔子想了想说:“是个木槌的槌。路上有人追,边上有个木。”男人摇摇头:“不对。树是木,不错,大道为通道,与‘甬’相通,木边加甬,分明是个水桶。”挑起水管走了。

孔子师徒没喝到水,叹着气走了。

这个小集镇上,孔圣人被两个大人难住了,这地方就成了“大奈集”,南边的“小奈集”是被小孩项秦难住了,就称“小奈集”。

至于后来成了“芦家”的家庙,那是后话了。

0 阅读:2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