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解读——成公十八年

左传解读 2024-03-22 10:25:00
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少年晋悼公鼎新革故 反叛宋五子仗楚入彭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弑其君州蒲。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 鲁成公十八年春天,经中记载了四件事,第一件,正月之时晋国杀了大夫胥童。正月庚申这一天,晋国杀了他们的君主晋州蒲晋厉公。第三件,齐国杀了他们的大夫国佐。第四件,鲁成公去了一趟晋国。事件较多,关于传书我们分段讲解。 【传】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使荀罃、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周子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对曰:「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听。」庚午,盟而入,馆于伯子同氏。辛巳,朝于武宫,逐不臣者七人。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在这年春天,正月庚申这一天,晋国的栾书和荀偃派程滑杀了晋厉公,把他葬在翼东门外边,仅用了一辆车子作为陪葬品。按照周礼陪葬数量,公爵应九乘,侯伯应七乘,子男应五乘。现在晋厉公仅一乘,可见没有以国君之礼来下葬。 栾书派荀罃、士鲂到周王室迎回了周子并立他为国君,这时的周子已经十四岁了。晋国大夫们到清原迎接,周子说:“我开始的愿望并没有想过能到这个位置。但是现在却真到了这个位置,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意旨吗?不过人们要求有国君,是让他发布命令的,如果你们立了国君而却不服从他,那要国君又有什么用?你们各位要我为君在今天,不要我为君也在今天,恭敬而听从君王,这是受神灵保佑的。”大夫们回答说:“这是臣子们的愿望,岂敢不唯命是听。”正月庚午日,周子与大夫们订立盟约后才进入国都,住在伯子同氏家中。辛巳日,周子朝拜武公庙,放逐了不合臣道的七个人。周子还有个哥哥是白痴,因分不清大豆与小麦,所以不能立为国君。 到现在我们才明白栾书的真正目的是在于立这个周子,而不在于恨郤氏。因周子是个小孩子,如立他为君,对于自己而言更好掌控,而厉公越来越不听话,所以他早有废掉他的心思。正好郤氏也招人怨,于是嫁祸于郤氏,实则晋厉公是被栾书当枪使了。这一招移花接木之术可谓老辣。杀厉公,除嬖人,灭郤氏,可谓一箭三雕,厉害! 但他没想到这个周子虽只有十四岁,表现得不仅异常冷静,而且十分练达。他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反而将了来迎接他的大夫们一军,废与立只在今天,如真立我,你们就得听话,而且盟誓。入国之后马上放逐了七个不合臣道之人(此七人应是夷阳五一类的人),树立了权威。 经中有杀胥童一事,而传中没提。可怜胥童贪恋职位,认为立下汗马功劳可以得享荣华富贵了,没想到冬天得赏,过了年就送命了。还是长鱼矫更明白,早早逃到了狄国,免遭灾祸了。 【传】齐为庆氏之难故,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以戈杀国佐于内宫之朝。师逃于夫人之宫。书曰:「齐杀其大夫国佐。」弃命,专杀,以谷叛故也。使清人杀国胜。国弱来奔,王湫奔莱。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既,齐侯反国弱,使嗣国氏,礼也。 传中接着解释第三件齐国之事,齐国为了庆氏遭难的缘故,在甲申这一天,这是个月末就是正月二十九,齐灵公派遣士华免用戈在内宫的前堂杀死了国佐。伏兵隐藏在夫人的宫里。《春秋》记载说:“齐国杀死他们的大夫国佐。”这是因为他废弃君王的命令,擅自杀人,带领穀地人民叛乱的缘故。齐灵公又派清地人杀死国胜。国弱(前年待命于清)逃到了鲁国,王湫(国佐之党)逃到了莱国。任命庆封做大夫,庆佐做司寇。不久以后,齐灵公又让国弱回国,让他继承国氏的祭祀,这是合乎礼的。因为国佐之罪还达不到灭人祭祀的地步。 苏轼有一篇《大臣论》,其中就对这种现象有个评论:“不待君命而诛其侧之恶人,谓之叛。”所以国佐虽是平定了齐国之乱,但因没有君命而擅自杀人,这叫专权,虽然当时齐灵公与他在徐关盟誓,但终究还是对他下手了。 【传】二月乙酉朔,晋侯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责,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使士渥浊为大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右行辛为司空,使修士蒍之法。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荀宾为右,司士属焉,使训勇力之士时使。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公如晋,朝嗣君也。 二月乙酉,这一天是初一,晋悼公周子在朝廷上即位,开始任命百官,施舍财物,免除欠债,照顾鳏寡,起用被废黜和长居下位的贤良,救济贫困,援助灾难,禁止邪恶,减轻赋税,宽恕罪过,节省器用,按时使用民众,个人的欲望不与农时冲突。任命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让他们教育卿的子弟恭敬、勤俭、孝顺、友爱。任命士渥浊为太傅,让他研习士燮的法度。任命右行辛为司空,让他研习士蔿的法度。任命弁纠驾御战车,校正官归他管辖,让他训练御者们明白道义。任命荀宾为车右,司士官归他管辖,让他训练勇力之士待时而用。规定卿不用固定的御者,设立军尉来兼任御者。任命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做他的副手。魏绛为中军司马。张老为中军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司马,让他训练步兵与车兵步调一致,听从命令。任命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官归他管辖,让他教育驺官们明白礼仪。凡是各部门的长官,都是百姓赞誉的人。举拔的人不失职,做官的人不改变常规,授爵不越逾德行,师不欺凌正,旅不逼迫师,百姓没有怨言,所以晋国再次振兴霸业。 这个周子只有十四岁,一上任,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吏制、经济、司法、军事、教育、人才的选拔、部门的精减、道德的推行、风气的改变、政策的研究、后备的储存、对外的政策、民生的改善真是无所不包。有这么个年轻有为,思维慎密的君主,晋国再霸也是势在必行啊。 传中接着说,鲁成公在这年二月到晋国,是去朝见新立的国君。 【经】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公至自晋。晋侯使士匄来聘。 【传】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书曰「复入」,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复其位,曰「复归」;诸侯纳之,曰「归」。以恶曰复入。宋人患之。西鉏吾曰:「何也?若楚人与吾同恶,以德于我,吾固事之也,不敢贰矣。大国无厌,鄙我犹憾。不然,而收吾憎,使赞其政,以间吾衅,亦吾患也。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逞奸而携服,毒诸侯而惧吴、晋。吾庸多矣,非吾忧也。且事晋何为?晋必恤之。」   公至自晋。晋范宣子来聘,且拜朝也。君子谓:「晋于是乎有礼。」 鲁成公十八年夏天,经中记载了四件事。第一件,楚国和郑国讨伐了宋国。在鲁成公十五年时,宋国内乱,左师鱼石、大司寇向为人、少司寇鳞朱、大宰向带、少宰鱼府逃到了楚国。现在应该是鱼石带领楚军与郑军合兵攻打宋国,楚国也想把鱼石送回宋国扶植新君,而且晋新国君刚立,正是个大好时机。第二件,鱼石又打回了彭城。第三件,鲁成公从从晋国回到国内。第四件,晋悼公派士匄来鲁国回聘。 关于第一件,传中说在这年夏六月,郑成公侵袭宋国,到达曹门外。接着就会合了楚共王接着攻打宋国,占领了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袭了城郜,占领了幽丘,一起攻打彭城,接回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居住,留下三百辆战车戍守后然后回国。 《春秋》经记载说:“复入。”传中解释此二字说,凡是离开自己的国家,国人迎接他回国而拥立他,称为“入”。让他恢复原来的职位,称为“复归”。诸侯送他回国的,称为“归”。用不正当手段回国的,称为“复入”。 因为现在曾经的五卿回到了彭城,所以宋国人担心这件事。西鉏吾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楚国人和我们一样鄙恶他们,施予我们恩德,我们本来是会事奉他们的,不敢背离他们。现在这个大国贪得无厌,把我国作为他们的边境城邑仍然不满足。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他们就收留我们的罪人,然后让他们参与政事,来挑起摩擦,这也是我们的祸患。如今他们把诸侯的叛徒尊为上宾,并且分给他们领地,阻塞了平坦的大道(这里比喻清明的政治)。让坏人得到满足而使原来顺服的国家背离,欺侮诸侯而想使吴晋害怕,这样下去对我们而言是有好处的,这并不是我们的忧患。再说我们事奉晋国是为了什么?晋国一定会帮助我们。” 此段中西鉏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楚国政策的失误。当大哥不是这样当的。净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收留别国的反叛人员,然后高官厚禄,再去资助武装,让这些人攻打自己的祖国。这种手段可能有效,但是这是违背天道与礼制的。一但突破了这个底线,那么整个世界的秩序便会崩塌,人类好不容易建立的文明便倒毁于一旦。而且最终会殃及自身,因为楚国内部的人也个个抛弃仁义、摒弃秩序、放弃原则;人人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设底线了。 成公从晋国回来。晋士匄来我国聘问,同时拜谢成公对晋君的朝见。左传借君子之口评论说:“晋国在这件事上做的合乎礼。” 【经】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己丑,公薨于路寝。 【传】秋,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老佐卒焉。   八月,邾宣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筑鹿囿,书,不时也。 己丑,公薨于路寝,言道也。 鲁成公十八年秋天,经中记载了四件事。第一件,七月份,杞国国君来鲁国朝见。第二件,八月份,邾国国君来鲁国朝见。第三件,八月份鲁国修缮了鹿囿。第四件,八月己丑日,鲁成公寿终正寝。 关于第一件,传中说杞桓公来鲁国朝见是慰劳成公,同时探听晋国的情况。鲁成公把晋悼公贤明的情况告诉了他。杞桓公于是马上去晋国朝见并请求通婚。 传中在这四件事中插入了一件宋国的事情,这年七月,宋国的老佐和华喜包围彭城,而老佐死在这次的战斗中。 关于第二件,传中说,邾宣公来鲁国朝见,是为了新即位而来进见。去年冬十二月,邾国国君邾定公貜且去世,这是刚继位的新君邾牼(keng),此次前来,也是来刚刚继位得先来朝见区域老大鲁国。 关于第三件,传中说,在八月修筑鹿囿的围墙,之所以要记载,是因为不合时令,以示批评。 关于第四件,八月己丑日,鲁成公在路寝中去世,这是说属于正常情况。“道”的意思是死得其所。 【经】冬,楚人、郑人侵宋。晋侯使士鲂来乞师。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丁未,葬我君成公。 【传】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为政,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   晋士鲂来乞师。季文子问师数于臧武仲,对曰:「伐郑之役,知伯实来,下军之佐也。今彘季亦佐下军,如伐郑可也。事大国,无失班爵而加敬焉,礼也。」从之。   十二月,孟献子会于虚朾,谋救宋也。宋人辞诸侯而请师以围彭城。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会葬。   丁未,葬我君成公,书,顺也。   鲁成公十八年冬天,经中记载了四件事。第一件,楚国和郑国入侵宋国。第二件,晋悼公派士鲂来鲁国请求出兵,因为要救宋国。第三件,十二月,鲁国的仲孙蔑于虚朾与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结盟。第四件,十二月丁未日,鲁成公下葬。 传中说,在这年冬十一月,楚令尹子重救援彭城,于是攻打宋国,传中没有提郑国,那是因为楚国要出兵,郑国一定会紧随其后,所以不用提。宋国的华元一看楚国来犯,马上去晋国告急。这时晋国韩献子韩厥执政,说:“要想得到诸侯的拥护,一定要先为他们付出勤劳,成就霸业,安定疆土,就从此次的宋国开始。”晋悼公亲率军队从台谷出发来救援宋国,与楚军在靡角之谷相遇,楚军一看晋国来救,于是退回国内。 因为要救援宋国,所以晋士鲂来鲁国请求出兵。当时季文子向臧武仲询问应该出兵多少合适,臧武仲回答说:“上次攻打郑国的战役时,是荀罃来求出兵,他当时是下军佐。此次来求出兵,士鲂也是下军佐,所以这次出兵数与上次攻打郑国时相同就行了。事奉大国,不能搞乱来使的爵位次序,同时不可区别对待,这是礼制。”季文子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二月,孟献子与诸侯的虚朾相会,是为了商议救援宋国。宋人辞谢诸侯,但请求诸侯出兵包围彭城,因为楚国已经跑了,所以宋国人不再麻烦各诸侯亲自带兵,所以表示感谢并请各诸侯王回国,只留下军队帮助围城即可。孟献子也向诸侯请求,先回国参加鲁成公葬礼。 丁未日,鲁成公下葬。《春秋》这样记载,是说诸事顺当之意,因鲁成公八月去世,十二月下葬,诸侯五月而葬,合礼。 在此之前,鲁隐公、鲁桓公、鲁闵公都被人所杀,而鲁僖公薨于小寝,鲁文公薨于台下,可以说死的都不是很正常。而鲁庄公和鲁宣公虽薨于路寝,但鲁庄公的儿子子般被杀,鲁宣公死时,鲁庄公的孙子公孙归父出奔,都是家国不安。只有鲁成公死时是家国安静,世適承嗣,所以传中说经中这一笔是“书顺”之意。 弹词 临江仙 少年周子 成宙评 年纪轻轻才志远,襟怀气度英雄。修枝去腐士培根,国基政础固,面貌气象新。 上马约盟须顺主,闲聊淡月微风。一经着手纬经真,款条昭老辣,轮稳再争衡。
0 阅读:15

左传解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